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实验探究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专题八 实验探究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专题八 实验探究题

类型一 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

(2017.23,2017.23,2017.23,2017.8)

1. (2017江西)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正二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 动性顺序可知猜想取打磨后的“锡纸”“锡纸”表面有________(填“Ⅰ”或“Ⅱ”)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深灰色固体析出 成立; 氯化锌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氯化铜 B. 硝酸银 C. 硫酸钠 D. 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 (2017江西样卷二)小惠周末帮妈妈做家务时,发现厨房里有一包无标识的白色粉末,经询问得知可能是食盐、纯碱或小苏打。于是,小惠取一些带回学校实验室与同学一起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食盐;猜想2:可能是纯碱;猜想3:可能是小苏打。

【查阅资料】小苏打的性质:①水溶液呈碱性;②受热易分解;③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NaHCO3+NaOH=== Na2CO3+H2O。

【实验探究】小惠取适量白色粉末,配制成溶液,按下表进行实

验: 步骤 ① 加无色酚酞溶液 取少量溶液,滴加② 稀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产生白色 ③ 澄清石灰水 沉淀 【讨论交流】同学们认为通过上述实验无法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②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实验步骤③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继续探究】小惠用试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管口套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将导管末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给试管加热,观察到石灰水未变浑浊,得出该白色粉末是________。

【实验反思】有同学提出:该白色粉末如果放置了较长时间且未密封保存,也可能是猜想中的另一种物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7江西)央视报道“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假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中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而假干粉灭火器是用面

________ 实验内容 取少量溶液,滴 溶液变红色 是__________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白色粉末肯定不粉作灭火剂。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学校干粉灭火器中的灭火剂是否为报道中的“假干粉”,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一:甲、乙两同学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设计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粉末逐渐溶甲 中,加入一定量的 解 ________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乙 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______ 酸 乙同学设计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小组同学利用该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后,发现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残留。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继续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1.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2. 碳酸氢钠溶解吸收热量;碳酸钠溶解放出热量。 【提出猜想】猜想1:残留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猜想2:残留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该灭火剂不属于报道中的“假干粉”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