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比较(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比较(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小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第一节 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一、 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

背景一: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我国477万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97.21%,从业人员52.95%,资产总额41.97%。这些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支持小企业发展,先后于2003年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年出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特别是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提出了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措施。

当前,各部门在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国发36号文件等精神,小企业会计准则是落实国发36号文件精神、加强小企业管理、促进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背景二:国际共识

国际会计准则及各国制定的会计准则大部分针对大公司和上市公司,很少会考虑到中小企业的会计需求及其特殊问题,这种不论企业规模大小,一律执行单一的会计标准的做法并不合理。因此,单独制定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会计标准,减轻小企业在提供财务报告方面的负担,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于2000年7月提出了《中小企业会计》讨论稿,并最终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普遍意义的经济业务的报告模型。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2009年7月制定发布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我国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员,需要制定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尽快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因此,为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有关他法律法规,财政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

二、 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意义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改革进一步深化,既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起在我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有效实施,得到了国内、国际的普遍认可,但《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不包括小企业。

现执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是2004年制定的,部分内容已经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小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的要求。颁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由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适用于小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共同构成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的基本确立,为今后统一会计标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建立良好会计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与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

会计准则的比较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 (一)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 (二)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 (三)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项小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 目 适 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用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范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 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 围 《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具体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条:符合本准则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本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1.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本准则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准则的相关规定。

3.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从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4.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本准则。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对比分析 (一)框架体系对比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两部分组成。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规范小企业通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为小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具体而统一的标准;应用指南主要规定会计科目的设置、主要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及编制说明,为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

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由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准则指南构成。其中准则指南包括会计准则解释、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等。

(二)会计科目设置对比分析

? 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 ? 资产类 ?资产类 ? 负债类 ?负债类

?共同类: ?所有者权益类 ? 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 成本类 ?损益类

? 损益类 ?共有60多个会计科目 ? 共有160多个会计科目

(三)财务报表对比分析

? 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 ? 资产负债表 ?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附注 ? 附注

(四)主要会计处理对比分析

项目 1.存货 内容 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 投资者投入存货成本的初始计量 2.金融资分类 产 企业会计准则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小企业会计准则 不计提 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应当按照评估价的除外 值确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 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历史选择 成本(摊余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限制孰低计量 减值处理 需计提可转回 投资收益 按具体准则确定 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 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历史成本 3.固定资投资者投产 入的固定资产 减值处理 4.生物资分类 产 减值处理 5.无形资减值处理 产 不计提减值准备 等于应收利息加减折溢价摊销 评估价值和相关税费 不计提 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 不计提 不计提 需计提,不得转回 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 需计提 需计提,不得转回 摊销方法 不能可靠估计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 利息计算 应根据资产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确直线法摊销 定 可以不摊销,但要做减值测试 不短于10年摊销 6.借款 7.收入 根据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定 更关注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 确认条件不同 8.所得税确认方法 费用 按合同利率和借款本金计算 更关注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需确认递延所应付税款法,不需得税费用 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对比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框架的比较

项目 小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 框架一、 总说明 第一章 总则 比较 二、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第二章 资产 三、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三章 负债 四、会计报表格式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五、会计报表编制说明 第五章 收入 附录一:主要会计事项分第六章 费用 录举例 第七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 第八章 外币业务 第九章 财务报表 第十章 附则 附录: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处理的对比

会计科目 短期投资 小企业会计准则 持有期间所收到的股利/利息等,确认投资收益 小企业会计制度 持有期间所收到的股利/利息等,不确认投资收益,作为冲减投资成本处理。 不计提短期投资减值准备 计提短期投资减值准备 应收票据不得计提坏账准应收票据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待到备,实际发生损失时直接冲不能收回转入应收账款后,再按规 应收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