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育婴师培训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初级育婴师培训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哭闹时应设法让其停止啼哭,保证在安静状态下测体温。试表前,检查体温计是否已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5分钟后取出读数。取出体温计转动温度表,直到可见到一条粗线为止,从水银柱上读取所指数字。体温计使用完毕用酒精棉檫试备用。

(10)处理婴儿发热的方法。婴儿的衣服不要穿得太多,要保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婴儿的体温超过39.4℃,可以采取用温水不间断地檫拭身体降温,并且每隔10分钟量一次体温。用温水降温后,一定要搽拭干皮肤。

(11)患病婴儿的饮食。如果医生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可以给婴儿吃各种他喜欢吃的东西。如果婴儿没有食欲,不要勉强。婴儿生病期间,饮水是最重要的。婴儿喜欢喝什么就可以喂什么。在恢复期,婴儿食欲会有所增加,能补偿生病造成的营养缺乏,体重也会很快恢复。

(12)婴儿常见病的护理。婴儿容易患的疾病以常见病为主,如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最好的办法是就近就医。如果大医院距离较远,会增加路上的劳顿,加之医院病人较多,就诊等的时间长,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

8.预防铅中毒

(1)大气中铅的来源。大气中的铅有自然来源和非自然来源。

(2)环境媒介中的铅。土壤是自然界中铅的最大储存库。室内铅尘也是儿童铅暴露的重要来源之一。

(3)水中的铅。一般情况下水中的铅不至于成为儿童铅暴露的重要来源。 (4)食物中的铅。食物中的铅可能来自几个方面:大气中的铅直接沉积到谷物和蔬菜中;室内铅尘污染厨房中的食物;以含铅釉彩器皿储存食物造成污染;铅质焊锡制作的食品罐头对食物的污染等,其中,铅污染罐头食品的危害最大。 (5)铅进入人体的途径。铅经过肠道、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

(6)儿童铅暴露的主要原因。含铅油漆为目前儿童铅暴露的最主要原因。居住于铅污染住房内的儿童,其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居住于无铅污染住房内的儿童。 (7)铅对食品的污染。爆米花中含铅量最高的超标41倍。皮蛋、水果皮的含铅量也较高。 (8)铅在人体内的分布。骨组织容纳了占体内总铅量90%以上的铅。肝、肾、脾、脑、肌肉等器官中也有少量铅。

(9)铅的排泄。近2/3的铅以肾脏经小便排出;近1/3通过胆汁分泌排入肠腔,然后随大便排出;有8%左右的铅通过头发及指甲脱落排出体外。 (10)儿童铅代谢的特点。吸收多,排泄少是儿童铅代谢的特点。

(11)铅在人体内的吸收。肠道是非职业性铅暴露时铅吸收的主要途径。铅通过主动转动和被动扩散两种方式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铅和钙、铁及锌等在肠道吸收过程中享用同一部位的转运蛋白,提高膳食中钙、铁和锌的含量可有效降低铅在肠道的吸收。呼吸道吸收空气中的铅经呼吸道吸入肺内,再通过肺泡—毛细血管单位吸收进入血液。铅极少经皮肤吸收。

9,危险因素识别

(1)婴儿意外伤害的预防。成人要加强安全意识,消除环境中的一切不安全的因素,一旦发生意外伤害,要沉着、冷静并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婴儿的痛苦。 (2)婴儿表皮擦伤的处理方法。如果伤口小而浅或仅擦伤表皮,可用凉开水洗净周围皮肤,再用凉开水冲洗伤口。如有泥沙等污物应彻底冲洗干净。如冲洗不掉,可用针拨出,以免污物留在皮肤里。清洁伤口后,用75%酒精由里到外消

毒伤口周围的皮肤,伤口表面涂紫药水、红药水或碘酊,如伤口 有 出血,可用消毒纱布止血后再上药,不用包扎,避免沾水,让其自然干燥。 (3)婴儿肌腱和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的方法。软组织和肌腱损伤若无皮肤破损,可以在局部冷敷。使受伤部位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敷1小时左右即可。24小时后如局部仍有红肿、疼痛,可改用热敷。也可用七厘散等中成药,用水调匀后敷在受伤部位。如局部疼痛严重,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4)婴儿出血的处理方法。如伤口浅,出血量少,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手绢紧紧压住出血部位,止血后用创可贴粘合,也可止血后仅涂碘酊,待其自愈。如果出血量多,首先急救止血并尽快送医院。如果创面不大,但伤口较深,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5)婴儿眼内异物的处理方法,眼内常见得异物有沙子、尘土、小飞虫等,当这些异物进入眼内后,会刺激婴儿眼泪分泌,可指到其微闭眼睛,待异物被眼泪冲出,切勿用手或手绢揉擦。

