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公路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G209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交点数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平曲线长占路线总长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平曲线最大半径 平曲线最小半径 直线最大长度 最大纵坡 最短坡长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桥涵设计荷载等级 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个 个 % m m/个 m/个 m %(处) m/处 次 m/处 m/处 % 58 1.68 63.38 2500 7435.694/1 250/1 872.94 5/1 190/1 2.58 3000/1 2300/1 51.24 公路—Ⅰ级 0.05g 2500 250 5 200 3000 2000 公路—Ⅰ级 0.05g 特大桥1/300,其它1/100 特大桥1/300,其它1/100 孔木湾处路基宽度不同的地段通过与包茂高速公路桐木互通的平面交叉变化。

3.4 路线总体设计方案

本项目路线方案的总体设计,在充分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合理利用老路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设计速度80Km/小时标准的中、低限值,来控制土石方、防护工程及拆迁数量。

初步测量准备阶段,根据工可阶段确定的路线走廊带进行现场踏勘,在1:10000地形图上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方案。经现场踏勘,筛选出K线和比较线B进行同等深度比较。

3.5 运行速度检验

运行安全是公路设计与建设需考虑的首要因素。根据《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对本项目全线进行了运行速度计算及安全性评价。

从运行速度计算表中可以看出对于小客车而言,全线的平纵面指标较高,运行速度在大多数路段与设计速度的差值均大于20km/h。因本项目为利用老路改建,平面随老路线形,纵断面在老路面加铺厚度约30cm左右,也无法再做较大的调整。因此,只能是根据运行速度的情况,多设置限速牌,并由交管部门对路段车辆限速80km/h。

3.6 安全设计措施

安全设施是公路必不可少的基本设施,它对发挥公路的效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老路的安全设施设置较为完善,但是有部分标志牌老化、

18

G209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破损,需要更换。路面标线已经全部磨损,需要重新喷涂。

本线路将按照部颁有关规范及《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2009)设置较为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护栏、视线诱导设施、隔离设施、防眩设施及标志标线等。

3.7 公路一般路段与特殊路段横断面方案的设置情况

3.7.1 一般路段横断面

根据湖南省发改委对本项目工可报告的批复意见,起点至孔木湾段21.3km路基宽度32m,孔木湾至终点段路基宽度24.5m。

32m宽路基横断面布置如下:

2.5m(绿化带)+1.5m(排水沟)+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双黄线)+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1.5m(排水沟)+2.5m(绿化带),全宽32m。

24.5m宽路基横断面布置如下:

0.75m(土路肩)+3.7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5m(双黄线)+2×3.75m(行车道)+3.75m(硬路肩)+0.75m(土路肩),全宽24.5m。

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4%。路基设计标高为中线处路面标高。 主线公路用地范围:填方路段排水沟外1m为公路用地范围,挖方路段以坡顶外或坡顶截水沟外1m为公路用地范围。 3.7.2 特殊路段

本路无特殊路段,未设置爬坡车道、紧急避险车道等。 3.7.3 桥梁横断面

桥梁按整体式断面设计,桥梁宽度与路基同宽。

3.8 沿线构造物、交叉、服务设施的设置位置、相互之间的间距及其与公路总体设计的协调情况

全线无大桥、互通式立交、隧道及服务设施。

3.9沿线交叉工程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情况,以及与当地生产、生活需要的适应情况

全线共设平面交叉150处,其中与等级道路、城市道路平面交叉19处,与等外道路平面交叉131处。等外道路主要是当地群众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自行与G209连接的道路,不宜也不能将等外道路合并或挖断。平交设置密度为4.35道/km,只能加强安

19

G209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全设施的设置。

3.10 全线土石方情况,取土、弃土方案

设计中土石方调配尽量远运利用,弃土场地尽量利用荒山﹑空地和劣地,少占耕地和良田,弃土后进行绿化或复耕,在汇水处设置引水沟,弃土堆坡面尽量放缓,坡脚处设置护脚,减少冲刷。

取土场取土后进行绿化或复耕,开挖面采用窗式护面墙防护,在汇水处设置排水沟,避免水土流失。

3.11 占用土地情况及节约用地措施

本路段沿线主要为稻田、旱地作物、林地等农田耕作区。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理念,贯彻交通部“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精神,路线的布设尽量少占良田。本路段推荐方案永久性占地共计2131.3亩,其中占用旧路1241.6亩,新增用地889.7亩。

为减少路基取弃土对土地的占用,尽可能填挖平衡,纵向调运。弃土堆尽可能设置于荒地对难以避免的耕地,取弃土前将耕植土取出临时存放,待施工完毕后利用耕植土复耕。

3.12 下阶段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

1、加宽部分与原路基的搭接,要考虑不均匀沉降影响。

2、路面加铺采用原有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方案,在怀化市属第一次使用,需要再深入研究。

3.13下阶段需要进行试验、研究的项目

下阶段需要进行试验、研究的项目,在与业主协商后,全线统一考虑。

4、路线

4.1 原有公路的平纵指标采用情况

原G209线的设计速度为80km/h,平曲线最小半径250m,最大纵坡5%,最小凸型竖曲线半径3000m。平面设计中C型曲线、凸型曲线及连续的反向曲线运用较多,主要是为了减少工程量,绕避山丘。纵断面设计坡长较段,变坡次数较多,最大纵坡达5%,因收集的竣工图纸不完整,平曲线、竖曲线在全线中所占比例无法得知。

4.2 根据实测的原有公路的坐标、高程拟合的平、纵面线形与原设计的对比情况

除缺乏资料的段落外,根据实测的原有公路的中线坐标拟合的线位与根据原设计的平曲线要素表恢复的线位较为相符,只有K12+500~K13+200竹田中桥段相差较大,实际线

20

G209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位处于设计线位东侧约0.4~0.5m。根据实测的中线高程拟合的竖曲线与原设计的竖曲线相比较,桥梁处及挖方段的高程与原设计高程相差不大,其他路基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沉降。沉降高度约0.1~0.3m。

4.3 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本项目的平面线形设计与纵断面设计,均充分考虑了实际线位的情况。平面设计时,两侧加宽的路段平面线位尽量采用原设计线位,单侧加宽的路段尽量充分利用老路。竖曲线设计中,考虑路面结构改建方案的厚度,综合桥面加铺情况,纵断面高程设计线在原路面高程的基础上加铺约0.3m。

根据路线设计规范及参考湖南省公路改建工程前期工作技术指导意见,本项目的平面线位在尽量利用老路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原线位的C型曲线改为卵形曲线,纵断面坡长、竖曲线设计尽可能地与原地面高程相符。但是也造成了局部路段平纵组合不甚理想的情况。推荐线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见前表。

4.4安全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沿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最基础、最必需的安全防护系统。安全设施设置的目的是“以人为本、以车为本”,强调驾驶人的失误不应以生命为代价,同时安全设施应以周边环境相协调,对于整个交通系统的合理运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用路者提供系统和完善的指示、指路、警告、禁令等信息,保障行使安全、舒适,因而良好的安全设施配置应有标志、标线、视线诱导、隔离栅、防护网、防眩板、护栏、防撞设施等。

本项目老路沿线设有较为完善的标志牌,本次设计对原有标志牌考虑以修缮、利用为主。部分因损坏严重,不满足使用要求的,考虑在原位置更换。

5、路基、路面

5.1沿线地质概况

详见第二章建设条件。

5.2 一般路基设计

5.2.1 路基标准横断面

1)原标准断面 原断面布置形式如下:

路基宽度15.0m,其中行车道宽4×3.5m,路肩宽0.5m×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