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

(1)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编织童话的过程

文中“沙滩上的童话”是在孩子们的三组对话中“编织”而成。这些简短却让人身临其境的对话组成了童话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学中抓住“编织”一词,围绕“编织什么”“怎么编织”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体会人物情感,读好人物对话,从中了解孩子们编织童话的过程。

文本中的第一组对话就是童话的起因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想象“魔王”的凶狠和“公主”的危险处境。童话中人物形象美与丑、强与弱的反差可以激发学生锄强扶弱的正义感。以此为基础,指导朗读文中第一个孩子的趣味开头和第二、三个孩子的即兴“补充”的语言,明确童话故事正是有了他们的创意开头和气氛营造,才有了下面的故事。

文本中的第二组对话对应童话的发展经过。教学中采用“遇事商量”的场景进行迁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商量”“反驳”“赞赏”“欢呼”等关键词语作为体验童话发展的突破口;采用动作演示“挖地道”“炸城堡”,人人参与,入情朗读,为童话情节发展推波助澜。

文本中的第三组对话直接呈现了童话的结果。教学中抓住标点符号和特殊句式指导学生读好对话。两个“救出来了!”“在这儿!”反复连用且以感叹号结尾,让孩子们成功解救公主的兴奋之情呼之欲出,使得童话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2)再现童话场景,感受创造的快乐

“勇士救公主”的童话由孩子们自编自演。情节虽不曲折,但孩子们创造的快乐却是最值得享受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童话情境、代入童话角色等方式,再现童话场景,营造感同身受的氛围,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孩子们编织童话的快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

方式一,创设童话情境,感受创造的快乐

开课时与学生畅聊童话,将学生带入奇幻的童话氛围之中。接着借助童话插图、简笔画、童话板书、童话游戏等直观手段,感受童话世界的趣味。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童话情节,充分发挥环节之间过渡语和评价语的牵引渲染功能,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感悟,在童话中演示朗读,乐文中孩子们之所乐。 方式二,角色代入体验,感受创造的快乐

采用角色代入的方式进行动作和角色体验,感受角色的趣味,品赏创造的快乐。在“魔窟救公主”的较量中,孩子们就是“勇士”,商量着、行动着、寻找着,为公主担忧,为胜利欢呼。自主角色体验、组内角色分配、全班角色扮演……人人参与,人人体验,全方位代入。将角色与学生对等,让每个学生都沉浸在角色中,感受角色的生命力,让学生体会创造的快乐。

4.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学习文本表达

文本中孩子们通过想象编织的童话“勇士救公主”就是一个范例,无论是文本表达、想象发挥还是支架建构,都能起到指引学生编织课后关于“大山”和“沙漠”两个场景故事的作用。

其一,调动生活储备,释放故事素材

童话是学生喜爱的,对于经典童话中的代表人物、地点场景、情节梗概大多耳熟能详。生活是学生熟悉的,美与丑、善和恶、商量和合作、赞赏和反驳……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

都是编故事的素材。教学中,引导学生畅聊童话、再现生活场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童话生活积累,为学生编故事提供丰富的素材库。 其二,解读范例文本,构建故事支架

在教学时,充分解读文本范例:聚焦“勇士救公主”故事本身,指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情节是由“魔王困住公主——勇士商量攻打——公主得到解救”三部分组成,使学生明确完整的故事是由“起因——经过——结果”组成的;接着进一步品赏关键词句,如“凶狠”“赞赏”“反驳”“欢呼”等,知道其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渲染强调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明确一个完整的故事所要具备的结构框架和情感表达。

其三,激发学生想象,丰富故事内容

教学中,可以依据文本,引导学生拓展故事情节,抓住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想象。如起因环节,抓住“补充”一词引导想象魔王的心狠手辣和公主的楚楚可怜;经过环节,抓住“商量”引导想象勇士们救人心切、合力营救;结果环节,抓住“欢呼”引导想象公主获救后的画面。这些想象既是对文本的补白,更能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发生在沙漠、大山里的故事,为学生自己尝试编故事提供很好的内容参考。

(2) 明确题目的要求,合作乐编故事 其一,引导读题,明确题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读题,出示课后练习提供的词语:城堡、堡垒;凶狠、凶恶;攻打、进攻;火药、炸药;赞赏、赞美;合力、合作。引导学生发现词语之间的联系,然后读读题目要求和故事开头的场景,明确方向。 其二,借助词语支架展开想象,形成故事构架

教师出示故事的开头提示,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关键词语,用提供的句子作为故事的开头,想象在沙漠和大山里发生了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起因是怎样的、经过和结果又是怎样的,在小组里进行合作编故事,互相补充,共同编织。编故事的过程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集众人想象的过程,是享受编织乐趣的过程。这是对沙滩上的童话的拓展,更是语言表达的运用实践。 其三,展示小组编织的故事,体验创造的乐趣

引导学生借助故事构架进一步展开想象,讲述故事。在小组合作编织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进行讲故事展示,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评议,分享创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