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育婴师培训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初级育婴师培训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0)指导母亲做好乳头护理的内容。哺乳时用手轻压乳房帮助乳汁流出,在两次喂奶之间保持乳房干燥。婴儿每次吃完后可挤出一点奶涂在乳头上,防止乳头擦伤或皴裂,不要用肥皂、酒精进行清洗。

(11)指导母亲喂奶时应操持正确的姿势。母亲给婴儿喂奶时可以使用坐姿和侧卧的姿势,最好不要躺着喂奶。因为松软的乳房可能会堵住婴儿的口鼻,婴儿还没有摆脱危险的能力,防止发生窒息。喂奶时要与婴儿有视觉沟通,喂奶结束后采用趴肩抱、竖托抱将婴儿竖起来,轻轻拍背帮助婴儿排出吞咽时吸入的空气。

(12)指导母亲下奶的方法。

A.帮助母亲建立信心,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B.增加给婴儿喂奶的次数。奶不够吃时不要急着给婴儿增加奶类食物,饿了就让婴儿勤吸吮乳头。做到早接触、勤吸吮、多刺激。

C.注意保持营养均衡。膳食应满足热卡的需要,食物中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多吃一些下奶的食物。如:鲫鱼、鲢鱼、猪蹄、豆腐、丝瓜、核桃仁、芝麻等,做到粮、豆、菜、果、奶、鱼、蛋、肉平衡摄入。

D.适当增加运动。坐在床上做展胸、转体动作;干些轻松的家务劳动。 E.按摩乳房。从乳房的底部向乳头方向疏捋、动作要轻柔,力量不要过大。 (13)哺乳期母亲食物的搭配。膳食应满足热卡的需要,食物中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多吃一些下奶的食物。

(14)哺乳期母亲进食量的掌握。哺乳期母亲每日进食量参考:五谷杂粮(500~600克),蛋(2~3个),鱼、禽或畜肉(200~250克),牛奶(250ml),蔬菜(500克,绿叶蔬菜占一半),水果(适量),汤水(1000~1500ml)。

(15)人工喂养的概念。由于多种因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而使用配方奶粉、牛奶和其他奶制品进行喂养的方式称为人工喂养。

(16)人工喂养的方法。

A.月齡越小的婴儿越应选择动物性食品以补充人乳不足。

B.选用鲜牛奶或选择含有DHA和AA的配方奶及其他奶制品作为喂养婴儿的食品。

C.一般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0~120毫升牛奶,新生儿从100毫升开始,另加水,每日每千克体重加50毫升。每3小时喂一次,3个月婴儿每天需要500毫升左右,6个月需要750毫升左右。每个婴儿所需乳量差别较大,要因人而异。

(17)人工喂养时冲调牛奶的步骤。

A.加水稀释。1周以内的婴儿按2:1比例(两份牛奶加1份水);以后可按3:1或4:1,出生4~6周时牛奶可不再加水。所需水分可在两次喂奶之间另喂。只要婴儿能够消化吸收,大小便正常,就可以使用纯牛奶。

B.加适量的糖。100毫升牛奶加5~8克(约半汤勺)。

C.煮沸。用小火煮沸3~5分钟,可以消毒杀菌,也可以使牛奶中的蛋白质

变性,更易于婴儿消化和吸收。

D.牛奶易被细菌污染、变质,每次应重新调配、煮沸后食用。

(18)冲调牛奶时,牛奶、水与糖比例的把握。1周以内的婴儿按2:1比例(两份牛奶加1份水),以后可按3:1或4:1,出生4~6周时牛奶可不用加水。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约半汤勺)。

(19)混合喂养的概念。当母乳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时,增加一些代乳品的喂养方式称之为混合喂养。

(20)混合喂养的方法。

A.坚持母乳优先的原则,要先吃母乳,每天按时坚持母乳喂养,每天不少于3次,哺乳时间为5分钟。每次要吸空两侧乳房,再增加配方奶粉补充。

B.母亲因上班不能及时喂哺婴儿时,要把乳汁及时挤出,挤到带盖的消毒瓶内并进行冷藏,喂前隔水加热。

C.喂牛奶时要少加糖,婴儿喜甜后会拒食母乳。

D.最好用小匙、小杯或滴管给婴儿喂奶,尽量保留婴儿对吸吮乳头的好感。 E.牛奶、牛奶粉,都是较好的代乳品。羊奶缺少叶酸,喂羊奶时要注意补充叶酸(辅食中要加菜泥)。

