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药物分析习题集(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2年药物分析习题集(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1.肾上腺素中酮体的检查,所用的方法为( E )

(A)TLC法 (B)GC法 (C)HPLC法 (D)IR法 (E)以上都不对 22.根据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特点,不可采用的定量分析法是( A )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亚硝酸钠滴定法 (C)分光光度法 (D)比色法 (E)以上均不对 23.不能采用非水滴定法的药物是( C )

(A)盐酸丁卡因 (B)盐酸利多卡因 (C)对乙酰氨基酚 (D)生物碱 (E)以上均不对 24.不属于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是( E )

(A)盐酸普鲁卡因 (B)对氨基苯甲酸酯 (C)盐酸普鲁卡因胺 (D)苯佐卡因 (E)盐酸利多卡因 25.重氮化反应的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测定中的主要条件有以下几种,其中不正确的条件是( E )

(A)加入适当的溴化钾加快反应速度 (B)加过量的盐酸加速反应 (C)室温(10~30℃)条件下滴定 (D)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滴定 (E)滴定管尖端不插入液面下滴定

26.某原料药的化学结构式为H2N-COOCH2CH2N(C2H5)·HCl可采用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不正

确的方法是( E )

(A)亚硝酸钠法 (B)非水碱量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HPLC法 (E)氧化-还原法 27.可用于指示亚硝酸钠滴定的指示剂为( D )

(A)酚酞 (B)甲基橙 (C)溴甲酚绿 (D)淀粉-KI 28.下列哪个药物不具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A )

(A)盐酸丁卡因 (B)对乙酰氨基酚 (C)盐酸普鲁卡因 (D)对氨基水杨酸钠 29. 中国药典采用( B )法指示重氮反应的终点。

(A)电位法 (B)永停法 (C)内指示剂法 (D)外指示剂法 30. 下列哪些基团不能发生重氮化反应( B )

(A)芳伯氨基 (B)芳烃胺基 (C)芳酰氨基 (D)取代硝基苯 31. 提取容量法测定有机胺类药物采用碱化试剂( A )

(A)氨水 (B)NaOH (C)Na2CO3 (D)NaHCO3

二、填空题

1. 芳胺类药物根据基本结构不同,可分为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和 酰胺类 。

2.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因分子结构中有 芳伯氨基 结构,能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有

酯键(或酰胺键) 结构,易发生水解。

3. 利多卡因在酰氨基邻位存在两个甲基,由于 空间位阻 影响,较 难 水解,故其盐的水溶

液比较 稳定 。

4. 对乙酰氨基酚含有 酚羟 基,与三氯化铁发生呈色反应,可与利多卡因和醋氨苯砜区别。 5. 分子结构中含 芳伯氨 或 潜在芳伯氨 基的药物,均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盐酸丁

卡因分子结构中不具有 芳伯氨 基,无此反应,但其分子结构中的 芳香仲胺 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 N-亚硝基化合物 的乳白色沉淀,可与具有 芳伯氨 基的同类药物区别。

6. 盐酸普鲁卡因具有 酯 的结构,遇氢氧化钠试液即析出白色沉淀,加热变为油状物 普鲁卡因 ,

继续加热则水解,产生挥发性 二乙氨基乙醇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同时生

成可溶于水的 对氨基苯甲酸钠 ,放冷,加盐酸酸化,即生成 对氨基苯甲酸 的白色沉淀。 7.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溴化钾的作用是 加快反应速率 ;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① 加快反应速率 、② 亚硝基的酸性溶液中稳定 、③ 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 ,但酸度不能过大,一般加入盐酸的量按芳胺类药物与酸的摩尔比约为 2.5~6 。

8. 重氮化反应为 分子反应 ,反应速度较慢,所以滴定不宜过快。为了避免滴定过程中亚硝酸

挥发和分解,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 插入液面下 ,一次将大部分亚硝酸钠滴定液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使其尽快反应。然后将滴定管尖端 提出液面 ,用少量水淋洗尖端,再缓缓滴定。尤其是在近终点时,因尚未反应的芳伯氨基药物的浓度极稀,须在最后一滴加入后,搅拌 1~5 分钟,再确定终点是否真正到达。

