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桩基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静压桩基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颍河治理项目中市办集中安置区桩基施工方案

② 应按桩的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

③ 当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即用即送”的组织方法进行供桩,减少二次搬运及堆放; ④ 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堆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叠层堆放时,必须在底层桩下设置二道贴地垫木,垫木分别位于距离桩端0.207倍桩长处。

3)复压

对桩顶上浮应做观测记录,要求桩顶上浮不得大于5cm。当发现桩顶上浮超过要求时,应进行复压就位,确保桩的承载力。须在所有桩复压完毕后才能进行静载检测。

3、沉桩施工 1)施工准备

① 压桩前应备有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施工方案及有关资料。

② 熟悉并掌握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内容,特别是持力层标高的起伏和局部硬夹层、软夹层的情况,并根据地质情况及设计要求,该工程桩桩长情况30m左右,具体桩长度以实际压桩为准。

③ 压桩前应作场地勘查工作。要求甲方提供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资料,并在压桩前按有关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④ 压桩范围内的场地应平整,周围保持排水畅通。应对场地局部软弱地段进行处理,使压桩机移动行走范围内的场地地基土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以满足压桩机的接地地耐力并保证桩架的稳定垂直。

⑤ 轴线、标高控制点标志宜牢固地测设地远离施工场地15米以外不受沉桩影响的地方,并在每次测设桩位前依据控制点复核桩位引点和桩位的走位情况作校正。

⑥ 送桩器截面与桩截面形状相一致,并有足够的长度、刚度和强度,表面应有防滑条,端面(与桩顶面的接触面)应平整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线垂直。

⑦ 施工场地要配备汽车吊、气割工具、索具、吊锤、全站仪、水平尺、手锤、撬棍、钢丝刷、破桩器等施工机械。

⑧ 施工供水供电应满足设备要求。 ⑨ 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 沉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① 在桩基施工前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的地段进行试压桩,了解该工程桩的所需终压力值桩长、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及贯入度情况。了解后方可全面施压。

② 单桩根的施工工艺如下:

第13页

颍河治理项目中市办集中安置区桩基施工方案

测量定位 桩机就位 吊桩插桩 桩身对中调整 压桩 进入下一桩位继续沉桩 持荷5秒钟 反复施压三次 压桩终止 退出送桩器 吊送桩器送桩 接桩 送桩 压到设计要求的终压力 3) 压桩注意事项

(1)作业前,工长要向班组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有签认手续。 (2) 各个工序均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班组作业前,要明确分工,统一信号,统一指挥。 (4) 压桩作业区,非生产人员不得靠近。

(5) 起吊桩构件,不得碰撞,吊物下面不得有人穿行。 (6) 桩机移动,场地要平坦、坚实、畅通。

(7) 季节施工按有关规定执行,夜班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8)双班作业要有安全交接班记录。按方案流水段施工,以保证安全生产。

(9)压桩作业人员禁止酗酒,操作时精神要集中,发现异常黋即停机,遇有恶劣气候,按规定停止作业。

(10) 压桩操作时,不得进行维修保养。所有电器设备,非电工人员不得乱动,以防触电,高空作业与地面作业均必须遵守安全规定。

(11)压桩作业停止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桩机应停放在合适的位置。

(12)新工人进场要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人员应经常到现场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解决。

4)压桩前应先对桩的外观进行检查管桩外观质量及尺寸验收标准:

静压管桩外观质量的验收标准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身总计表面积的0.5%;其深度不得大于10mm,且应修补。

第14页

粘皮和麻面 颍河治理项目中市办集中安置区桩基施工方案 合缝漏浆深度小于主筋10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桩身合缝漏浆 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且应修补。 局部磕损 内外表面露筋 表面裂缝 桩端面平整度 断筋、脱头 桩套箍(钢裙 板)凹陷 内表面混 凝土塌落 接头和桩套箍(钢裙板)与桩混凝土结合处 磕损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且应修补。 不允许。 不允许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及四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纹不在此限。 管桩端面混凝土及主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不允许。但当预应力主筋采用钢丝时且其断丝、断丝和滑脱钢丝数量不大于钢丝总数的3%。 凹陷深度不得大于10mm。 不允许。 漏浆 漏浆深度、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且应修补。 空洞和蜂 不允许。 窝 离心成型后废浆液应倒清。 静压管桩的尺寸验收标准 其 他 项 目 长度L 允许偏差值(mm) +0.7%L -0.5%L ≤0.5%d 质检工具及量度方法 采用钢卷尺 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紧靠端板,测其最大间隙 端部倾斜 第15页

颍河治理项目中市办集中安置区桩基施工方案 外 用卡尺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量相互垂直的径 ≤600 +5 -4 两直径,取其平均值 D 壁厚T 正偏差不限-5 +10 -5 L/1000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 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其弯曲处最大距离 用钢直尺紧靠端头板,测其间隙处距离 保护层厚度 桩身变曲度 端 头 板 外 径 内 径 厚 度 平整度 0.2 0 -1 0 -2 正偏差不限负偏差为0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 5)压桩施工 ① 吊点要用一点吊,自桩顶往下2m处,最大弯矩要小于桩的允许弯矩值。

② 桩入孔后双向校正,开始压桩时再次校正,发现偏立即停压,必要时拔出重新调整,以保证桩垂直度(控制0.5%)。

③ 桩进入持力层的要求深度后,立即求贯入度,认真量测。

④ 认真做好原始资料整理工作,桩位编号应随压随编,以免发生差错。每班压桩前后,都要核对桩位、桩数,以防错压和漏压。

⑤ 压桩按施工方案流水段施压,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改。

⑥ 群桩施压后,土涌量要求小于4cm,若超出应报告有关单位研究解决。 ⑦ 桩构件堆放、就位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⑧ 对于已施工的工程桩按时进行桩顶上涌观察,如有上涌现象需对工程桩进行复压工作。 6) 主要施工方法

(1) 压桩机应按终压力要求配足重量,满足最大压桩力的要求(额定重量应大于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的2.5倍,该工程终压力按设计特征值的2.5倍控制,还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地质情况适当调整配重;

(2)压桩机上吊机在进行吊桩、喂桩过程中,严禁人在上面行走和调整;

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