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贺银成 病理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1,贺银成 病理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发病 见于 成分 肉眼 举例 血液较快的情况下 1心瓣膜,动脉2静脉血栓的头部 PLT+纤维素 灰白色液浪状与瓣膜血管壁紧连 风心,感染性心内膜炎A粥样硬化受损处血栓 血液缓慢的静脉 静脉血栓的体部 PTL+纤维素+RBC 圆柱状,与BV粘连可见灰褐相间条纹 房颤或二狭时左房球形血栓动脉瘤内的血栓 血液缓慢的静脉 静脉血栓的尾部 纤维素+RBC+WBC 红色,光滑湿润有弹性 容易脱落 晚期病人 DIC微循环CAP内 纤维蛋白 不能看见只能镜下观 休克DIC 6,血栓的结局 溶解吸收 机化 钙化 7,栓塞(1) 肺动脉栓塞 体循环栓塞 刚形成不久的新鲜血栓,DIC的微小血栓可溶解吸收 完全机化约2周(7版:2~4)部分栓塞可再通,部分恢复血流 长久的血栓未能充分机化者,可发生钙盐沉着形成静脉石 对机体的影响——可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变形,出血 栓子来源 下肢深静脉(90%) 左心(80%)常见于亚急性心内膜炎左心瓣膜上的赘生物,左房血栓,心梗的附壁血栓 7,栓塞(2) 栓子来源 空气栓塞 静脉破裂后进入空气>100ml致死 减压病 深潜水或沉箱作业迅速浮出水面N2潴留 羊水栓塞 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了肺循环(死亡80%) 脂肪栓塞 严重脂肪组织挫伤或脂肪肝挤压伤时,破裂脂肪细胞的脂滴经小静脉进入了血流 8,梗死 别称 好发于 好发器官 特点 第三章 炎症 1,炎症概述

贫血性梗死 白色梗死 动脉阻塞后 心,肾,脾,脑 侧支循环少 出血性梗死 红色梗死 淤血基础上 肺 肠 双重血供或吻合支丰富 好发部位 头痛肺创伤手术 减压病,沉箱病 已发生DIC 股骨干骨折 好发部位 肺动脉 肾 脾 脑栓塞 定义 局部表现 全身反应 炎症原因 基本病变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为炎症 红 肿 热 痛和功能障碍 多发热和末梢血白细胞数增多(病毒及伤寒感染可下降) 生物因子最常见,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坏死组织,变态反应 变质—实质为水肿,脂肪变性,凋亡,凝固坏死,液化坏死, 间质细胞为黏液变性,纤维素性坏死 渗出—最具特征性的变化 增生—包括实质细胞,间质细胞的增生 2,急性炎症

(1),急性炎症渗出时血流动力学改变

细动脉短暂收缩—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流速度下降—血流下降 血管先缩后扩 WBC主动游出血管外 血管通透性升高,RBC被动漏出血管外 (2)WBC的游出和趋化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WBC边集,黏着,游出,趋化)

① WBC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着是靠粘附分子完成的 ②游出方式—阿米巴运动, WBC,嗜酸性,嗜中性,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各种LC ③ 趋化—最 常见的外源性趋化因子是细菌产物。 (3)炎症介质的作用 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增高 趋化因子 发热 疼痛 组织损伤 (4)炎症的分类 变质性炎 渗出性炎 增生性炎 ① 急性渗出性炎 类型 浆液性炎 F素性炎 特点 特征为浆液渗出 炎症较轻,易于消腿 特征为纤维素蛋白原渗出-纤维素 发生粘膜者-假膜性炎 发生浆膜者-纤维素炎(绒毛心) 好发疾病或部位 粘膜,浆膜,疏松结缔组织,胸膜腔,心包,关节积液 粘膜,浆膜,肺大叶性肺炎,痢疾,绒毛心 乙肝,乙脑 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 慢性炎症 组胺.缓激肽.5-HT.PGE2.PGD2.PGF2.PGI2.NO 组胺.缓激肽. 5-HT.C3a.C5a.LTC4.LTD4.LTE4.PAF.P物质 细菌产物.白三烯B4.C5a.中性粒细胞阳性蛋白.IL8.TNF IL1.IL6.TNF.PG PGE2.缓激肽 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 化脓性炎 出血性炎 特征为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 伴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液态形成 渗出物含大量红细胞——血管损伤重 阑尾,皮肤,皮下,肌肉,内脏,浆膜等处 出血热,钩体,鼠疫 伪(假)膜性炎——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伪膜 ② 化脓性炎 表面化脓和积脓 定义 好发部位 致病菌 病理特点 是发生于黏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 黏膜,浆膜 化脓菌 中性粒细胞向黏膜表面渗出深部浸润不明显 3,增生性炎——多为慢性炎 非特异增生性炎 特异性增生性炎 (肉芽肿) 第四章 肿瘤

