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套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套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下沉、上浮和悬浮; ? 潜艇有两个水舱,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向水舱中压入和排出水; 潜艇通过向水舱中压入和排出水能改变潜艇的重力; 人工向水舱中压入水,直到重力大于浮力的时候,潜艇下沉; ? 人工从水舱中排出水,直到重力小于浮力的时候,潜艇上浮; 当重力与浮力相等时,潜艇悬浮。 ( 3 )学生自己整 ( 3 )整理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理自己的思路,并写在纸上,一下潜水艇下沉、上浮和悬浮的状态,你可以用 “ => ”逻辑推理的思维再次得到强来表述你的思维过程。 化。 学生分析回答。 不是; 鸡蛋:是由于鸡蛋浸没的液体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 1 )提问:鸡蛋、鱼和潜水艇都会在液体中引起浮力变化; 下沉、上浮和悬浮,那么它们都是用了同样的方法处于这 鱼:是通过它的体积三种状态的吗? 发生了变化,引起浮力变化; 潜水艇,是通过它的自身重力的改变引起了下沉五、分析比和上浮,它的浮力并没有变。 较 ( 2 )同学们自己归纳一下,总结出他们有什 学生自己思考; 么区别和共同点; ( 3 )介绍热气球,加图片;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 ( 3 )引起学生兴趣; 解释热气球的沉浮原理。解释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假 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如由你来设计一个吊篮的热气球,为了使它能降回地面,位,每一个小组交一份报告,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 与同学分享; 介绍我国古代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万斤大铁牛的故事。 学生思考。 简单介绍中山舰——浓缩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代名舰, 六、打捞中 与历史结合,了解到物理1938 年在长江被日军击中,沉入19m深的长江;中山舰山舰 学科和历史的关系。 排水量达780吨,长62.48m,宽8.99m。 让学生自己设计打捞中山舰的方案,填写到书上 学生自行设计。 的表格中。 1 .了解三种状态:下沉、上浮和悬浮。 2 .三种状态产生的条件: 七、课堂小 下沉:重力大于浮力; 上浮:重力小于浮力; 悬浮:重力等于浮力。 结 3 .用学过的知识解释鱼、潜艇和热气球的沉浮原理。 作业 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 教学反馈 】

本节设计了“动手做”的实验,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又让学生接触到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内容,激发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还与历史结合,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第十二章 功与机械

一、功

【仪器材料】 小铁球、长木板、砝码、线等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4)知道功率的概念,会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过举例,理解功及功的必要因素,培养从生活现象中分析物理本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力未做功的实例,引起学生适当焦虑,激起其学习功的知识内容的好奇心,使之积极参与判断是否做功的讨论。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回答问题。 提问:力的三要素是指哪些? 回答问题。 一、复习提问 提问: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 回答问题。 提问:力作用在物体上会怎样 ( 产生什么效果 ) ? 会改变物体的状态。 由力的不同作用效果引出功。 举例: 推桌子:小明和小聪分别用力推动桌子,小明虽费了力气,但桌子没有移动,小聪用力将桌子推走了。 区分不同二、新课引入 还可举些其他例子。 情况理解。 例如:擦黑板。用力压黑板擦,在黑板上挪动黑板擦。 推箱子,搬椅子…… 由这些例子给出功的定义。 三、新课展开 我们常说的功是有“成效”的意思,但在物理学中它还有特殊的含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显然力做功有两个条件。 一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1.力学中功 二是 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S) 的含义 举例: ⑴ 举重运动员向上举杠铃,作用在杠铃上的力是向上的,并且杠铃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我们说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⑵ 直升机向上拉动铁塔,对铁塔有一个向上的拉力,铁塔在这个拉力的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飞机对铁塔做了功。 2.判断物体 举多个例子,要求学生判断是否做功。 是否做功 例如: 学生答:做了,因为燃烧的气体对火箭有一个向上的推力,火箭在这个推力作用下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学生答:做了,因为人对车有一个向前的推力,车在这个推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 ⑴ 火箭升空,燃烧的气体对火箭有没有做功? ⑵ 同学们将自行车推进校门,对车有没有做功? ⑶ 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有没有做功? ⑷ 推讲台没推动。 学生答: ⑸ 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有没有对桶做不做功。 功? ⑹ 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 要求学生举例,可将学生举的例子写在黑板上。 学生举例。 进行分析。 教师注意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1)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与力的方向垂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强调做功的两个因素。 (3)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 就是没有力做功。 教师要注意同学们的回答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弥补关于惯性的知识。 教师小结:从以上例子,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力学中功的含义,即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我们知道了力做功的两个条件,那怎样来计算功呢? 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即: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用 W 表示功,用 F 表示力, 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 W = Fs。 3.功的计算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N ),距离的单位是米 ( m ),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 J )。 1 焦=1牛·米。 几点说明: ①使用 W = Fs,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②做功的多少只由 W = Fs 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无关。 ③知道 1 焦的物理意义,知道 1 焦的大小。 例题:(书上例题)用20N的水平推力,使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移动0.5m,试求推力和重力对物体做了多少 一名学生板功? 演,其他学生自己 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演算。 追问:此题中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做了功?对什么物体做功?重力做了功没有?为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物体在力 F 作用下经过时间 t 运动了距离 s ,求 ① 力对物体做的功 ② 物体运动的快慢。(类比) 我们在运动学中学过物体运动的快慢是物体单位时间里运动的距离。 v = s /t 学生理解。 那么力做功的快慢呢?就是力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我们把它叫做功率。 定义:功率 P = W /t 单位: W 1W = 1J/s 可提供例题要求学生计算。 4.功率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力学中 “功”的概念,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给出了功的计算公式 三、课堂小结 W =F·s,知道了功的单位是焦耳。大家完成课后练习,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功的意义,学会功的计算。 【 实践活动 】 课外小实验:测出自己上楼时所做的功及所用的时间。 要求: 1 .测出:

( 1 )体重 G ; ( 2 )楼层高 h ;

( 3 )上楼所用的时间,按正常速度走上去所需时间 t 1 ,快速跑上去所需时间 t 2 。 2 .计算:

( 1 )上楼所做的功; ( 2 )两次登楼过程的功率。 【 板书 】

第一节 功

1 .功的定义:

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 .功的计算: 功=力×距离 公式: W = Fs 单位:焦耳 符号: J

3 .功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用 P 表示。

公式: P = W /t 单位: W 1W = 1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