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86支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86支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现已知

f钻=0.36mm/r (《切削手册》)表2.7 v钻=42.25m/min (《切削手册》)表2.13

1、给量 取f=1.5×0.36=0.51mm/r 按机床选取0.5mm/r 2、 削速度 v=0.4×42.25=16.9m/min. 3、 定机床主轴转速

ns=

1000vc1000?16.9?271.8r/min =

π?20πdW与271.8r/min相近的机床转速为275r/min。现选取

nw=275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c=

?dnsπ?20?275?17.4m/min =

100010005、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6.2-1。 tm=

l?l1?l2i ;其中l=10mm; l1=2.5mm; l2=0mm; nwfl?l1?l212.5 ==0.091(min) 275?0.5nwf tm=

总的时间:T=2t=0.182min 工序14:检验,入库

三 夹具设计

第 21 页 共 30 页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由指导老师的分配,决定设计工序10:钻孔至Φ51,扩Φ51孔至Φ51.8,铰Φ51.8孔至Φ52孔的夹具

3.1 问题的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于钻孔至Φ51,扩Φ51孔至Φ51.8,铰Φ51.8孔至Φ52孔,粗糙度要求为1.6,属于第10道工序,和其他面没有任何精度要求,只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上,精度则不予考虑。

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拟定加工路线的第一步是选择定位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必须合理,否则将直接影响所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和最终加工出的零件质量。基准选择不当往往会增加工序或使工艺路线不合理,或是使夹具设计更加困难甚至达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位置精度)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出发,合理选择定位基准。此零件图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也没有较高的平行度和对称度要求,所以我们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精度。上下表面已加工好,为了使定位误差减小,选择已加工好的端面作为定位基准,采用套筒,圆柱销,手柄定位夹紧。

3.3 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由于本道工序主要完成工艺孔的钻孔加工,钻削力。由《切削手册》得:

钻削力 F?26Df0.8HB0.6 式(5-2) 钻削力矩 T?10D1.9f0.8HB0.6 式(5-3)

D?1式中:

m第 22 页 共 30 页

HB?HBmax?11?HBmax?HBmin??187??187?149??174 33 f?0.20mm?r?1代入公式(5-2)和(5-3)得

F?26x15x0.200.8x1740.6?2378N N.m T?10x1519x0.200.8x1740.6?53789本道工序加工工艺孔时,夹紧力方向与钻削力方向相垂直。因此进行夹紧立计算无太大意义

3.4 定位误差分析

一批工件在卡具中定位时,各个工件所占据的位置不完全一致,因此使加工后,各工件加工尺寸的不一致,而形成误差,即工件定位时造成的加工表面相对工序基准的误差。

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定位基准 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造成。二是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而造成。

根据零件图可知,T=0.28mm, Td=0.25mm,,a?96?。

?DW?Td1(?1)?0.04

?2sin211根据经验公式,?DW?T?T易知此结果符合

353.5钻套的设计

Φ52孔加工需钻,扩,铰,因为钻后还要扩铰,为了我们钻后能及时的扩铰,我们切削才能满足加工要求。故选用快换钻套(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以减少更换钻套的辅助时间。根据工艺要求:。即先用Φ51的麻花钻钻孔。查机床夹具标准件可知Φ51相配的快换钻套的具体结构如下

第 23 页 共 30 页

具体的尺寸如下

第 24 页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