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冀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冀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具准备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课 型 新授课 1、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的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3、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对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重点: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情境图 教 师 活 动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1 课时 学 生 活 动 生: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学生计算,填符号 645×32=32×645 203×46=46×203 180×53=53×180 学生观察后交流。 生:每组中的两个数相同,位置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学生举例验证。 生:从前面看,每排有(6×4)箱有5排。 生:从侧面看,有6排,每排有(4×5)箱。 生:6×4×5=120箱 生:4×5×6=120箱 (ab)c=a(bc) 生: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大小不变。 学生自主计算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师:回忆已经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二、自主探索 1、乘法交换律 师: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乘法是不是也有运算定律?我们一起研究。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以下三组题,并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645×32○ 32×645 203×46○ 46×203 180×53○ 53×180 师: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的因数和它们的积,你发现了什么? 师: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是乘法计算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叫乘法交换律。 师: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因数,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师:是不是任意的两个因数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自己举例验证。 2、乘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饮料箱是怎样摆的吗? 师:一共有多少箱饮料?自己算一算。 师: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乘都有这样的规律,我们再来计算 “试一试”中给出了两组题。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师: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相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a×b)×c=a×(b×c)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练一练第1题,填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左边的两道题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右边的两道题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练一练第2题 课师:请同学们看第2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堂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练生:50×26×4可以先算50×4=200,再算200×26=5200。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习 生:50×26×4计算时也可以先交换50和26的位置,应用乘法交换律,再应用乘法结合律, 小50×26×4=26×(50×4)=26×200=5200 结其它习题也这样交流。 及3、练一练第3题 家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庭四、总结 作 师: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乘 法 交 换 律 、乘 法 结 合 律 645×32 = 32×645 203×46= 46×203 180×53= 53×180 乘法交换律:a×b=b×a (6×4)×5=6×(4×5) 乘法结合律:(a×b)×c=a×(b×c)

第六课时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具准备 乘法分配律 课 型 新授课 1、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的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对获得的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重点:探索乘法分配律,并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作简单的简算题。 难点: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和结合律。 情境图 教 师 活 动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2 课时 学 生 活 动 生:左边的屏风有5排玻璃,每排12块,右边的屏风也有5排玻璃,但每排是9块。 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生:(12+9)×5 生:12×5+9×5 =21×5 =60+45 =105 =105 生: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学生观察、计算。 生:跟刚才做的题一样:一个是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一个是两个数分别乘以一个数,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生: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生:(a+b)×c=a×c+b×c····· 一、问题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请看情境图。 师:这是饭店屏风的图,仔细观察,说说屏风什么样? 二、乘法分配律 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师::两扇屏风一共有多少块玻璃?自己试着算一算。 2、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告诉大家,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发现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什么? 4、计算试一试 师:好,下面咱们再做几道题,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的两个算式得数就真的相等。做书24页“试一试”。 1、 交流发现,归纳出乘法分配律 师:先观察竖着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通过4组题的验证我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语言描述一下? 师最后总结: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就叫做乘法分配律。如果我们用a、b和c分别表示3个数,那么刚才我们总结的规律就可以写成:(a+b)×c=a×c+b×c 指明读、口述。

三、简便计算 师: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请看老师写的这两道题,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就怎样 算。 学生计算,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生:38×53+53×62的两部分中都有53,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38×53+53×62=(38+62)×53=100 ×53=5300 课生:(25+18)×4=25×4+18×4=100+72=172 堂四、课堂练习 练1、练一练第1题 习 师:在方块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或字母。 小16×37+16×63=(□+□)×□ 结(125+70)×8=□×□+□×□ 及 42×a+58×a=(□+□)×□ 家(a+b)×x=□×□+□×□ 庭 学生做后交流。 作2、练一练第2题 业 师:请同学们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25+46)×4 9×37+9×63 46×13+54×13 24×99+24 学生独立做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3、练一练第3题 师:自己看图读题再算一算。 五、总结 师: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乘 法 分 配 律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板 38×53+53×62 (25+18)×4 =(38+62)×53 =25×4+18×4 书 = 100×53 =100+72 = 5300 =172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