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国际贸易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混合原则 3、商标的交易

(1)许可证(2)特许专营 (二)版权

主要形态: 1、书刊等纸出版物

2、唱片、软件等电子出版物 3、电影拷贝 (三) 专利

1) 专利权有其明显的特点。

(1)专利权是一种法律赋予的权力。发明人通过申请,专利机关经过审查批准, 使他的发明获得了法律地位而成为专利发明, 而他自己同时也因之获得了专利权;这种权利的产生与物权的自然产生是不同的。

(2)专利技术是一种知识财产、无形财产。专利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 (3)专利权是一种不完全的所有权。专利权的获得是以发明人公开其发明的内容为前提的。而公开了的知 识很难真正为发明人所独有。

(4)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性(独占性、专有性)的权力。对特定的发明,只能有一家获得其专利权。也只有专利权人才能利用这项专利发明,他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不能使用该专利发明。

(5)专利权是一种有地域性的权利。专利权只在专利权批准机关所管辖的地区范围内发生效力。

(6)专利权是一种有时间性的权利。专利权的有效期一般为 10—20年。超过这个时间,专利权即失去效力。

2) 根据专利技术的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和其他特点,常把专利分为三种类型。 (1) 发明专利 (2)实用新型专利 (3)外观设计专利

思考与作业题:

1、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的方式有哪些 ?

2、 中国政府与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意义、紧迫性、途径是什么? 3、 TRIPs的目标与基本原则是什么? 下一章预习题:

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自的实质内容是什么? 2、怎样认识与评价重商主义? 3、科学的国际贸易动机是什么?

4、幼稚产业保护论与重商主义的根本性区别是什么? 5、超贸易保护政策理论的出发点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

计划课时 6个课时

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保护贸易政策理论;自由贸易政策理论。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意义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性质 (二)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

1、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口总政策、出口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政策 3、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一)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对国际贸易活动采取不干预或尽可能不干预的基本立场,对商品进出口不设置障碍,对进出口商不给予优惠和特权, 也不对外贸活动进行管制和干涉,从而使商品能够自由地进出口和实行竞争的贸易政策。 (二)保护贸易政策

利用国家权利对外贸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通过高额关税或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进入,保护本国产业免遭外国产品竞争,同时采用各种优惠,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刺激本国工业发展的贸易政策。 (三)二战后贸易政策的演变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期:“贸易保护” →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期:“自由贸易” → 在资本主义垄断期:“超保护贸易政策→ 世界贸易自由化期:“管理贸易政策”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一)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考虑的因素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1、海关

2、专门机构:银行、商检机构等 3、政府

第二节 重商主义

一、重商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重商主义时代大约是1500 年—1778 年。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废除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因素迅速发展。

重商主义的政策首先被葡萄牙、西班牙采用,其后为荷兰,最后是英国、法国等国采用。

18世纪后半叶,重商主义衰落。 二、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和晚期:

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重工主义”。 (一)早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以英国的斯塔福(1544——1612)为代表。

早期重商主义绝对重视金银,视金银为一国货币的基础,货币不但是国家富有的象征,也是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金银储备是一国最有用的宝藏。 (二)晚期重商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首推英国的托马斯.孟(1571—1641),其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则是“重商主义的圣经”。

该理论认为欲增加国民财富必须促进出口,使输出大于输入,造成贸易“顺差” 。 二者的区别:

1、早期重商主义: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对立晚期重商主义:将货币与商品联系起来 2、早期重商主义: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千方百计要把钱留在国内; 晚期重商主义:开始认识到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的内在联系。托马斯.孟:“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 三、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政策基本点:国家干预贸易

早期重商主义:国家采取行政立法手段, 直接控制货币运动;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强调国家垄断贸易。 当时贸易政策特征:奖出限入 四、重商主义理论及贸易政策评介

(一)理论

重商主义对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但这个学说在理论上是不成熟的: 1、理论基础脆弱 2、理论分析肤浅

3、这个理论没有完整的体系

(二)政策

重商主义政策最早为西方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对外贸易政策体系,它贸易差额论的

奖出限入的政策主张,至今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贸易政策。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一、自由贸易政策的产生背景

18世纪中叶后,英国产业革命的成功, 工业迅速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向国外扩张,通过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开拓阵地,把全世界作为自己的销售市场。

英国新性资产阶级废除重商主义的对外政策的理由:

1、英国产业革命的发展,必须自国外取得廉价工业原料与粮食,因而反对限制进口。 2、英国的产业革命早于其他国家,其产品物美价廉,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因 而自由贸易对其较为有利。 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形成

自由贸易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5—17世纪。

最早提出的是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奎纳;后为英国的休谟发扬光大;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利益理论”?? (二)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

1、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2、扩大国民真实收入。

3、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可进口廉价商品,减少国民消费开支。 4、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5、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三、自由贸易政策的历史地位 (一)自由贸易政策和理论积极方面

1、促进英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2、自由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制造了舆论;成为自由贸易政策论证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