初级育婴师培训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初级育婴师培训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轻轻地揉揉他的小腿、大腿;轻轻拉拉婴儿的手和脚;用揉、抓、弹、压、拉、捏等各种方式,与婴儿的身体器官产生接触。

(11)婴儿触摸自然的主要方法。在天气好的日子里,带婴儿到有花草树木的地方,让其手去摸树叶、树皮、花、石头等,帮助婴儿认识树的品种、树叶的形状、辨别花的颜色,充分利用自然的资源,让婴儿去摸、去看、去听、去感受、使之通过自己的眼、耳、手、鼻等感觉器官来吸收各种信息,获得各种体验。 (12)前庭平衡训练的常见方法。前庭平衡训练的常见方法:正竖托抱,浴巾游戏。

(13)正竖托抱的训练时间。婴儿3~6个月时可以进行正竖托抱,每次1分钟左右。

(14)浴巾游戏的适宜的的年龄。浴巾游戏适合6个月~2岁的婴儿的进行。 (15)认知综合训练的常见方法。可以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进行综合性的感知觉训练。每天教一件新事物。如:时间、空间、大小、多少等。准备一个笔记本,将婴儿认识的东西按照食物、动物、植物、家具、日常用品、玩具、人体、交通工具、学习用品、建筑、天气、山水等进行分类。 (16)认知综合训练的注意事项。激发好奇心:让婴儿多说、多听、多看、多摸、多动。适度帮助,尽量不给婴儿答案。不要强迫婴儿,给婴儿尽量多的鼓励。

(17)婴儿学习分类的常用方法。婴儿学习分类的常用方法有:匹配游戏,“四挑一”,找图缺等。

(18)匹配游戏的操作方法。找一些动物图片如小狗、小兔、小鸡以及骨头、大萝卜、小虫等,然后问婴儿:“小狗最爱吃什么:小兔最爱吃什么?”让婴儿根据动物的习性,把食物与动物对应起来;也可放一些实物,如玩具、勺、老花眼镜、毛笔、报纸等让婴儿进行分类。

(19)婴儿数数概念发展的三阶段。婴儿数数的概念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会背数、数的分解和组合、学数数。

(20)激发婴儿好奇心的主要方法。让婴儿多说、多听、多看、多摸、多动。 (21)婴儿是学习语言最佳时期。0~3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大脑皮质的语言区特别敏感,容易对听到的语言进行记录和整理。

(22)婴儿表达语言的几种主要方式。语言是婴儿与同伴和成人之间进行沟通的工具,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哭、笑声,都可以正确表达婴儿的感受和需求。 (23)引导婴儿发音的主要方法。语言准备期,模仿婴儿声音,多与婴儿聊天。

(24)婴儿语言准备期的适合年龄范围。从出生到1岁是语言的准备期,包括语言产生和理解两方面的准备。

(25)帮助婴儿理解语言的主要方法。帮助婴儿理解语言的主要方法:动作回应,看图说话,感受实物。

(26)看图说话的主要练习工具。看图说话的主要练习工具是婴儿画报或图书。

(27)训练婴儿看图讲故事的正确方式。1岁以后,可以让婴儿按照一个图片的画面进行讲解。开始先由成人讲一遍,让婴儿复述,熟练后,由婴儿讲给成人听。成人要根据画面多提问题,增加婴儿说话的机会。 (28)练习日常用语的基本方法。 A、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一些“是”、“不是”、“要”、“不要”、“我的”、“你

的”、“这个”、“那个”、“什么”等表示时间或状态的生活用语,要有意识地帮助婴儿正确地使用。

B、利用布娃娃等玩具进行练习。先把娃娃或玩具藏起来,一会儿再出现,教婴儿理解“没有了”、“不见了”等概念。 C、、利用平常的对话,帮助婴儿理解是、不是、不可以、不能、不会等代表否定的话语。

