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景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部门、班组级安全会议内容包括:集中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规、条例、公司规章制度,总结部门、班组前期安全工作,安排下期部门、班组安全工作任务,公司最新指示,事故案例分析等。

3、班组级安全会议内容包括:集中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规、条例、公司规章制度、规定,公司最新指示,事故案例分析等。

第三条、会议要求

1、会议要求讲求实效,主持人要在会前充分准备,确定议题,提出意见。

2、发言和交换意见要内容具体,语言简明扼要。

3、会议内容要有记录,形成决议的问题要由相关部门迅速付诸实施。 4、会议组织单位应邀请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列席参加安全工作会议。 5、公司办公室、各部门、班组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例会。公司安全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部门、班组每月召开一次,班组每周召开一次,部门、班组的安全工作例会可以和其他会议合并召开。

6、会议主持人由部门经理担任。公司级安全会议和调度会议主持人由副总经理担任,部门、班组级安全会议主持人由部门经理担任,班组级安全会议主持人由班组长担任。

7、办公室、各部门、班组及各班组应作好各自召集的安全生产会议的记录。

8、参会人员应准时到会,因有事不能到会(或不能准时到会)应提前向会议组织部门请假。会议组织人员应在开会前5分钟到达会议地点,与会人员应在开会前3~5分钟到达会议地点。在会议室举行会议应有考勤,由会议组织部门进行考勤。

25 / 82

康定松赞贡布景区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1.目的

为保障我公司安全费用的投入,确保我公司安全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奖励等各种安全费用能准时到位,根据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单位和部门。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3.4《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4.安全费用的提取和财务管理

4.1安全费用按销售收入的1%提取,按每月提取,记入成本费用,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不得挪用。

4.2当年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全额用于安全生产,年底不得保留余额。 4.3安全费用提取额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实际投入需要的部分,据实在成本中列支。

5.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 5.1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费用;

5.2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及保健品的经费;

26 / 82

5.3安全设施,如:安全联锁、报警、安全通讯、监测、防触电、员工洗浴和休息室、应急救援等设施的投入和维护保养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资金投入;

5.4保证重大隐患治理所需费用;

5.5安全风险抵押金;安全检查工作所需费用;

5.7保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其他有关经费投入;

5.8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所需的费用; 5.9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用等,其它用于安全生产的费用。 6.安全费用的使用程序

6.1每年的11月底各单位将下一年度的全年费用使用计划报安全管理部门,经评审汇总后,制订公司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6.2涉及日常安全费用的使用单位填写《安全专项费用使用申请表》,质检部门进行鉴定、签字后,经总经理、会计总监签字后,财务部门方可列支安全费用。

6.3质检部门负责对使用的安全费用进行登记备案,于年底将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总经理。

6.4仓库保管员根据质检部提供的物资名称,归集领料单据,直接传递财务处,不再与领料部门结算。

6.5每月底仓库保管员将当月统计数据报质检部备案。 7.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质检部负责解释。

27 / 82

康定松赞贡布景区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1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制

1.1明确各部门岗位排查、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

1.2对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并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对隐患整改情况组织验收。

2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

2.1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旅游法》等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部门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的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2.2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满足足额、及时要求;并按规定使用本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经费。

2.3按照规定使用安全费用,做到专款专用。设立专户核算安全费用,按照规定安排使用安全经费;如实、正确反映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

3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监控制度,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3.1制定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3.1.1每月月底前对公司各部门进行一次事故隐患大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等级进行登记、建档,限时、定措施进行整改。

28 /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