1,肿瘤性增生和肺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肿瘤性增生 定义 特性 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 特点 分化 异型性 指导致肿瘤形成的细胞增殖 一般是克隆性的 常表现为肿块,与机体不协调对机体有害 细胞增殖相对无限性 消除致瘤因素后肿瘤仍能生长 非肿瘤性增生 指不一定导致肿瘤形成的细胞异常增殖 一般是多克隆性的 通常为正常的细胞更新,防御或修复反应符合机体的生物学过程 细胞增殖受到控制,有一定限度引起细胞增殖的原因消除后,不再继续增生 炎症灶内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主要由炎性细胞引起组织破坏,常伴明显增生 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边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叫肉芽肿 以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特征的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 结核,麻风,伤寒,风湿,梅毒,血吸虫病,异物,结节病 蜂窝织炎 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皮肤,肌肉,阑尾 溶血性链球菌 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皮下,内脏 金黄色葡萄球菌 迁徒性脓肿多见 脓肿 是局限性化脓性炎 2,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是指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肿瘤的分化程度与其恶性程度负相关 指肿瘤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正常组织的差异性 组织异型性+细胞异型性 异型性是区别肿瘤良,恶性的重要组织学依据 分级 根据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异型性,核分裂象来确定恶性肿瘤级别 Ⅰ级—高分化,分化良好,恶性程度高 Ⅱ级—中度分化,中度恶性 Ⅲ级—低分化,恶性程度高 分期 直接蔓延 淋巴道转移 种植转移 血行转移 Krukenberg瘤 胆管癌 肺癌 胃肠道肿瘤 腹内肿瘤 四肢肿瘤 乳癌,甲癌,前列腺癌 4,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良性肿瘤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特点 转移 机体影响 全身影响 复发 镜下表现 组织结构 慢 外生性(血管瘤例外) 膨胀性生长(主要) 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 不转移 局部压迫和阻塞,继发性改变,分必过多激素 一般无影响 完整切除后不复发 细胞分化和正常细胞相近 与原来正常组织相似 是指恶性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 TNM分期系统 大多数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可为“跳跃式”转移 为肿瘤细胞脱落后再体腔或空腔脏器内的转移 最多见为胃癌(印戎细胞癌)种植到盆腔 【肿瘤常考转移途径】 种植(主要途径),淋巴道,血道 沿胆管上下浸润 至右锁骨上淋巴结 经胸导管至锁骨上LN(魏氏Vircchow) 经门静脉——肝脏 经体循环——肺 经椎旁静脉系统骨转移 恶性肿瘤 快 外生性,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主要) 不包膜,浸润周围组织境界不清 可有转移(恶性肿瘤最主要的特征) 死亡,继发性改变,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副重瘤综合征 对全身影响较大,可引发转移 早期根治不复发,中晚期易复发 形态和正常细胞分化程度不一致 不规则,与正常组织不同 恶性肿瘤 精原细胞瘤,骨髓瘤,无性细胞瘤 黑色素瘤,尤文氏瘤,淋巴瘤 白血病,霍奇金氏病,鲍文病 3,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

5,肿瘤的命名及分类 良性肿瘤 瘤 病 间皮瘤,神经梢瘤 纤维瘤,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