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逍遥管理哲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庄子的逍遥管理哲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许多人看来,庄子似乎庄子是消极怠世。然而,在我看来,庄子是深谙管理之道的大家。庄子的逍遥并非弃世状态,而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我认为,庄子的“逍遥”至少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逍遥乃自然而然、随自在自然。在这种状态中,人是作为有自由意志的生命体存在;第二,追求本真存在。在庄子哲学中,人由于返璞归真而显示出婴儿状态,这可以说是具有自然性的人;第三,内在超越。这点是庄子《逍遥游》的内核,也是庄子哲学鲲鹏意象的真髓。庄子哲学充满了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以雄奇的笔调、诙谐的语句诠释人生的真谛,“从人生存在的事实出发,反省考察人类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克服人生的盲目性与沉沦,揭示人生能够达到的理想境界,是老庄哲学的根本追求。”[3](P3)庄子认为,人“对世界的困惑惊诧与追问理解无不是在自我存在条件下,叩问世界是什么以及人是什么,这些都是意义问题的具体表现。人类是通过理性的或者感性的方式,对自我存在、存在的价值、地位等关系自己生死存亡的终极性问题做出回答。人类任何活动形式的背后总是隐藏着精神性的观念、欲望与追寻的动机,主体自我的存在始终决定着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不存在纯粹客观无意识的行为方式。” [3](P3)关系人类存在的一切现象与事实,都是“以我观物”,即人类以自己的眼光,“以主体自我的存在为中心,认识观察与我们并存的世界,力图解释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内在关系,为自我局限的克服与解放提供合理的方案。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知性的明确指导下进行的行为,是头脑中早已筹措、预谋已久的蓝图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3](P3-4)自我实现就是摆脱一切外在的负担,使所有活动变为自我生命存在的部分的过程,而人生的意义,根本归宿在于实现自我。于庄子而言,就是构造他的“至人”的理想人格,“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庄子看来,即使能够“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还算不上是“至人”,符合庄子“至人”条件的是能够“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一类的人。

庄子的理想人格是“至人”,亦是“真人”。一如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仁者”、求“善”,庄子的道家理想人格是“至人”,讲求一个“真”。我认为庄子“至人”的特点可以用“逍遥”来概括:追求率真随性的本真状态,追求内在超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实现了自我的人才是“真人”。庄子对“真人”的界定和阐释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在《大宗师》里,庄子翔实地阐释了“真人”。“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着也若此。” [6](P105)古时

的真人,不违逆微小,不力求成功,不考虑什么事情。若是这样,错过了时机而不追悔,一帆风顺也不洋洋得意。任何自然环境都不能够限制他的行动自由,使他受伤害。“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6](P105)“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人不踞,筱然而往,筱然而老而已矣。”[6](P106)“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 [6](P106)古时的真人,生养有度,对生命超然,已经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不贪图生,也不会害怕死亡,只是自然而然地生活。

庄子的“至人”不仅仅求真,而且更讲求内在超越。庄子的《逍遥游》开篇就酝酿了一个庞大恢弘的背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6](P1)由鲲而鹏,由北冥而南冥,气势磅礴,意境恢弘。作为庄子“至人”理想人格化身的象征,是有显著的质的飞跃,有着内在超越的博大空间,是自然而然地生长,无拘无束地畅游于天地之间,如一鲲,化而为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鲲不满足于北冥的空间,有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冲动。这种喷薄而出的生命冲动是追寻内心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展现真实自我以及崇尚广袤自由空间的生命脉动。因此,鲲不再满足于只做悠哉于北冥的鱼,而是化而为鸟,搏击九万里的天空。鹏之所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6](P2)是为了“天之苍苍,其正色邪?”[6](P2)是为了“其视下也,亦若是则亦矣?”[6](P2)庄子的“至人”也是“游乎天地之间”,是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御六气之辩”是对周围世界的真切细心的体察,能够熟悉阴、阳、风、雨、晦、明,并懂得为己所用的人,这是一种统观全局的高屋建瓴,是一种对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的宏观把握。

三、 庄子的逍遥管理哲学

从人本的意义上明晰了庄子逍遥管理思想中人的真义,就能够更好地阐释庄子的逍遥管理思想。在庄子的逍遥管理思想中,我认为内在地蕴涵着三方面:有效的情绪管理、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以“逍遥”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三方面缺一不可,环环相扣。

1. 庄子有效的情绪管理

孟子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管理的层面上看,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要能管理好自己,然后才能管理他的员工。