F.不适合做代乳品的有:甜炼乳、糕干粉、乳儿糕等。以米、面和糖为主要成分的食品,缺乏优质蛋白质。

(21)母亲哺乳婴儿时应注意的事项。

A、指导母亲顺应婴儿自我调节的规律,建立适应母婴双方的喂养习惯,要因人而异。

B、哺乳期母亲不要偏食或挑食,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禁忌吃减肥食品。 C、患有结核病、癌病、肾病、心脏病、癫痫病、乳腺炎的母亲不能亲自给婴儿喂奶。

D、要注意分析婴儿啼哭的原因。如果持续间隔很短时间便惊醒或啼哭的婴儿,可能是因为每次喂奶量不足、衣服穿得过多、尿布或衣服不舒服、吞咽空气、环境过热、过冷等原因,有时婴儿的啼哭是为了得到别人更多的关怀与注意。最好让婴儿自己睡一张床,以保证母亲得到充分的休息。

(22)喂哺婴儿工具的准备。给奶嘴扎眼的方法:用缝衣针在火上加热,然后撤离火源,在空气中稍置几分钟,在奶嘴直径圆周两侧各打一个孔。两个孔在奶瓶垂直时奶液流量以约1滴/秒的速度为宜。 (23)正确喂哺婴儿的方法。

A.喂哺前,将奶滴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适中后再喂。每次喂哺时间约5-10分钟。

B.喂哺时,将两孔成直线与婴儿嘴平行,使奶液沿颊壁缓流而咽下。奶瓶要呈垂直位,防止婴儿吞咽空气。

C.喂哺后,将婴儿竖起,轻拍背部,待其“打嗝”排出吞咽空气。

D.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睡眠、大小便情况,逐步摸索适合婴儿的喂养方式、次数和配奶比例。

(24)给婴儿添加泥糊状食物的时间掌握。从出生后4-6个月就应该有计划

地为婴儿添加泥糊状食物,以满足婴儿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25)几种泥糊状食物制作方法。

A.蛋黄泥制作方法:将鸡蛋放入冷水中煮,水开后煮5分钟,取出蛋黄可直接用少量水或米汤,也可用熟牛奶把蛋黄捣成泥状,用小勺喂食。

B.蛋黄粥制作方法:用2匙大米洗净加水120毫升,浸泡1~2小时,用微火煮40~50分钟,再把适量蛋黄捣碎后加入粥锅内,再煮1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适用于5个月左右的婴儿喂养。

C.菜汤和菜泥的制作方法:将蔬菜(b菠菜、白菜或莴苣叶)洗净切碎加适量的盐和水煮沸15分钟左右,上层清的就是菜汤;将菜捣成泥状,将粗纤维渣去除就是菜泥,可直接喂食。

(26)喂食泥糊状食物的方法。

A.从换乳期开始就给婴儿提供广泛的味觉刺激,为日后进行充足的营养投入尊定良好的基础,避免形成挑食。偏食,拒食等不良进食习惯;

B.同一种新的食物相比,婴儿常表现出对熟悉食物的偏爱,对新口味,新感觉的食物会有恐惧,这是处于基本的防护本能,是婴儿同环境建立关系时的正常表现。

C.喂食时可以让婴儿先舔一下,从逐步适应到勉强接受,从吃进到吐出,反复5~15次,才能毫无戒心地享受新的食物。如果把开始的拒绝视为不喜欢吃,就不再喂了,就会剥夺婴儿吃这种食物的机会。

D.喂食要有耐心,少量而多次提供。吃后给予热情的鼓励,也可以自己作出示范动作。

E.调整食物的色、香、味、型,透发婴儿食欲,保持婴儿对食物的兴奋。 (27)婴儿添加固体食物的原则。添加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28)婴儿固体食物的选择。包括谷类、肉类、鱼类、蛋类、蔬菜等多种食物。

(29)制作1-3岁婴儿固体食物的原则。膳食应从“软”、“烂”为主,菜和面点以“碎小”、“精巧”为主,烹制方法应采用“煨”、“煮”、“炖”的方式。 (30)适合3岁前婴儿食用固体食物的种类。蛋黄、米糊、菜泥、水果泥、鱼泥等。

