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13 离心机

1.13.1 离心过程中应控制气溶胶的产生在最低水平。 1.13.2 离心机只有在盖好盖板后,才能启动。

1.13.3 所有能够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标本,都应使用密封的离心管,并在盖紧盖板后进行。

1.13.4 使用合适的消毒液常规清洗离心机。

1.13.5 使用离心时应保持合适的平衡,以保证离心的顺利进行。

2. 防火安全准则

2.1 安装有警报系统。每个检测和报警装置都与总警报系统连接。实验室的任何地方,包括储藏室能听到警报系统的报警。所有有关建筑的防火设置,都应经当地消防部门审核批准。

2.2 防火

2.2.1 隐患的估计和研究

在开始临床实验工作之前就应对火灾的隐患进行研究,在实验工作运行的过程中,要经常研究火警的隐患。研究的内容包括:

2.2.2 易燃易爆物

℃)必需在通风橱进行,不能用明火加热。装易燃易爆物的容器应经当地有关消防部门审核批准。

2.2.3 火源隐患 2.3 灭火

实验室配备足够扑灭各种火情装置。

2.3.1 灭火器

根据上级消防部门的规定配备、摆放灭火器,并根据要求对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查维修。

2.3.2 警报系统应进行年度安全检查,随时检修、维护的。 2.4 消防训练

2.4.1 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防火安全训练。 2.4.2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学会如何发布火警警报,学会遇有失火时应做到:

“119”。

2.4.3 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讲解使用便携式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技能。训练应为“手把手”的方式,还应包括不同火情采用不同灭火器的知识。

2.4.4 对工作人员撤离火场的训练应经常举行,每年进行几次。所有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训练(包括夜班和周末加班的人员)。

3 实验室用电安全准则 3.1 仪器用电

作为仪器维护措施的一部分,应进行年度的安全用电检查并建立档案记录。每年至少对所有电插座的接地和极性、电缆的完整性进行检查一次,并将结果记录在案。可移动的设备应接地或采用更先进的方法防止触电(全部塑封无法接地的仪器例外)。新设备在使用前也应进行同样的检查。实验室应装有足够的插座,分布要合理,以减少在插座上接上其它多用插座和避免拖拉过多的电线。

3.2 所有电器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只能由取得正式资格的维修人员进行。

3.2.1 仪器的维修

除校准仪器外,仪器不得接电维修。维修时要确保手干燥,取下所有的饰物(如手表和戒指),然后谨慎操作。

3.2.2 线路检修

实验室技术人员不得维修建筑物的电力系统。任何涉及开关、插座、配电箱、保险丝、断路器的维修工作应由医院维修人员或其他有资格的人员进行。

3.2.3 接地

电器设备必须接地或用双层绝缘。电线、电源插座、插头必须完整无损。4.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准则

4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准则 4.1 化学危险物品分类 4.1.1 腐蚀品

腐蚀品是接触人体后给人造成可见损伤或不可逆改变的物质。腐蚀性化学废弃物是指pH小于2.1或pH大于12.5或对钢(SAEl020)的腐蚀力超过O.635cm/年(55t)的物质。例如:盐酸。

4.1.2 毒害品

毒害品是吸人、食人或少量接触即可引起严重生物效应的物质。

4.1.3 致癌物

由于检测化学物品能否诱发恶性肿瘤的测试系统很不相同,定义致癌物比较困难。例如:苯。

4.1.4 可燃烧物

可燃烧物指任何可燃烧的化学物品,包括可燃物和易燃物。 4.1.5 易爆化学物品

易爆化学物品是指能迅速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不稳定物质,爆炸性分解可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发生。例如:肼。

4.2 材料安全数据表及标签

购进可能有危害的化学物品都必须附有材料安全数据表。所有危险化学品都需要以易于识别的形式进行标记,使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很容易警觉其潜在的危险性。标记可以是文字、图标、标准化代码或多种形式并存。

4.3 腐蚀品的储存 4.3.1 储存

腐蚀品应在近离地面处储存以减小掉下的危险。 4.3.2 酸性试剂瓶的搬运

搬运体积超过500ml的浓酸试剂时,必须用运载托车。 4.3.3 注意不要在同一区域内存放互相不能共存的化学物品。例如:乙酸或乙酸酐等有机酸应与硫酸、硝酸或高氯酸等强氧化剂分开储存。

4.3.4 个人防护装备

在使用腐蚀性物品场所的工作人员,应该穿戴围裙、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