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考试历史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考试历史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8-2019学年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有学者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下列的西周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 A. 晋国和秦国 B. 燕国和宋国 C. 鲁国和齐国 D. 鲁国和燕国 【答案】D

【解析】晋国封与成王弟,属亲族;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将他们封在秦,属功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燕国封与周王室召公奭,属同姓亲族,宋封与殷商贵族,属先代帝王后裔,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鲁国封与周公长子,属同姓亲族,齐国封与吕尚属于功臣,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同姓不通婚”,燕鲁同属亲族,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同姓不婚是西周法律关于禁止婚姻成立的要件之一。只要是同出一族,即便是百世之后,也是不允许通婚的。同姓不婚是西周婚姻永久性的禁止条件。

2. “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这一事件最有可能记载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

A. 《汉书?武帝纪》 B. 《春秋?召公》 C. 《战国策?秦》 D. 《史记?秦始皇本纪》 【答案】D

【解析】蒙恬为秦朝名将,《武帝纪》记述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故A项错误;春秋与秦朝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战国与秦朝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使蒙恬渡河”可知,蒙恬为秦朝皇帝所使,《史记?秦始皇本纪》与材料信息相符,故D项正确。

3. 元朝的中央机构不包括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枢密院 D. 宣政院 【答案】B

【解析】元代实行一省制,中央只保留中书省,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元代一省为中书省,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元代枢密院掌管军事,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元代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 读下图,下列诗句与之无关联的是

A. 丝绸茶叶陶瓷萃,商贾僧人行旅偕。 B. 朝野交流穿朔漠,中西融合越重洋。 C. 羌笛魂断阳关路,南海船沉水晶宫。 D. 辟航路欲往东土,至新陆不知何处。 【答案】D

【解析】图中信息为海陆丝绸之路,该项“丝绸茶叶陶瓷”、“商贾僧人”,反映了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品与宗教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项“中西”、“朔漠”、“重洋”,反映了中西方丝绸之路要穿越大漠,远涉重洋,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羌笛魂断”、“南海船沉”,反映了中西方丝绸之路的艰险历程,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项“辟航路”“至新陆”,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发现新大陆的史实,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5. 汉武帝雄才大略,其在位期间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下列史实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A. 农业中一牛挽犁的推广 B. 设五经博士 C. 推广“蔡侯纸” D. 水力鼓风冶铁装置的出现 【答案】B

【解析】东汉时,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故A项错误;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故B项正确;东汉年间蔡伦改进造纸术,故C项错误;水力鼓风冶铁源于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故D项错误。

6. 周山在《中国学术思潮史》中介绍先秦一位思想家,说他“对社会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国家人民之利;他的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根据以上介绍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 荀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答案】D

【解析】荀子主张“礼法并施”,故A项错误;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故B项错误;韩非子属法家代表,主张法、术、势相结合,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墨子主张“兼爱”,无等差的爱,故D项正确。

点睛:“兼爱”是墨子学说的中心,“仁爱”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兼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兼爱不分亲疏厚薄,不分贵贱贫富,不分人我彼此,爱人要远施周边,尊卑长幼之间要互相爱护。而仁爱则不同,它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之上,他人之父与己之父,他人之母与己之母,他人之兄与己之兄都是有差别、有亲疏之分的,爱人涉及到国家、上下、君臣之间的关系。

7. 明清以来,一些文人学者认识到空疏的理学是于事无补之学,转而研求农政、刑名、河工、漕运、币制、战守、舆地等学。下列著作不能体现这一治学风格的是 A. 《四书集注》 B. 《日知录》 C. 《天下郡国利病书》 D. 《海国图志》 【答案】A

【解析】《四书集注》是儒家理学名著,为朱熹的代表作之一,与材料“研求农政、刑名、河工、漕运、币制、战守、舆地等学”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体现了丰富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了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和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8. 古代某一时期朝廷设立“军器监”,机构很大,有11个作坊,其中有火药作、火作、猛火油作等。下列朝代最有可能设置该机构的是 A. 东晋 B. 秦代

C. 汉代 D. 宋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火药作”,属于唐代火药发明后,故A项错误;秦代早于唐火药发明,故B项错误;同理,汉代尚未发明火药,故C项错误;唐代末期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故D项正确。学%

9. “南州千百人中,有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论文章、论经济、率才望勋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该挽联歌颂的近代实业家是 A. 方举赞 B. 陈启源 C. 张謇 D. 荣宗敬 【答案】C

【解析】方举赞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的创办人,但无王谢功名,故A项错误;陈启源为近代企业家,但无王谢功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张謇既有功名,为清末状元;又主张“实业救国”,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作了宝贵贡献,故C项正确;荣宗敬(1873年~1938年),名宗锦,字宗敬,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故D项错误。

10. “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这是孙中山发表于《民报》上的讲话,为此,他要突破欧美之恶果的主张表现在

A. 推翻清王朝统治,实现民族革命 B. 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节制资本,实现社会革命 D. 平均分配土地,实现真正的均富 【答案】C

【解析】推翻清王朝统治,与欧美文明无关,故A项错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属于民权主义,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与贫富分化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反映了欧美国家工业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现象,针对该问题,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故C项正确;孙中山主张耕者有其田,不倡导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均富,故D项错误。

点睛:“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两大经济纲领之一,与“平均地权”并列。其宗旨是借助国家力量遏制私人资本的膨胀和垄断,实现资本国有,以避免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11. 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宝塔擎旗进北京”指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