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名词解释完整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内科名词解释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为阴性。 50.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

舒张压超过120或130mmHg并伴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成为高血压危象。 5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52.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并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5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由于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板块的状态发生了突然改变,如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可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阻塞的程度急剧加重。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 54.

心肌震荡综合征(Myocardial Concussion Syndrome):缺血

的心肌暂时不能被激动现象。 55.

心肌顿抑(Stunning of Myocardium):冠状动脉暂时闭塞时

间较短,虽然不引起心肌坏死,但造成心功能障碍持续1周以上,包括心肌收缩、高能磷酸键的储备及超微结构不正常。 56.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ostinfarction Syndrome):心肌梗死后

数周至数月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是集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内科学-名词解释

Page 9

57. X综合征(Syndrome X):病人有心绞痛或类似于心绞痛的胸

痛,实验室检查有心肌缺血的证据(如缺血性ST-T改变),而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发现,病因不明,其中一部分患者在运动负荷试验或心房调搏术时心肌乳酸产生增多,提示心肌缺血。另外,微血管灌注障碍,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的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失调,病人痛阈降低,均可导致本病发生。 58.

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由于冠状动脉所

致,几乎完全都在静息状态下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等诱因,常伴随ST段抬高表现。常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猝死。 59.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冠状动脉通常走行于心外膜

下结缔组织中,如果一段冠状动脉行走在心肌内,这束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行走于心肌桥下的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 60.

挤奶现象(Milking Effect):由于心肌桥的存在,导致心肌

桥近端的收缩期前向血流逆转,而损伤该处的血管内膜,所以该处容易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状动脉显示该阶段收缩期血管腔被挤压,舒张期又恢复正常,称为继耐现象。 61.

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心脏瓣膜及其附属

结构由于炎症、缺血性坏死、退行性改变、先天性发育畸形、结缔组织病、粘液瘤样变性及创伤等原因造成的以瓣膜增厚,粘连,纤维化、缩短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单个或多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心脏病。

内科学-名词解释

Page 10

62. Orter综合征:由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引起左房明显扩

张,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和肺动脉扩张压迫左侧喉返神经所致的声音嘶哑。 63.

Graham-Steel杂音:由于二尖瓣狭窄引起的肺动脉相对扩张,

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故可在肺动脉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递减型叹气性杂音。 64.

Musset征:头部随心搏而晃动,脉压增大,见于慢性主动脉

瓣关闭不全。 65.

Traube征:股动脉枪击音,脉压增大,见于慢性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 66.

Mueller征:收缩期悬雍垂搏动,脉压增大,见于慢性主动脉

瓣关闭不全。 67.

Duroziez征:股动脉近段加压时闻及收缩期杂音和远端加压

时闻及舒张期杂音,见于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68. 69.

Quincke征:毛细血管搏动征,见于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ustin-Flint杂音: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末期左室

压力增大,二尖瓣瓣叶抬高,产生二尖瓣相对性狭窄,血液快速前向流过产生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递减型滚筒样杂音。 70.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由于病原

微生物循血性途径引起的心内膜、心瓣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的感染并伴有赘生物的形成。根据病情合病程可分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内科学-名词解释

Page 11

71. Janeway结节: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手掌和足底,偶见手

臂和腿部可呈无痛性小结节状或斑点状出血病变。由化脓性栓塞所致。 72.

Osler结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指(趾)的肉质部位,

偶见于指的较近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小而柔软的皮下结节。 73.

心肌病(Cardiomyopathies):合并有心脏供能障碍的心肌疾

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未分类的心肌病、特异性心肌病。 74.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以左心室或双心

室心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心肌病,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75.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以心肌非对

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限,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 76.

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以一侧或双

侧心室充盈首先和舒张期容量降低为特征,收缩功能和室壁厚度正常或接近正常,间质纤维化的心肌病。 77.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以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形替代为特征,家族性发病颇为常见,为AD遗传,临床表现为右心室进行性扩大、难治性右心衰竭和(或)室性心动过速(多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室速、频发室早等)。 78.

心肌炎(Myocarditis):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物理化学因素引起

Page 12 内科学-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