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堂涨价的调查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关于食堂涨价的调查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湖南科技学院

项目类型:( A )A.个人 B.集体

关于食堂涨价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刘仁海 学 号: 201008003243_____ 班 级:_____软件1002班______ 系 别: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 专 业: 软件工程 指导教师: 姚从军

2012 年 4 月 29 日

一 前言

食堂,是学生每天都要去进餐的地方。食堂,在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食堂是指设于机

关、学校、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为供应其内部职工、学生等就餐的非盈利性场所。衣食住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食堂在学校就扮演着为我们提供“食”的重要角色。食堂的安全于运营都关系着学校老师和学生。

近年来,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高校在改进食堂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所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是对外发包招标,引进社会资本经营学校食堂。但是由于高校食堂的目标消费群体的特殊性,承包经营的管理模式也造成了不少高校食堂的垄断经营,不仅使得食堂福利化、服务无偿化的特性不复存在,还不断暴露出各种新的问题。引进竞争机制,加强食堂经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完善对食堂承包者制约措施,使食堂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已经成为高校食堂管理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食堂的管理不仅仅是学校食堂本身的问题,也是学校学生和老师的问题,因为学校食堂的安全关系这学校的安全。但是最近几年来,学校的一些不合实际的改革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食堂是否有理由进行这些改革,这些改革是否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吗。这是这篇调查报告所关注的。

二 背景

在我国高校25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高校食堂管理改革一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环节,高校食堂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影响着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各地高校不断进行各种探索与创新,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大部分高校食堂均采用了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其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模式,是将学校食堂对社会公开发包招标,采取租赁承包经营的形式进行运作。但是由于缺乏竞争机制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的不完善,承包制食堂不断暴露出各种问题。具体表现为承包 经营模式和高校食堂的特殊性导致的承包商利益最大化与高校食堂服务性、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三 正文

这次社会调查所在的学校有湖南科技学院,湖南科技学院软件学院,人文科技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总共发出问卷170分,实际收回问卷153份。其中收回的有效的调查问卷146份。

据调查,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对自己天天就餐的食堂满意度并不太高,在学生眼中,食堂形象往往一直与质次价高、服务差、卫生不达标等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我们的统计与分析,目前高校食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饭菜质量欠佳:(图1)

由于个体经营者盲目追求利润导致高校食堂管理混乱,高校食堂饭菜卫生情况堪忧。高校师生在饭菜中吃出砂子、虫子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更有甚者,由于进货渠道管理混乱,部

分卫生不达标的食品得以流入高校食堂,导致高校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饭菜价格偏高且频繁上调。(图2)

目前,高校食堂普遍存在饭菜价格偏高的问题,如果把饭菜分量等因素综合考虑进来,部分高校食堂的饭菜价格甚至比校外经营性餐厅相同菜品的价格还要高,伙食费成了在校学生的一大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管制,调价权控制在承包者手中,据笔者调查,大部分高校食堂饭菜价格基本上每学期都要有所上调,而且上调幅度大幅超出同一时期国家CPI水平。就拿米饭价格来说,经营者由0.5元/份上调到0.6元/份,这看似不起眼的涨价其实已经将价格上调了20%,如果每学期上调一次,食堂米饭的价格每年上涨将超过40%,超过CPI的10倍还多。这种现象很普遍,网上甚至还出现了很多关于食堂涨价的讽刺图。不得不说食堂是个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