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42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42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D析:分析,辨析。 E牢:监狱。

11、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假借义的是( ) A弟:表示尊重、顺从兄长。 B信:表示伸展。 C岁:表示时间,即一年。 D辟:表示逃避。 E畔:表示背叛。

12、下列各组字,后者属于为前者的引申义所造新字的是( ) A解——懈 B辟——嬖 C国——國 D景——影 E取——娶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占优势。 B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复音节化。

C汉语词汇中词的复音节化规律当同汉语语音的简化规律相联系。 D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根源,主要是由语言内部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

E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词汇,难在“异”而不在“同”;难不在“微殊”而在“迥别”。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国语?越语上》“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君主的得力武臣猛将,褒义。

B《国语?周语中》“王厚贿之。”贿:赠送。

C《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诛:谴责,责问。

D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青年。

E《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楚歌。”闻:听。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复音节词的大量产生已成为汉语发展演变的一个趋势。

B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单音节同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音词。这个复音词的词义只落在其中的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仅仅作为陪衬而存在。 C《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中“指示”是偏义复词。 D合音词是指书写形式是一个字,但实际上暗含了两个单音节词,表示的是两个字合起来所表示意义。

E《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中“诸”是“之乎”的合音。

16、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有( )

A “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复词,重点在“入”不在“出”。

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卑鄙:卑,地位低下;鄙,见识浅陋。

C“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勉:勉强。 D“是儿最叵信者。”叵:不可,合音词。 E“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丈人,妻子的父亲。

17、《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盛气:怒气很大。

B揖: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

C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 D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E谢:谢罪,道歉。

18、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释材料,这说明“东”和“红”的关系是( )

A两字具有双声关系 B两字具有叠韵关系 C两字具有同音通假关系 D两字具有声调相同关系 E两字具有同义关系

19、下列各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 ) A徒徙行径 B腥胡肖胃 C冯骐笃骏 D孟盟盆益 E福神祈视

1、ADE 2、ABCE 3、ABC 4、ACDE 5、ABCD 6、ABE 7、BCE 8、ABD 9、ADE 10、ACDE 11、BDE 12、ADE 13、ABCD 14、ABCE 15、ABDE 16、ABD 17、ACDE 18、BD 19、BC 三、释词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 (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2)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夸父与日逐走。

(5)弃其杖,化为邓林。 (6)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7)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8)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9)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10)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11)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12)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13)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14)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 (1)文首:花脑袋。喙:鸟兽的嘴。 (2)詨:呼叫。 (3)堙:填塞。 (4)逐走:竟走,赛跑。 (5)邓林:桃林。 (6)湍:水流急。浚:深。

(7)偃蹇:盘曲高耸的样子。殆:几乎,差不多。

(8)冲然:向上冲的样子。羆:熊的一种,毛棕褐色,能爬树、游水,也叫“马熊”或“人熊”。

(9)刈:割。烈:火猛,此处作动词,意思是猛烈地烧起。 (10)熙熙然:和谐愉快的样子。效:呈献。 (11)渊然:深沉的样子。谋:谋划,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