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二)理科综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二)理科综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水平方向:FcosFf一Ff=ma1 ②(1分)

又Ff=μFN ③(1分) 将①②③联立代入数据解得F=320N (1分) (2)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由运动学公式得vB2=2a1x1 ④(1分)

木箱在斜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且到斜面顶端的速度为零时,推力最小,设此时木箱的加速度为a2,由运

动学公式得 -vB2=-2a2x2 ⑤(1分)

木箱在斜面上运动时,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沿斜面方向:mgsin+Ff' - F'cos=ma2 ⑥(2分)

垂直斜面方向上:FN'=mgcos +F'sin ⑦(2分) 又Ff'=μFN' ⑧(1分) 联立④⑤⑥⑦⑧式代人数据解得F'=160 N (1分) 即在斜面上至少施加160 N的推力,才能使木箱滑到车厢上。

25.答案:(1) ( 2)

,方向沿斜面向下

解析:(l)设杆向上运动的速度为w,因杆的运动,两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面积减少,从而磁通量也减少。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E=B

v ①(2分)

回路中的电流I= ②(1分)

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两金属杆都要受到安培力作用,作用于杆MN的安培力为F安1=BL1I,方向沿斜

第21页

面向上 ③(1分)

作用于杆PQ的安培力F安2=BL2I,方向沿斜面向下 ④(1分) 当杆匀速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1gsin一m2 gsin +F安1 - F安2 =0 ⑤(2分) 解以上各式,得I =

⑥(2分)

v= ⑦(2分)

作用于两杆的重力的功率的大小P=(m1+m2)gv sin ⑧(2分) 由⑦⑧式,可得

P= (m1 +m2 )gsin =(2分)

(2)剪断轻线瞬间,PQ杆受力如下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2gsin+F安2=m2a ⑨(2分) 由④⑥⑨三式得

a= gsin+

(2分)

方向沿斜面向下。 (1分)

26.答案:(l)2NH4CI+Ca(OH)2CaCl2+2NH3↑+2H2O(1分)

(2)黑色粉末变红(1分) 无水硫酸铜(1分) 白色粉末溶解显蓝色(1分)

2NH 3+ 3CuO 3Cu +N2+3H2O (2分) 0. 6NA (2分)

第22页

(3)只吸收NH3(1分) ①a→d→e→b(1分) ②偏小(2分)

③CaCl2·6NH3·2H2O(2分)

解析:(l)实验室制备氨气的装置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的固一固加热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 Ca( OH)2CaCl2+2NH3+2H20。

(2)C装嚣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D中有无色液体生成说明生成水,即证明氨气与氧化铜反应;水的

检验可用无水硫酸铜,方法是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现象为白色粉末溶解显

蓝色;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3CuO3Cu+N2+3H2O标准状况

下.2.24 L的氮气的物质的量是0.1 mol,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l mol氦气转移6 mol电子,所

以生成0.1 mol氮气,转移电子0.6 mol,即0.6NA。

(3)根据假设3和假设1知,假设2是氯化钙只吸收氨气。

①先用碱石灰吸收水蒸气,然后,用盐酸吸收氨气,仪器排序为F、H、G。

②n(NH3)+n(NaOH)=n(HCl),如果碱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内附着蒸馏水会

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大,结果测定NH3的物质的量偏小。

③H装置净增质量等于氯化钙样品释放出水蒸气的质量。 n(H2O)=

,n(CaCl2)=(24.9g-3.6g-0.6mol×17g·mol)÷111g·mol=0.1mol所以

-1

-1

n(CaCl2):n(NH3):n(H2O) =0.1 mol:0.6 mol:0.2 mol=1:6:2。该样品的化学式为CaCl2·6NH3·2H2O。

27.答案:(1)+2价(1分)

(2)CuFeS2 +3Fe3++Cl- =4Fe2 ++ CuCl↓+2S↓(2分) CuFeS2、FeCL3(2分)

(3) Cl- +CuCI =[CuCl2]- (2分) (4)Ⅱ、Ⅳ(1分)

(5)CuCl2、NaCI(2分)

(6) 4CuFeS2+ 4H++ 17O2=4Cu2++ 4Fe3++ 8

+ 2H2O(2分)

(7)11.2 g(2分)