D、通过在生活中多给婴儿提问的方式,帮助婴儿理解是不是、要不要、好不好、在哪里、怎么样等用语,增加婴儿说话的机会,提高其思考问题的能力。

E、利用与婴儿对话和聊天的机会,帮助婴儿理解刚才、然后、必须、可能、就、如何等生活用语。

(29)帮助婴儿理解人称代词的方法。借助游戏的方式进行造句,帮助婴儿理解你的、我的、他的等人称用语。

(30)婴儿练习儿歌或歌谣的适宜年龄。练习儿歌和童谣是婴儿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适宜年龄为1.5~3岁。 (31)婴儿阅读的练习方法。

A、安排好合适的时间。每天3~4次,每次5~10分钟。在婴儿吃饱、睡好、精神饱满的前提下进行安排。

B、选择合适的教材。分为图片和图书两大类。 C、培养婴儿的阅读兴趣。

(32)婴儿阅读材料选择的要求。图书和图片要色彩鲜艳,线条和形状清晰,图形简单,形象自然、逼真。主题以婴儿比较熟悉的自然科学或生活事物为主,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用品、活动场所等。

(33)培训婴儿阅读兴趣的主要方法。成人要用丰富的词汇、表情和手势,耐心地、反复地讲解书中的故事,以激发婴儿的阅读兴趣。

12.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

(1)培养婴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意义。培养婴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促进婴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2)婴儿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的主要内容。婴儿的社会行为、人格的培养是使婴儿适应社会环境和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主要包括:培养婴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婴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方面的内容。它能使婴儿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培养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常用方法。培养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点:

A、独立睡眠:婴儿单独睡一张小床,可以保证睡眠质量,克服依赖感。 B、自己入睡:养成不用成人哄抱、摇晃就能入睡的好习惯。 C、按时睡觉:每天按照规律的作息时间睡觉。

D、按时起床:每天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不要养成睡醒后在床上玩耍的习惯。

E、做好入睡准备: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和同样的程序安排婴儿睡觉,帮助婴儿建立睡眠条件反射,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F、纠正睡眠姿势:让婴儿自己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3个月以内的婴儿不要采取仰卧睡姿,防止因溢奶而窒息。要随时纠正婴儿吃手、啃玩具、蒙头、趴着睡等不良习惯。

G、按时起床:结合婴儿穿衣服等活动培养婴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语言能力。

(4)培养婴儿良好睡眠习惯的意义。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保证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婴儿身高、体重的增长,也是帮助婴儿调节情绪的重要方法。 (5)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包含的主要内容。食物是婴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婴儿的进食习惯好坏会直接影响其健康状况。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培养婴儿对食物的兴趣和好感;养成饮食定时定量,养成专心吃饭、自己进餐,细嚼慢咽的习惯。

(6)婴儿进餐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

A、吃饭前15分钟应停止游戏活动,与婴儿一起收拾玩具。 B、进餐前让婴儿用肥皂水洗手。

C、帮助小年龄的婴儿带上围嘴,大一点的婴儿可以帮助成人准备碗筷,在固定座位上坐好准备进餐。

(7)营造良好进餐氛围的主要方法。

A、婴儿进餐时,成人要保持和蔼的态度和愉快的表情,因为在愉快、亲切、和谐的环境中进餐会增加婴儿的食欲,提高进餐量。

B、边进餐边给婴儿介绍饭菜的营养和自己对饭菜的喜爱。

C、尽量给婴儿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进餐环境,不要强迫或哄骗婴儿进食。 D、进餐时不要批评、责怪和打骂婴儿。

E、为婴儿准备营养丰富的食物,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使婴儿能够吸收多种营养。

F、鼓励婴儿自己抱奶瓶喝奶或用勺进餐;保护婴儿自己吃饭的热情,并提倡进餐后自己擦嘴。

G、尊重婴儿对食物的爱好和兴趣,遵循“进食黄金原则”(由成人把握好婴儿应该吃什么饭菜、在什么时候吃,而把每次吃多少的自主权留给婴儿)。 H、选择色彩明快的食物和餐具,以促进婴儿的食欲。

(8)婴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包含的主要内容。婴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饭前饭后洗手、便后冲洗厕所、每天洗脸、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服、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等。 (9)培养婴儿良好卫生习惯的作用。培养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是提高机体防御功能、预防疾病、保证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的有效手段。