(31)婴儿添加食物的顺序。2-3个月时,可加菜水、果水、米汤、4-5个月时,可加鸡蛋黄或代乳粉、鱼泥、水果泥。8-10个月时,可加鸡蛋、稀粥或烂面条、鱼泥、肝泥、瘦肉末、豆腐、饼干、馒头片和切成小快的水果、碎菜等。11-12个月时,可加鸡蛋、软饭、小饺子或馄饨、碎肉、破菜、豆制品、小块蔬菜等。

(32)喂哺新生儿应注意的事项。新生儿的牛奶或奶粉配置不宜过浓。可根据婴儿的吸收和消化能力进行适当调整。注意奶瓶、奶嘴及盛奶器具等用品的清洁和消毒。

(33)婴儿啼哭原因的判断。如果婴儿间隔很短时间便惊醒或啼哭,可能是因为每次喂奶量不足、衣服穿得过多、尿布或衣服不舒服、吞咽空气、环境过热或过冷等原因,有时婴儿啼哭是为了得到别人更多的关怀与注意。

(34)不适合做乳品的食品。不适合做代乳品的有:甜炼乳,糕干粉,乳儿糕等。

(35)适合做代乳品的食物。牛奶和奶粉都是较好的代乳品。

2.饮水

(1)水在人生命中的地位。水是生命的源泉,是认体第一需要的营养素,具有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

(2)人体内水的含量与人年龄的关系。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年龄越小,体内的脂肪组织越少,水分的比例越大。

(3)婴儿体内水分的含量。婴儿体内的水含量约为70%~75%。 (4)健康婴儿每天消耗的水占体重的比例。健康婴儿每天水的消耗约为体重的10%~15%。

(5)婴儿理想饮用水的标准。喝水是生存的需要,理想的“水源”应该是符合卫生要求、充足、廉价的白开水。

(6)适宜婴儿喝白开水的温度。为婴儿准备温度适宜的温白开水,温度为35℃~40℃左右。

(7)为婴儿自制辅助汤料饮料的种类。婴儿饮水以白开水为主,可以辅助一些自制饮料,如绿豆汤、酸梅汤等。

(8)为婴儿自制果汁时选择水果的原则。应选择含水分较多的水果榨成汁,如西瓜、番茄汁等,可以补充维生素C和水分。但是“汤”和“汁”都不能代替白开水。 (9)制作菜水的方法。取少量新鲜的蔬菜加菠菜、油菜、胡萝卜等洗净切碎,放入开水,大约煮5~6分钟,将汁倒出加入少量的糖。

(10)给婴儿喂水方法的种类。游戏喂水法、模仿喂水法、奖励喂水法、观察喂水法、随机喂水法是常用的给婴儿喂水的方法。

(11)游戏喂水法的原理。4个月以后的婴儿已经有萌芽的先兆,牙床发痒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可以用奶瓶刺激婴儿的牙床进行左右里外摩擦,同时与婴儿作表情和语言的沟通。

(12)观察喂水法的原理。看一看:婴儿的舌苔厚、眼屎多与缺水有关;闻一闻::婴儿的小便有异味、大便过干、过臭与缺水有关;动一动:让婴儿多运动,适当消耗体力之后再喝水。

(13)掌握婴儿饮水的注意事项。一是不要只喝矿泉水。尽量少喝或不喝饮料。二是用杯子或勺子喂水时应注意婴儿情绪,避免在哭和笑时进行。三是不要把“渴”当“饥”,“水少火旺”,如果吃得多,喝得少,会导致婴儿生病。 (14)体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新生儿体液总量占体重的80%,1个月~1岁婴儿体液总量占体重的70%,2~14岁儿童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5%,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的55%~60%。

(15)各年龄段正常儿童对水需要量的掌握。1岁左右的婴儿每天总需水量约为1150~1300ml,2岁左右的婴儿每天总需水量约为1350~1500ml,4岁左右的儿童每天需水量约为1600~1800ml。

(16)气温对婴儿饮用水温度的影响。天冷时喝温白开水;天热时可饮用凉的白开水,但不要喝冰水。

3.睡眠、二便、三浴

(1)不同年龄婴儿睡眠次数的掌握。2~6个月婴儿每日睡3~4次;7~12个月婴儿每日睡2~3次;1~3岁婴儿每日睡1~2次。 (2)不同年龄婴儿睡眠时间的掌握。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可达16~20个小时;2~6个月婴儿每日睡14~18个小时;7~12个月婴儿每日睡13~15个小时;1~3岁婴儿每日睡12~1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