解析:(l) CuFeS2中,S显-2价,Cu显+2价,故Fe的化合价只能是+2价。

(2)由框图信息可知,反应I的反应物为CuFeS2、FeCl3,生成物有CuCl和S,以及通过反应Ⅱ推知反

应产物中有FeCl2,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FeS2+ 3Fe3++CI-=4Fe2+ +CuCI↓ +2S↓;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是氯化铁中的铁元素和CuFeS2中的铜元素,故氧化剂是CuFeS2和FeCl3。

(3)结合信息提示可写出离子方程式为CI- + CuCL=[CuCl2] -。

(4)反应Ⅱ是FeCl2和Na2 CO3生成FeCO3和NaCI的反应,故为复分解反应,即非氧化还原反应;由(3)

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Ⅳ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5)由信息“Na[Cu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及生成物中有单质Cu可知,Cu+化合价既有降低,

又有升高,故生成物中有CuCl2,另外一种生成物为NaCl。

(6)根据“酸性、有氧条件”,说明反应物有CuFeS2、H+、O2,产物为Fe2( SO4)3和CuSO4,结合电荷

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

(7)加入铁粉涉及反应方程式有Fe+2HCI =FeCl2+H2↑,Fe+2FeCl3=3FeCl2。由产生气体2.24 L可知,与

盐酸反应的m(Fe)=5.6 g,与Fe反应的n(HCl) =0.2 mol,则铁红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第23页

n(FeCl3)=,则与FeCl3反应的铁粉质量为5.6 g,故共消耗铁粉质量为11.2g。

28.答案:(1) 3H2( g)+ 3CO( g)?CH3 OCH3( g)+ CO2( g) ΔH=-245.6 kJ·moL-1(2分)

(2)1 070(2分) (3)C(2分) (4)2. 04(2分)

(5)①正(1分) O2+4H++4e-=2H2O(2分) ②(CH3)2O+3H2O- 12e- =2CO2+12H+(2分) ③减小(2分)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由2×①+②+③,可得:3H2(g)+3CO(g)?CH3OCH3 (g)+CO2(g) △H=[2×(-90.0)+(-24.5)+ (-41. 1)] Kj·mol-l=-245.6 kJ·mol- 1.

反应①中断裂2 mol H-H键、1 mol C≡O键,形成3 mol C-H键、1 mol C-O键、1 molO-H键,该反应为

放热反应,则3×414 kJ·mol-1+326 kJ·mol-1+ 464 kJ·moL-1 –【2×436 kJ·mol-1+E(C≡O)】=90.0 Kj·mol-1,解得E(C≡O)=1 070 kJ·mol-1。

(3)该反应中物质全为气体,气体密度始终不变,因此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项错误;co、

C07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不能说明二者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项错误;

H2O、C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1.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项正确: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时,改变其他条件.即使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仍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项错误。

(4)根据提供数据,可知达平衡时c(CO) =0.2 mol·L-1,c(H2)=1.4 mol·L-1,C(CH3OH)=0.8 mol·L-1,则

K=

(5)①c处通入的气体是氧气,电极Y为正极,根据d处生成物知,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H++4e=2H2O

②b处通入的物质是二甲醚,X电极反应式力(CH3 )2O+ 3H2O-12e=2CO2+12H+; ③电池在放电过程中,X电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

29.答案:(l)光(1分)运输(1分)12(1分)

(2)叶绿素合成速度变慢或停止(或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答出一项即可)(2分)

NADPH和ATP(1分)

(3)减小(1分)减小(1分)

(4)增大(1分) 8~12天(1分)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有关内容。(l)细胞中的自由水既能直接参与代谢反应,又是代谢反应的介质。由图

可看出,第12天时细胞含水量开始上升,所以从第12天开始复水.植物的生理状态逐渐恢复。

(2)叶片的绿色主要是叶绿素的颜色,叶片发黄说明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

(3)在干旱胁迫初期,植物通过自身调节使得叶面气孔开放程度下降,蒸腾作用减弱,同时也导致了CO2的吸收减少,浓度下降。CO2的吸收减少使得CO2的固定速率下降,C3含量下降.C5含量上升,C3 /C5比值减小。

(4)由图可看出8~12天期间电导率迅速上升,第1 2天时细胞含水量最少.电导率达到最大值。

30.答案:(l)小于(1分)适应(1分)

(2)自然选择(1分)共同进化(1分> (3)①基因(遗传)(1分)②生殖隔离(2分) 变异的积累可导致新物种的产生(1分)

③3n(1分)2n(1分)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