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海南省三亚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海南省三亚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实验室制取 NH3 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代号)。 1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有标

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选用 D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________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上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 K1、关闭 K2 时,利用 I、II 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A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B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

②当打开 K2、关闭 K1 时,利用 I、III 装置可以制得并检验二氧化碳,装置 III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从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对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其中有一种被应用于各类癌症患者的药物﹣﹣聚乙二醇非格司亭(C37H47N3O6)。请回答:聚乙二醇非格司亭中,碳、氢、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聚乙二醇非格司亭中,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聚乙二醇非格司亭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聚乙二醇非格司亭中,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知,A.x的值为∶38-2-8-8-2=18.故A错误。B.锶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故C错误。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D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2.A 【解析】 【详解】

×2+x=0,氢元素显+1价,设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则x=﹣2价;氧元素显﹣2价,设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2=0,则y=+4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可得:y+(﹣2)×

O2属于单质,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生成物二氧化硫、水中氧元素显﹣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价;故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S、O;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D 【解析】 【详解】

A、氯化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钾离子、氯离子、水分子,可以与氯化铁溶液中的离子分析比较,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将铁离子转化成了沉淀,只有氯离子和水分子留下来了,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加入硝酸银后将氯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溶液的黄色未消失,可以得出显色的不是氯离子而是铁离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加水后改变了氯化铁溶液的浓度,而对离子不会造成消除,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解析】A、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C、硝酸铵固体溶液水温度降低,错误;

D、二氧化碳气体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错误。故选A。 5.D 【解析】 【详解】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会产生氧气,从①中的导管冒出,不符合题意;

B、水和生石灰反应会放出大量热,使得试管②中的空气膨胀,从①中的导管冒出,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也会放出大量热,使得试管②中的空气膨胀,从①中的导管冒出,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时,要从环境只收热量,试管②内空气遇冷体积缩小,从而①中的导管形成水柱,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物质反应或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6.B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此选项错误; B、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此选项正确;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虽然生成盐和水,但反应物中没有酸,不属于中和反应,此选项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此选项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方程式是:

点燃2Mg+CO2

2MgO+C,由此可知:A、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从CO2转化为C,镁元素从Mg转化为

MgO,碳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2:1,C、个数比是比为:故错误;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的微粒

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2?(24+16)]=3:20,故正确。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钾、铁、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铁、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0、10,则2X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9.B 【解析】 【详解】

A、粳米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所以错误; B、蔬菜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所以正确;

C、板鸭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所以错误;

D、白虾、螃蟹、银鱼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所以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氧气能做助燃剂,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正确;

B、空气中氧气过多会加快物质的氧化,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错误; C、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比空气大,均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

C、植物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呼吸作用能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B。 11.C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0+10+10+10)﹣(6+9+10)=15,故说法正确;B、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是,故说法正确;C、甲、乙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化合反应,故说法错误;D、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0﹣6)g:(10﹣9)g=4:1,故说法正确.故选C. 12.C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使得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故选C. 考点:燃烧的条件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bcacbacabbca 【解析】 【详解】

(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H3、NaNO3、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5、+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是bca。

(2)CuO难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硝酸钠易溶于水,则溶解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3)氯化钾、醋酸、碳酸氢钠分别显中性、酸性、碱性,pH分别等于7、小于7、大于7,故溶液的pH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FeO、Fe3O4中,6FeO、2Fe3O4,(4)在Fe2O3、将化学式变形得3Fe2O3、因16×3×3>16×4×2>16×6,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小的,在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