因而,作为管理者自身必须是个顶级的情绪管理大师。庄子在其个人管理上,尤其是在情绪管理上是非常成功的。当孔子在大言“未知生,焉知死”时,庄子却在“鼓盆而歌”,早已超脱了生死。庄子的哲学可谓是浪漫主义笔法,面对嘈杂的人生、烦琐的世事,庄子能够很好地自我调解,“不知周之为胡蝶与?胡蝶为周与?” [6](P49)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蝶化庄周?向往自由自在、逍遥自在的庄子宁愿常醉梦乡不醒:我是一只无忧无虑的蝴蝶,不知世间烦恼为何物。庄子的“蝶化庄周”是人类遁失于世界的浪漫情境。没有了梦,人将驶向何方?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们要制定公司的愿景规划,没有梦想行吗?作为20世纪13位重要影响力大师之一的英国的凯文·汤姆森(Kevin Thomson)在他的力作《情绪资本》中说:“在新世纪,情绪资本将成为每个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一项重要资产”。[7](序言)“由感觉、信念、认知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所构成的‘情绪资本’,鞭策着每个人和每家企业不断进步。情绪资本确实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财富,但若认识不当,情绪资本同样也可能会毁掉整个企业。” [7](序言)

管理者要真正实现有效的情绪管理,他必须首先认识自己,诚如苏格拉底所说“认识你自己”。只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才能够了解自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而许由巧妙地用“名实之辩”婉拒尧的盛情,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7](P11)在许由看来,功名仅仅是“实”的从属,是附属性的东西,难道我是为了求得从属性的东西吗?“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6](P11)许由作为藐姑射之山的四子之一,所渴求的和正在实践的是一种超然脱俗、不理尘事是非恩怨的隐者生活,不想为功名利禄所羁绊,因此,许由对尧说:“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P](P11)对一个只想寄闲情逸致于天地之间,享宁静生活于尘世之外的人来说,给他一个万候国也无法打动。许由是真切了解自己需要的人,因而不会随波逐流。

尧作为一代明君,治国有方,虽识才爱才之心可嘉,但却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看,尧所扮演的正是高层管理者的角色,他不仅需要充分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也需要了解他麾下精英将才的真实需求和价值取向,才能积极引

导麾下有谋之士、有才之人将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组织目标统一起来。许由虽不愿“越俎代庖”,但尧可以请许由做个治国管理咨询顾问或参谋,既不损许由“隐于山”的愿望,又可以实现家国共治之宏图,何乐而不为?当然,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有用人的胆量,不嫉才,敢于任用比自己有才华的人,宽宏大量,甚至能够暂时容忍某些偏才的劣习。这样,才可以避免管理上常见的俄罗斯娃娃现象或者帕金森现象。这样的企业才能够无往而不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长寿。

管理者,“就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8](P5)因此,管理者不仅仅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资本,还要能够很好地引导和管理其麾下员工的情绪资本,从而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在庄子的《逍遥游》里就有鹏以及蜩、学鸠两种类型。鹏在“扶摇而上九万里”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情绪上的障碍,如果他不能很好地自我调试,那就很可能会“九万里而难为”;而蜩与学鸠那种小富即安的心态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会阻碍企业创新意识的成长。因而,对企业员工的情绪资本的有效管理是至为重要的。

2.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者要真正有效地实现对员工的情绪管理,还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者必须懂得识人用人之道。一个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必然会从其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审视“人才”,诚如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建者阿尔弗雷德·P·斯隆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不花4个小时来安排一个人,并且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那么,我们就要在错误发生后花400个小时来消弭错误。”庄子是个懂得万事万物价值的人,而且也深谙用人之道,懂得使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庄子的《逍遥游》里,魏王赠惠子大瓠之种,用它种植出来的葫芦有五石的容量,用来盛水,它的坚硬程度不够而难于承受;将它剖开做成瓢,瓢太大没有什么可以装的。惠子觉得这葫芦大而无用,就将它打碎了。在庄子看来,惠子简直是暴殄天物,庄子指出惠子太不善于使用大东西了,并举了一个宋国人的例子加以说明:宋国有一个善于制造防手冻裂的药的人,他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一个客人以百金买走了药方,用以游说吴王,吴王封他为大将与越人作战,大败越人,并得以“裂地而封之”的待遇。庄子就此以两人的不同际遇,说明这是用途不一样所致。这么大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将它系于腰际浮游于江湖呢?这对于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深有启发呢?人才只有在适合他施展才华的位置才能够有所作为,否则,对个人、对企业都是很大的损失和浪费。好好的一个大葫芦,本可以漂游江湖,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