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包括园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备课

单元 第四单元 本单元有三首古诗、三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园地。本组课文以“深深的怀念”单元 解读 为话题,展开学习。在教学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而积累语言。本单元以“练”为主,“训”“练”结合的口语交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教 学 目 标 1.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写作手法,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2.深入体会深深的怀念的思想感情。 突破措施 1. 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2.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课时划分 10古诗三首 2课时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2课时 12为人民服务 2课时 13金色的鱼钩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四 2课时 园地四 2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教 学 目 标 10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和竹子的特点。 课程整合 与主题丛书第五本整合。 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和竹子的特点。 2课时 教学准备 主备内容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第一首) 一、揭题 (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马诗 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认识生字:络,学会正确读写。 2.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3.读出节奏。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 4.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 5.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四、小结: 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教 学 设 计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第二课时(第二首、第三首) 一、导入新课 二次备课 教 学 设 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有谁能来背诵一下。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两首《石灰吟》《竹石》。 二、思考质疑,解读课题。 1.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2.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初读词作,初步感悟 (一)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悟。 1.自己放声读一读,读通,读顺。 2.指名朗读,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两首诗的节奏。 (二)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三)合作探究,反馈交流。 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和竹子的特点。 作 业 背诵三首古诗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教 学 目 标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学会12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课程 整合 与主题丛书第五本整合。 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2课时 教学准备 主备内容 第一课时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一、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6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这 篇文章是谁回忆谁呢?回忆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教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1.请你默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学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 并出示让学生认读。 设 4.(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课件出示) 5.易读错字音的纠正,领着学生多读几遍。 易写错字的指导。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 计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小组讨论交流初读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