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策划建议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策划建议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09年底,时速350公里/小时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000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中国正飞速进入高铁时代。以广州为中心的泛珠三角高速铁路建设已进入高潮,广深港、厦深线等高速铁路陆续开工,到2020年,泛珠三角区域内新建铁路7596公里,其中广东省境内新增1866公里,年均需要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近3000人。

3.轨道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

珠三角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由铁道部与中国南车集团、广州交通投资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广州检修基地计划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该基地具备年新造200台、大修700台“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的生产能力,年直接产值约120亿元,完善产业链配套后年产值超过300亿元。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为以数控技术(大功率机车制造方向)为重点的先进制造类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学院是广东省唯一一所具有轨道交通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在为广州、深圳、香港及珠三角地区培养轨道交通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对促进广东省经济尤其是珠三角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广东、广州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

广东省现有高职高专院校75所,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广东正在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亟需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智力支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州市的高职教育得到快速提升,但相对于整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战略定位,广州市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仍然偏少。

近年来,学院办学立足广州,面向珠三角,辐射华南和港澳,服务轨道交通行业与广州地区中小企业,坚持特色取胜、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的办学思路,实现了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式提升,发展速度和发展后劲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市场人才需求旺盛,学院专业设置紧贴轨道交通产业链,与我省的轨道交通及其辐射的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业人才需求高度对接。因此,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有利于广东、广州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能为广东创建教育强省、广州创建教育强市做出更大贡献。

(三)增强学院办学综合实力的内在需要

学院已有35年举办职业教育的历史。学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特点,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联动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突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行业特色鲜明,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全面协调发展,探索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办学路子。

在“十一五”期间,学院通过多形式、多模式、多渠道办学,为适应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不断拓展办学内涵,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带动专业群建设水平的提高;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形成政、校、企联动的长效合作机制,探索“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机制改革,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实现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成为培养轨道交通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和中国高职教育综合改革

的试验点。今年,教育部、财政部推进的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是学院圆满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契机,必将为学院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增强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建设目标定位明确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清晰,办学定位准确

学院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等文件精神,深刻解读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丰富内涵,提出“立足广州、面向全国、辐射华南与港澳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以体制机制建设为突破口,以合作发展为主线,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政府在资金与政策方面的支持为保障,突出重点、系统推进、整合资源、保障投入,校企共同实施国家骨干院校各项建设任务,建立校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形成政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环境,合力培养品德高尚、技能精湛、创新奋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整体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此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院培育轨道交通类及相关行业人才的独特优势,紧贴广东省、广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依托珠三角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先进制造业大发展趋势和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状,探索政、校、企多方联动,校企一体发展中国轨道交通特

色高职教育的新路子,为珠三角一体化建设和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2.总体目标明确,具体目标切实可行

学院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董事会管理体制,校企共建机车司机学院、铁道电气化学院、现代运输学院、机械与电子学院等4个合作学院;优化专业结构,着力发展轨道交通与先进制造类专业,重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4个重点专业与专业群,建成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组建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校企合作发展平台,探索“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机制;打造成为珠三角地区轨道交通(含高速动车)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珠三角现代运输与物流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广东省大功率机车制造与检修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面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成华南地区轨道交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中心、广州地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中心,成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把学院建成轨道交通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整个建设项目包含8大项目,即4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和4个非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各个项目的建设目标紧扣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要求,脉络清晰、任务具体、可操作性强。

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为:

(1)改革办学体制机制,形成政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按照董事会管理机制,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数控技术(大功率机车制造方向)等4个重点建设专业群,校企合作建成机车司机学院、铁道电气化学院、现代运输学院、机械与电子学院等4个合作学院,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带动其他专业与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采取理事会制建好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成为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的平台,集团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