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经典)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含答案)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经典)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2.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千克/米,物体B的质量为9.6千克.求: ①物体A的质量;

②求长方体A、B的重力之比GA:GB.

③若在长方体A、B的右侧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比例n的取值范围.

3

3

23.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米和0.1米,A的密度为2×10千克/米,B质量为1千克.求: ①A的质量; ②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③若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k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请计算其对应的比例k的值.

3

3

24.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长、宽、高如图(a)所示,密度为0.8×10千克/米.求: ①物体的质量m. ②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③设长方体的长为a,宽为b,高度为h,长方体原来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在长方体上沿水平方向按比例n截去一定厚度后(即截取nh)如图(b),长方体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变化的压强为△p1;若长方体沿竖直方向按比例n截去一定长度(即截取na)并把截下的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的上方后如图(c),此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变化的压强为△p2. 第一,求出压强p1和p2.(用p,n表示) 第二,若△p2=2△p1,求比例n.

第5页(共26页)

3

3

25.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千克/米,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 (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物体B的密度.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为了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均放置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乙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高度△h. ①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是可行的.

②确定方案后,请计算该方案下所放置的物体重力G或截取的相同高度△h.

26.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6×10千克/米,物体B的质量为19.2千克.求: (1)物体A的质量mA;

(2)物体B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FB;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叠放物体的重力G′(或所截取的质量△m).

方案一 方案二 内 容 在它们顶部叠放一块相同的物体. 分别从A、B的右侧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3

3

33

③计算所叠放物体的重力G′(或所截取的质量△m).

第6页(共26页)

27.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千克/米,物体B的质量为8千克.求: ①物体A的质量; 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

③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 内容 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 ) 方案一 从A的右侧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B的上面 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3)计算截取的长度. 3

3

方案二 分别从A、B的右侧按相同比例截取一部分长方体, ( )

28.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下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kg/m,

物体B的质量为8kg.(g=10N/kg)求: (1)物体A的质量; (2)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

方案一 方案二 内 容 从A的右侧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B的上表面 分别从A、B的右侧按相同比例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判断(填“行”或“不行”) 3

3

第7页(共26页)

29.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正方体A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0.8×10千克/米,正方体B的边长为0.2米,密度为0.5×10千克/米.求: 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

3

3

3

②在保持正方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截取物体,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或厚度).

方案一 方案二 ③计算截取的长度(或厚度).

30.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是2千克,物体B的密度为2×10千克/米.求: ①物体A的密度ρA.

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GB.

③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去的相等体积或质量. 方案二 内容 截去相等质量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方案一 截去相等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3

3

内容 从正方体A的侧壁竖直截取一部分 从正方体B的上方水平截取一部分 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第8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