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重点_张建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重点_张建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 3. 4. 5. 6. 7. 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 其他用途的竞争 科学技术的发展

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 交通条件的改善 政府政策与公众舆论

3.自然资源的自然需要与有效需求

自然资源的需求(自然和经济的两种概念) 其具有无穷大的弹性 影响自然资源有效需求的因素有:

1. 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 2. 自然资源的需要 3. 需要者的支付能力

4. 自然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比价 5. 自然资源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比价

第二节 经济决策与自然资源管理

三、外部成本及其内化

1.外部成本与内部成本

内部成本:由某一经济财货所包含并计入市场价格的直接费用。 外部成本:就是生产和使用某种经济财货又没包括在该财货的市场价格中的有害社会后果。

2.外部成本的内化

外部成本的内化:政府强迫生产者把外部成本的全部或大部包括进经济财货的初始价格中。

四、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政策手段

1.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的分寸

零污染或零耗损既不可行也无必要

对于大多素有害物质来说,达到零污染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 允许污染的最适水平

第十一章 自然资源的配置

第一节 自然资源配置基本论题

一、自然资源配置的主体与关注

1.自然资源配置的主题

17

1.效率:消费——无效率

2.优化:指自然资源利用的决策从社会的角度看是否合乎需要 3.可持续性

3.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关注

1.产权、效率与政府干预 2.经济决策的时间尺度

3.可耗竭性、可替代性和不可逆性

第十二章 自然资源价值重建

第一节 自然资源价值论

一、自然资源无价值论批判

1.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根源:

1.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

2.确定价格的市场机制不合理:生产价格定价法(东方) 市场定价法(西方) 3.历史因素

4.“公共财产”问题

2.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危害:

1.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竞争不平等 3.一项重要的国家岁入化为乌有 4.资源物资补偿和价值补偿不足 5.国民财富核算失真

3.重建自然资源价值

1.政府干预途径:外部性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介入(庇佑)

2.市场机制途径:使外部性在产权界定的基础上,重新回到市场中来(科斯)

二、自然资源价值理论构建

1.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

1.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导致无价值论 2.效用论(完善为边际效用论): a.价值由效用决定

b.价值量取决于边际效用量

c.欲望程度(边际效用均等定律) d.价值最终由效用和稀缺性共同决定

e.价值由边际效用最大的那种用途的边际效用决定

第二节 自然资源价值重建法

18

P330表

一、传统市场法及其评价

1.传统市场法

1.生产函数法

2.人力资本法(收入损失法) 3.重置成本法(恢复费用法):将受损自然资源恢复到原有状态所需的费用来衡量源自然资源的价值

三、意愿评估法

1.意愿评估法总体框架:支付意愿与补偿意愿

2.意愿评估法的有效性及偏差分析:支付意愿偏小、补偿 3.对意愿评估法的评价

第四篇 自然资源管理学原理:使用

者的视角

第十三章 自然资源的评价

第一节 矿场资源的评价

1. 地质评价(自然特性评价) 2. 经济评价 3. 环境影响评价:

狭义:评价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不只评价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要评价对经济环境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1. 环境影响的识别:提供清单

2. 环境影响的估算:货币和实物指标定性分级

3. 环境影响的比较:不同开发方案,或同一开发方案的不同技术、不同设计都做环境影

响评价。

第十四章 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

关系

19

第一节 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比例

一、自然报酬递减规律

2.报酬递减原理:

土地报酬递减律: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当一个可变要素同不变要素相配合时,如果可变要素的投入连续增加,则总产量的变化先是递增,然后转为递减。

报酬递减律:反将某一变动生产要素连续投入附加到另一有限的固定要素上时,逐渐会达到一点,在此后的每一单位投入的附加产出(或边际产出)将减少并且最终成为一个负数。

三、自然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比例性

1.比例性概念对自然资源的意义

成功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确定各种生产要素之比例的技巧

3.适应动态条件

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在生产经营时都必须不断修订预测并调整计划,把已经施行的投入看做固定要素。

经营者接近生产过程结束时把过去的投入看做固定要素的必要性,必然使可供选择的范围更窄。

5.均等边际原则

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经营者并非总是把生产推进到使MFC=MVP的点上,而是要应用均等边际原则。

均等边际原则:当我们利用有限资源时,应将它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在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这样才能使各种用途的总报酬最高。

第二节 比例性原理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几

个关键问题

一、规模经济

1.规模经济的概念:

从长期来看,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也应看做是变动要素。 当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变动投入时,也就是整个生产规模变动时,所发生的收益变动称为规模经济。

内在经济:指一个生产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内在不经济反之

外在经济: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企业得到的好处。外在不经济反之

2.规模收益的变动:规模收益递增、递减、不变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