(10)训练婴儿自己开始刷牙的时间。婴儿要从小养成饭后漱口,1岁半左右开始学习刷牙的好习惯。

(11)训练婴儿大小便自理的前提条件。训练婴儿大小便取决于婴儿自身是否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控制大小便排泄的中枢神经是否发育成熟,有无对肛门和膀胱肌肉组织的控制能力;二是婴儿是否有接受大小便训练的心理愿望,是否能够配合成人进行训练。

(12)培养婴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注意事项。让婴儿学会自己穿衣、吃饭、洗手等生活技能,逐步管理自己的生活,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的意识;培养生活处理能力可以采取分解难度、多示范、由简到繁的形式。根据婴儿的年龄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在技能训练方面要把握好度。不能把技能训练好坏作为衡量的标准。

(13)培养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培养婴儿社会交往能力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内容。社会交往能力是婴儿适应社会、全面认识社会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展。

(14)母亲喂奶时与婴儿交流的方法。母亲在给婴儿喂奶时可以一边喂,一边抚摸,也可以将婴儿的手放在母亲的乳房或脸上。同时用亲切的语言与其交流,或者哼一些好听的歌曲,让婴儿感受到关爱。 (15)指导家长与婴儿建立亲密关系的主要方法。经常给予婴儿更多的爱抚、亲吻和拥抱。

(16)婴儿与成人合作游戏的常用方法。比如让婴儿骑在家长的肩膀上,家长抓住婴儿的双手说:“请客人坐好,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然后在原地转几圈:“北京到了,请客人下飞机。” (17)让婴儿与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的方法。经常讲小动物分享物品的故事,在婴儿情绪好的时候,拿出两块糖,告诉他一块给小朋友,一块留给自己。让婴儿与同伴一起玩玩具,共同分享快乐。

(18)指导婴儿玩“角色游戏‘的方法。如当大夫给别人看病;当售货员卖东西等。

(19)培养婴儿与人沟通能力的最佳年龄。3岁以前是婴儿学会进行沟通的最佳时期。

(20)情绪的概念。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0~3岁是婴儿情绪培养与个性与价格发展的敏感期。情绪是婴儿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反应。

(21)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常用方法。经常和婴儿嬉戏玩耍,共同做拍手游戏,做出各种动作让婴儿模仿,多给婴儿提供学习的机会。注意观察婴儿的各种表情和动作,对婴儿的要求作出积极的回应,使之得到最大的满足。

(22)满足婴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方法。通过向婴儿提供实物、色彩、图案、符号、音乐、儿歌、讲故事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满足婴儿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3)培养婴儿良好情绪的主要方法。增加爱抚和情感的交流的机会,为婴儿设计一个丰富而适宜的智力游戏,不要限制他的探索活动环境,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对婴儿的行为进行评价,不用恐怖的表情和语言吓唬婴儿,扩大婴儿的接触面。

(24)克服婴儿胆怯情绪的常用方法。让婴儿在陌生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和“考验”。用成人对待客人的热情态度和友好气氛去感染婴儿,帮助他克服怯生情绪,学会逐渐适应生人和熟悉环境。

(25)婴儿心理“反抗期”出现的时间。1岁半~2岁半的婴儿,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同,自己的探索活动不受到限制或干涉,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抗拒行为”,这是婴儿进入心理发展第一“反抗期”和萌发“自我”意识的标志。 (26)与心理“反抗期”婴儿沟通的主要方法。与心理“反抗期”的婴儿沟通时经常采用合理满足法,转移注意法,故意冷淡法,后果惩罚法,适当地对婴儿说“不”等方法。

(27)评价婴儿行为的主要方法。当婴儿能够听懂语言后,要随时对他的言行加以肯定和赞赏,让婴儿在爱抚和赞赏气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经受“挫折”的考验。

(28)为婴儿营造探索性学习空间的常用方法。在室内外给婴儿创设各种相对固定的“功能角”。如在茶几上摆放些积木、拼插玩具组成“巧手角”;用一些图书、画报、构成“阅读角”;用一套大小、质地不同的球和一个简易的篮球架构成“运动角”等等。不要刻意教给婴儿什么,而是为婴儿创造一个富有探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