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东省烟台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最新山东省烟台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精品文档

【分析】根据安全用电的要求可知:不接近高压带电物体; 所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等,应按产品使用要求,装有接地线的插座; 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过高,否则引起电流过大而引发火灾;不用湿手触碰开关。 【解答】解:

A、水是导体,不得用湿手触摸带电的电器或开关,故A错误;

B、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使得干路中的电流过大,容易引发火灾,故B错误; C、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在施救,故C正确;

D、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故应采用用三脚插头及三孔插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对安全用电常识的考查,要求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2018?烟台)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 B.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示数变小 D.电流表A2示数变大

【分析】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支路两端的电压;

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判定其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定其电流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判定电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支路两端的电压,测量的也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故B错误;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对灯泡所在的支路无影响,灯泡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故电流表A2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故AD错误;

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A1示数变小,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应用原理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特点,较为简单。

15.(2018?烟台)下列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与对应的技术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飞机 内燃机 电磁起重机 电动机

【分析】首先分析选择项中上下两个图示场景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然后将包含的物理知识相对应,通过比较它们是否一致,得到答案。 【解答】解:

A、上图是用力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纸向中间靠拢,说明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下图中飞机的升空就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实现的;两者对应关系一致,故A不合题意。 B、上图中,活塞被高温的水蒸气推出,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下图中火花塞正在打火、活塞向下运动,所以是做功冲程,在该冲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两者对应关系一致,故B不合题意。

C、上图中通电线圈能吸引大头针,这是电流的磁效应;

下图为电磁起重机,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两者对应关系一致,故C不合题意。

D、上图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下图电动机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制成的;两者对应关系不一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把学到的物理原理、物理规律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物理要带着疑问、带着兴趣去学习,物理肯定能学好! 二、填空题

16.(2018?烟台)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所示)。实验应选用 甲 方案,其优点是 使物质均匀受热 ,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变化情况是 先升高,后不变,再升高 。

【分析】利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态物质受热均匀,且可以防止温度上升较快,便于测量温度;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甲装置。

实验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熔化结束后,温度计示数逐渐变大。 故答案为:甲;使物质均匀受热;先升高,后不变,再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固体熔化特点实验,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

17.(2018?烟台)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当两球静止时,两液面高度相同,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甲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 = FB,两小球所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关系为GA = GB,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 > p乙(均选填“>”、“=”或“<”)。

【分析】(1)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漂浮和悬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此可知两小球受浮力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漂浮和悬浮时液体密度和球的密度关系,找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又知道两容器液面等高(深度h相同),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图可知,A球漂浮,B球悬浮,所以根据悬浮和漂浮条件可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的重力,由于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A=FB=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重力GA=FA,GB=FB,所以GA=GB; 由于A球漂浮,B球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ρ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18.(2018?烟台)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 0.2m/s ,5s时两车相距 0.5m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西 运动。

>ρ

,ρ

>ρ

【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根据甲、乙速度和运动时间,得到运动的路程,进一步得到两车距离。

(2)首先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为参照物,判断乙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

(1)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 则甲的速度:v甲=乙的速度:v乙=所以,v甲>v乙;

经过5s,两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s甲′=v甲t′=0.2m/s×5s=1m,s乙′=v乙t′=0.1m/s×5s=0.5m, 此时两车相距:△s=1m﹣0.5m=0.5m。

(2)由于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同一时刻甲在乙的前面向东运动,如果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0.2m/s;0.5m;西。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象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方法,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是解题的关键,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s和t的对应关系。 精品文档

==

=0.2m/s; =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