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麦秸打包机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天津理工大学麦秸打包机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5,则电动机转速可选范围为

nd=i带 ×i齿2×nw =(2~4)( 3~5)2 ×nw =(18 ~100 )×nw =(18~100)×90 =1620~9000 r/min

符合这一转速范围的同步转速只有3000r/min 2级,查表选Y100L-2。 Y100L-2电动机资料如下:

额定功率:3 kw

满载转速:n满=2880 r/min 同步转速:3000 r/min

3.3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分配

1.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i总= n满/ nW =2880/90= 32

2. 分配各级传动比

为避免大带轮直径过大,取i12=2.8;

则减速器的总传动比为 i减=i总/2.8=32/2.8=11.4

对于两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按两个大齿轮具有相近的浸油深度分配传动比,取 ig=1.3id

i减= ig×id = 1.3i2d =11.4 id =2.96

ig=1.3id=1.3×2.96=3.848

注:ig -高速级齿轮传动比; id –低速级齿轮传动比;

3.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计算各轴的转速: 电机轴:n电= 2880 r/min

Ⅰ轴 nⅠ= n电/i带=2880/2.8=1028.57 r/min

- 32 -

Ⅱ轴 nⅡ= nⅠ/ ig=1028.57/3.848=267.15r/min Ⅲ轴 nⅢ=nⅡ/ id =267.15/2.96=90.25 r/min 计算各轴的输入和输出功率:

Ⅰ轴: 输入功率 PⅠ= Pdη带=2.30 ×0.96=2.208 kw 输出功率 PⅠ= 2.208η轴承=1.805×0.99=2.186 kw Ⅱ轴: 输入功率 PⅡ=2.186×η齿轮=2.186×0.97=2.120 kw 输出功率 PⅡ= 2.120×η轴承=2.120×0.99=2.099 kw Ⅲ轴 输入功率 PⅢ=2.099×η齿轮=2.099×0.97=2.036 kw 输出功率 PⅢ= 2.036 ×η轴承=2.036 ×0.99= 2.016 kw 计算各轴的输入和输出转矩:

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Td=9.55×106×Pd /n电=9.55×106×2.30/2880

=7.6×103 N·mm

Ⅰ轴: 输入转矩 TⅠ=9.55×106×PⅠ / nⅠ=9.55×106×2.208/1028.57

= 20.5×103N·mm

输出转矩 TⅠ=9.55×106×PⅠ / nⅠ=9.55×106×2.186/1028.57

= 20.3 ×103N·mm

Ⅱ轴: 输入转矩 TⅡ=9.55×106×PⅡ / nⅡ=9.55×106×2.120/267.15

= 75.8×103N·mm

输出转矩 TⅡ=9.55×106×PⅡ / nⅡ=9.55×106×2.099/267.15

=75.0×103 N·mm

Ⅲ轴 输入转矩 TⅢ=9.55×106×PⅢ / nⅢ=9.55×106×2.036/90.25

=215.4 ×103N·mm

输出转矩 TⅢ=9.55×106×PⅢ / nⅢ=9.55×106×2.016/90.25

=213.3×103 N·mm

- 33 -

将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并列于下表:

轴名 电机轴 Ⅰ轴 功率p/kw 输入 输出 转矩T ( N2mm) 输入 输出 转速n/r2min -1传动比i 效率η 2.208 2.120 2.036 2.30 2.186 2.099 2.016 20.5×103 75.8×103 215.4×103 7.6×103 20.3×103 75.0×103 213.3×103 2880 1028.57 2.8 4.72 0.95 0.96 0.96 Ⅱ轴 267.15 3.63 90.25 Ⅲ轴

四、设计小结

这次课程设计,我拿到的题目是麦秸打包机。其实麦秸打包机的两种运动就是运用机械原理课上所学过的各种机构来实现的。

针对这次的设计任务所出的题目定制计划,我首先上网收集资料,通过资料启发灵感并设计方案,并通过筛选和优化确定最终方案和最终方案的参数。然后为最终方案的运动分析设计程序,并进行程序的开发和方案的运动分析,接下来对方案进行实体造型仿真,将仿真结果以动画形式输出,最后整理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完成设计任务。

在这次设计任务中,我确实遇到了许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过通过书籍,互联网和老师的帮助,所有问题得以解决,最终保证了这次设计任务顺利进行。

在机械原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是比较理论化的,通过这些理论我了解了一些机构的运动方案与运动轨迹,至于这些构件、这些机构真正要派些什么用场,在我脑中的概念还是挺模糊的,但是在这次为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当中,我开始对传授机械原理这门课的真正意义所在有了初步了解。换句话说,因这次课程设计我把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了起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这次设计任务,我知道其实要做一项课程设计并不简单,要把它做好就

- 34 -

更不易了,从中我也感到自己的知识面其实是很狭隘的。在理论知识的贯穿上和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也亟待提高,可以说这次的设计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之处。但也因此而小小地锻炼了一下自己,为大四的毕业设计做了一个准备。

在为课程设计写说明书时,为了让说明书内容更充实,使自己的书面语言更趋向于专业化,我们组到图书馆去借了相关的书籍来翻阅。在查找数据、阅读数据的同时,我还知道了更多以前课本上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例如,对槽轮机构,凸轮机构的解析法等等。

几周机械原理设计的学习及研究,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知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践学习的重要性,那就是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掌握牢固,并学以致用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总之,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扩展思路,在以后的学习中珍惜类似机会,争取一次比一次进步!

五、参考文献

[1] 申永胜.《机械原理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邱宣怀.《机械原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 孙开元,《常见机构设计及应用图例(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4] 年四甜.《按最佳传动角设计偏置曲柄滑块机构》.2008年 [5] 刘扬,贺兵.《曲柄摇杆机构图解法设计的精度分析》.2008年 [6] 娄建国.《曲柄机构的最佳传动角设计》.2003年

[7] 机车车辆编辑室.《精巧机构设计实例》.中国铁道出版社.1985年 [8] 刘平.《按传动角要求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新方法》.2001年 [9] 张静.《按最小传动角要求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解析方法》.2008年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