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诗歌鉴赏(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诗歌鉴赏(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颈联由写景转入议论,写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约期,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

D.尾联进一步抒写老来的心境,说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怎能为此挂心呢?这里的老、病、愁都与寒冬暮景有内在的联系。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情调低落。 B.诗的前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满目暗淡萧瑟,哀凉孤苦,已或多或少流露了诗人的心境。 C.颈联诗人将愁与老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在调侃中带有无可奈何之意,写得很活,把寻常叹老诉愁语全都抹绝,有强烈的新鲜感。

D.“飞鸿摩月堕孤音”中“摩”“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的自高而下,而且传达出听者心惊神凄的感受。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诗人孤苦无依的身世。

【答案】6.C7.D 【解析】 【6题详解】

C项错误,应为由写景转入抒情。 【7题详解】

D项错误,应为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 十二、【2019届辽宁沈阳中考模拟】诗歌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写了词人________的豪情壮志。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9.密州出猎(出城打猎、狩猎、出猎);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

10.这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表达了渴望被朝廷重用的情感。(2分)运用典故,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

劲和豪兴来。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10题详解】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平的处罚。可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他这样希望,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的能力。

点评:我们首先要知道诗歌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如联想、想象、动静结合、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实写虚写、借景抒情等。对于内容的理解,则要根据诗文大意及景物特征等综合分析。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选择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十三、【2019届山东济宁初三模拟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小题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11.“雨映寒空半有无”中的“映”和“半有无”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12.三、四句运用_______________手法,展现了一輻雨映寒空、山深树幽的江南画卷.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的心情。

【答案】11.雨的透明而又细如丝,若有若无,给人以清冷之感 12.(1).白描 (2).心自安闲极度愉悦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理解能力,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一个“映”字,十分贴切地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如果是春日微雨,它弥漫一片,有如云雾,那是不可能与

天空相“映”的;而初夏烟雨,无边无际,将远处的一切都裹了起来,就更谈不上与天空相“映”了。只有在秋天,这“无点亦无声”的仿佛透明的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半有无”是说空中细雨丝丝,若有若无。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语。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三、四句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它空灵清逸,是以前作者从未欣赏过的美,表现了作者的惬意与愉悦。

十四、【2019届山东青岛九年级3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王 湾 白 居 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为“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为“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水面初平云脚低”意为“春天湖水没有风浪,显得很平静;浮云看上去很低”。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野花竞相开放,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长高,刚刚没过马蹄”。

7.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一词直抒胸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B.《次北固山下》颈联“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新事物孕于旧事物中,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C.《钱塘湖春行》描写了早春的明媚风光,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D.《次北固山下》全诗和谐优美,意境开阔,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博大情怀。

【答案】6.C7.C 【解析】 【6题详解】

C“春天湖水没有风浪,显得很平静”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

湖岸。两句合起来就是: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云气低低地绕在水上。

【7题详解】

C“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对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钱塘湖春行》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十五、【2019届河南百校联盟九年级大联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8.有人评价此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请结合全诗四联的内容简要分析。 19.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8.诗歌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也令人欣慰,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19.用典。颔联用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悼念旧友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解析】 【18题详解】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结合“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分析,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

【19题详解】

要求学生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意思是“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运用了两个典故。闻笛赋,典出晋人向秀《思旧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烂柯人,典出《述异》。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