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0928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黄淮学院“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0928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黄淮学院“十二五” 信息化建设规划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4 银行圈存接口 合计 定制 1 10 10 134 (十二)一卡通功能扩充和新增应用系统接口

按一卡通与校内各应用系统的关系,应用系统可划分为:综合消费,身份认证,信息查询,财务结算四个大类。其中涉及到校内消费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迎新离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机房管理系统、校情系统以及与教务系统、办公和门户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网络计费系统之间的接口。

分步实施方案:在现有水电管理和餐饮消费系统的基础上,加入宿舍管理系统、一卡通图书系统、门禁系统,并对水控电控系统进行扩充。全面实现一卡通的综合消费、身份认证和信息查询功能。计划2012-2013年实施,预算约515万元。

适时考虑加入迎新离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机房管理系统、校情系统、网络计费系统之间的接口。

主要设备列表

序号 3 4 5 7 8 9 设备名称 机房管理系统 宿舍管理系统 一卡通图书系统 电控单元 水控系统 门禁系统 合计 型号 定制 定制 定制 定制 定制 定制 数量 10 1 1 253 4280 15 单价 /万元 金额 /万元 2 30 50 0.04 0.07 1 20 30 50 100 300 15 515 (十三)新增应用系统接口

一卡通系统与教务、门户办公、财务、学工、后勤、科研等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及数据交换模块。

分步实施方案:在新的教务管理系统升级完成后,完成一卡通与教务系统数据的对接和同步交换功能;完成与门户系统的整合接

第 9 页 共 14 页

黄淮学院“十二五” 信息化建设规划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口,实现一卡通在教务教学管理中的相关功能;实现在门户系统中对一卡通信息的查询功能。

完成门户系统与财务、学工、后勤、科研等应用系统的数据对接,全面实现校园门户入口的各项个人信息管理和查询功能。计划2012-2013年实施,预算约50万元。

主要设备列表

序号 10 11 12 13 14 设备名称 统一门户接口 教务系统接口 财务系统接口 学生系统接口 办公系统接口 合计 型号 定制 定制 定制 定制 定制 数量 1 1 1 1 1 单价 /万元 金额 /万元 15 15 10 5 5 15 15 10 5 5 50 第五章 数据中心建设

(十四)数据中心的建设与扩容

为保障各应用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安全存储和备份,保障我校每年电子图书的存储需求,应加大存储系统的容量和交换速度,提高数据中心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保障存储数据的安全性。

建设集成的数据中心存储子系统

利用SAN技术建设高容量的存储子系统与应用服务器群相连,容量需求在80TB。子系统与外部网络相对独立,用专有防火墙隔离,保证数据访问安全。利用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对数据和日志进行完整备份和增量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实施步骤

在现有的存储系统基础上,增加数据库服务器,扩充磁盘容量。建立安全完善的SAN网络存储系统。优化各应用系统数据库的存储管理,建成整合的应用系统数据存储中心。有效保障系统数据的日常备份和安全。计划2012-2013年实施,预算约138万元。

第 10 页 共 14 页

黄淮学院“十二五” 信息化建设规划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主要设备列表

序号 1 2 3 4 设备名称 网络存储控制器 磁盘柜 数据服务器 UPS 合计 型号 RG iS6300 RG iS16F NF 5200 15KVA 数量 1 4 14 1 单价 /万元 金额 /万元 38 18 2 12 38 72 28 12 150 第六章 网络教学平台及数字资源库建设

(十五)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库:先与教务处结合依托部分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我校课程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引进,初步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

通过学校组织的网络化教学的培训和推广,结合我校的本科培养方案,大力开展网络教育教学活动,逐步丰富我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推出具有我校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

分步实施方案:于2011年在现有精品课程录播室和发布系统的基础上,设臵专门的教学及、课程资源服务器,采购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积极推广网络教学模式,2012年依据学校专业需求,引进部分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丰富我校教学资源库。预算约85万元。

主要设备列表

序号 1 2 3 4 设备名称 应用服务器 资源服务器 存储阵列 交换设备 型号 NF 5200 NF 5200 RG iS6300 RG 5750 数量 4 2 2 1 单价 /万元 金额 /万元 3.8 7.5 15 2 15 15 30 2 第 11 页 共 14 页

黄淮学院“十二五” 信息化建设规划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5 6

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资源库 合计 软件 外购 1 1 15 8 15 8 85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七章 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保障

(十六)加强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健全各级信息化工作机构 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完善规范、丰富资源、提高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网络信中心应具体承担信息化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推广工作。各单位要从组织上、人员上切实保证各项信息化工作的落实,各基层单位也要有信息工作部门或专职网络信息员负责信息化工作。

(十七)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增强宏观管理力度 按照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十二五”期间,由网络中心加强组织协调,加大对全校各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推广力度,加强对关键业务系统的应用培训和宏观管理,对基础网络应用系统实行统一规划和开发整合,对重大信息化工程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验收”。 第八章 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队伍保障

(十八)加快教育行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

为适应信息化工作的需要,我校各部门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立足于培养一支过硬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把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各级信息化工作部门中;要经常进行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培训,大力培养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和信息统计分析人员。

(十九)加强信息化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第 12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