巩膜表面的异物,若眼泪冲不出去,可用眼药水或白开水冲洗,也可用干净的手绢角或消毒棉棍轻轻擦去。藏在结膜内的异物,要翻开眼皮擦去。嵌入角膜的异物,应及时去医院取出,延误时间,日后会影响视力。 (6)婴儿外耳道异物的处理方法。常见的外耳道异物有小石块、纽扣、豆类、草棍及小虫等。植物性异物遇水膨胀后,可引起外耳道炎;动物性异物在耳内爬动可引起剧烈疼痛。小虫入耳后,可在耳内滴入酒精或油类,把小虫杀死,再到医院取出。或用手电筒置于耳边,昆虫可能向亮处爬出。体积小的植物性异物,可用手将耳廓向后上方提起,告诉婴儿把头歪向异物侧,单脚跳,异物可能掉出来。

(7)婴儿鼻腔异物的处理方法。异物如果是纸片、棉花,可用镊子取出,小的异物,成人可用手紧按住无异物的鼻孔,指导婴儿用力做擤鼻涕的动作,把异物擤出。也可用棉花或纸捻刺激鼻粘膜,使婴儿打喷嚏,将异物喷出。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应去医院取出。 (8)婴儿咽部异物的处理方法。以鱼刺较多见,常嵌入婴儿扁桃体或其附近,引起疼痛,吞咽时加剧。一般常用喝醋软化鱼刺,或吞咽饭团、馒头等,企图把鱼刺噎下去。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应及时送婴儿去医院处理。

(9)婴儿食道异物的处理方法。较小而光滑或球形异物,多能通过消化道由肛门排出,可吃些芹菜、韭菜等长纤维的食物,增进肠蠕动,促进异物随大便排出。最好及时去医院透视,观察这些异物在消化道内的情况。较大、较长或尖锐的异物,切勿自行处理,要及时去医院。

(10)婴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处理方法。异物进入气管后,引起呛咳,成人常会给婴儿拍背,这样很易进入气管的深部。合适的方法是从身后将其抱住,双手握拳放在他腹部正中顶端(即胸骨剑突下),然后突然向上用力,使一股气流猛然从气管中冲出,将异物排出。边急救边送医院。

(11)预防意外伤害的两大因素。创造相对安全的环境和提高儿童驾驭环境的能力是预防意外伤害的两大重要因素。

(12)常见意外伤害的种类。婴儿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有:外伤、器官异物、烧烫伤、溺水、中毒、触电等。

(13)婴儿进食时意外伤害的防范。婴儿进餐前要细心观察饭桌周围有没有危险物品,在婴儿进食时避免逗笑、责备和恐吓,婴儿躺下后不再给他饼干糖果等零食。

(14)加压包扎止血法的方法。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盖在伤口上,再用绷带缠紧。

(15)学习意外伤害的主要目标。识别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掌握婴儿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的办法。

(16)儿童意外伤害的几个主要内容。意外伤害的工作内容包括意外伤害的处理和预防、器官异物的处理和预防。

(17)器官异物处理包括的内容。器官异物的处理包括眼异物、外耳道异物、鼻腔异物、咽部异物、食道异物、器官支气管异物。

(18)处理眼异物时翻转下眼皮的方法。翻下眼皮时,让婴儿往下看,用食指压住下眼皮,再向下扒开。

10.动作技能训练

(1)大动作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大动作训练包括:抬头、翻身、爬、坐、走、跑、跳、攀登、平衡、投掷等。

(2)精细动作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精细动作包括:技能训练、摸、抓、拿、捏、取、撕、拼、插等。

(3)动作技能训练的效果。促进婴儿肌肉动作的流畅性;促进身体的敏捷性和柔软性;训练身体的活动平衡协调能力。 (4)益智健身操的类别。益智健身操分为被动操、主被动操和模仿操等形式。 (5)婴儿爬行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抵足爬行,二是手膝爬行,三是手足爬行。

(6)爬行训练中上肢训练的主要内容。爬行训练上肢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俯卧抬头训练、单臂支撑训练、双手交叉训练等。

(7)练习跪、两腿交叉训练、四肢协调爬行训练、爬行游戏等是爬行训练下肢训练的主要内容。 (8)婴儿学站时对肌肉力量与平衡系统的要求。学会站是开步行走的先决条件,会站不一定会走。婴儿用双脚支撑自己的身体重量时需要肌肉力量使踝部、膝部、腰部、颈部克服地心的引力;保持身体平衡需要前庭平衡系统充分配合。婴儿经过俯趴、翻身、爬行等阶段的训练,对重力的作用、方位的改变以及关节的活动都有了体验,为站立和行走打下了基础。

(9)训练婴儿行的方法。移步行走,扶东西走,推小车走,跨越障碍,用脚尖走路等是婴儿练习走路的常用方法。

(10)婴儿跑的几种常见训练方法。抱着跑、牵手跑、逗着跑、放手跑、自动停稳跑是训练婴儿跑的常用方法。

(11)利用球类游戏可训练的基本动作。球是婴儿最感兴趣的玩具之一,不同年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玩球,基本动作包括滚、接、扔、踢、拍、投等。 (12)大动作训练的注意事项。训练运动技能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选择适合婴儿年龄特点的训练项目;确定合理的强度、时间、频率和类型;游戏要综合多样,持之以恒;要使婴儿感受成功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收到锻炼的效果。

(13)体现精细动作发展状况的主要身体部位。精细动作主要体现在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活动能力。

(14)精细动作的发展顺序及意义。精细动作的发展顺序,从用满手抓握到用拇指与其他四指对握,再到食指与拇指对握,代表着婴儿大脑神经、骨骼肌肉、感觉统合的成熟程度。

(15)手部动作的基本训练方法。局部按摩,触摸抓握,敲击练习等是手部训练的基本方法。

(16)婴儿学会翻书的训练梯度。与9个月和2岁的婴儿一起看图书时进行逐步训练。开始时可能会翻好几页,成人可先将手放在一页的下面,帮助他翻过来,还可用一张照片放在下面,使之在翻开一页后找到照片。反复用“慢镜头“示范和联系,就可以熟练掌握翻书的技巧了。

(17)左右手动作协调发展的常见训练方法。撕纸、入瓶、折叠、捆绑、逐页翻书、捏橡皮泥等是左右手动作协调发展的常见训练方法。

(18)左右手的训练与左右脑的开发。左脑接受右侧身体传来的感觉并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而右脑恰好相反。开发左右手,有利于开发左右脑的功能。 (19)手眼协调训练的常见方法。造型组合、串珠子、涂涂画画、学习折纸、学用筷子、学剪贴等是手眼协调训练的常见方法。

(20)训练婴儿学用筷子的常用方法。给婴儿准备一双小巧的玩具筷子。指导婴儿用拇、食、中指操纵第一根筷子,用中指和无名指控制第二根筷子,练习用筷子夹起盘中的枣子、带壳的花生和纸包的糖果。

11.智力开发

(1)提高婴儿大脑的感觉统合功能的方法。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前庭平衡方面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婴儿大脑的感觉统合功能。 (2)启发婴儿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每一个正常的婴儿都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婴儿需要在丰富而适宜的探索环境中发展认知能力,在观察、动手操作和思考中认识世界。成人可以跟随婴儿探索的兴趣,创设丰富的环境,启发婴儿自主学习。

(3)视觉训练的常见方法。视觉训练的常见方法有:注视活动,追视活动,配对游戏。

(4)追视活动的训练方法。用一个直径约10cm的红球、吹气动物和娃娃,放在婴儿眼前30cm的地方,待其注视后,再从左到右讲出图、字、从上到下、由近到远或呈环行缓缓移动,让婴儿的视线追随着移动的物体。要经常变换方向和位置,同时还要说出卡、玩具的名称。

(5)配对游戏的适宜年龄。1~3岁婴儿适宜配对游戏。

(6)听觉训练的常见方法。听觉训练的常见方法:追声寻源,音乐训练,亲子阅读。

(7)音乐训练的意义。每天可以结合婴儿起床、喂奶、做操、游戏、入睡前等日常生活环节,在固定的时间播放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音乐,既可增强婴儿的音乐记忆力,又能帮助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把模仿动物叫声和大自然中某些声音的音乐,配上相应的实物或图片,让婴儿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使听觉、视觉、触觉都得到综合的训练。

(8)亲子阅读的注意事项。成人把婴儿抱在怀里,共同翻看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内容健康的图书或图片,对内容进行讲解,讲一页让婴儿自己翻一页,以婴儿为主体,愿意听的地方就多讲,不愿意听的就翻过去,久而久之使婴儿对看书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还可以使婴儿有一种安全、温暖和被关爱的感觉。成人要随时用手势、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把书的情节表现出来;用声调表现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尽量使用通俗的、婴儿听得懂的语言。

(9)触觉训练的常见方法。触觉训练铁常见方法:皮肤按摩,触摸自然。 (10)皮肤按摩的几种常用方式。让婴儿躺在床上或将其抱在怀里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