9. 亚硝酸钠滴定法应用外指示剂时,其灵敏度与反应的体积 有 (有,无)关系。

10.苯乙胺类药物结构中多含有 邻苯二酚 的结构,显 酚羟 基性质,可与重金属离子络合

呈色,露置空气中或遇光易 氧化 ,色渐变深,在 碱性 性溶液中更易变色。 11.肾上腺素中肾上腺酮的检查是采用 紫外分光光度 法。 12.肾上腺素中的特殊杂质是 肾上腺酮 。

1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易水解产生 对氨基苯甲酸 。

三、鉴别题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药物 1.盐酸普鲁卡因 2.盐酸丁卡因 3.对乙酰氨基酚 4.肾上腺素

解: 1.盐酸普鲁卡因具芳伯氨基,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产生橙黄至猩红色沉淀。

2.盐酸丁卡因具有仲胺结构,可与亚硝酸反应,生成乳白色沉淀。 3.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呈蓝紫色。

4.肾上腺素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呈翠绿色,再加氨水即变紫色最后变成紫红色。

四、是非题

(×)1.重氮化反应速度的快慢与芳伯氨基的碱性强弱有关。碱性强反应速度就快。 (√)2.重氮化反应速度的快慢与芳伯氨基的碱性强弱有关。碱性弱反应速度就快。 (×)4.重氮化反应中加入KBr的目的是增加样品的溶解度。 (√)5.重氮化法中加入KBr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度。

(×)3.对于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的药物对其进行鉴别时可采用不加偶合试剂直接进行重氯化反应。

五、配伍题

(A)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白色难溶性二银盐的反应 (B)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标准酸滴定 (C)在酸性条件下用KBrO3滴定 (D)在适宜的条件下与FeCl3直接反应呈紫色铁的配合物 (E)在HCI酸性条件下生成重氮盐

1.测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反应 ( E ) 2.测定巴比妥类的反应 ( A )

六、简答题

1. 在亚硝酸钠滴定法中,一般向供试品溶液中加入适量溴化钾。加入KBr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

其原理?

答: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加快。

因为溴化钾与HCl作用产生溴化氢。溴化氢与亚硝酸作用生成NOBr。

若供试液中仅有HCl,则生成NOCl由于生成NOBr的平衡常数比生成NOCl的平衡常数大 300位。所以加速了重氮化反应的进行。

2. 胺类药物包括哪几类?并举出几个典型药物?

答:胺类药物包括芳胺类药物、苯乙胺类、氨基醚类衍生物类药物。典型药物有:

芳胺类药物:盐酸普鲁卡因、对乙酰氨基酚 苯乙胺类:肾上腺素

氨基醚类衍生物类药物:盐酸苯海拉明

3. 区别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反应是什么反应?

答:是与重金属离子的反应。

具有芳酰胺基的盐酸利多卡因在碳酸钠试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紫色的配合物。而盐 酸普鲁卡因在相同条件下不发生此反应。

4. 对乙酰氨基酚的特殊杂质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鉴别?

答:(1)特殊杂质是对氨基酚。

(2)利用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亚硝酸铁氢化钠生成兰色配位化合物,而对乙酰氨基酚

无此反应的特点与对照品比较,进行限量检查。

5.试述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原理,测定的主要条件及指示终点的方法?

答:(1)原理:芳伯氨基药物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重氮盐,用永停或外指示剂法

指示终点。

(2)测定的主要条件

加入适量的KBr加速反应速度 加入过量的HCl加速反应 室温(10~30℃)条件下滴定 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滴定 (3)指示终点的方法

有电位法、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法和内指示剂法。 药典中多采用永停滴定法或外指示剂法指示终点。

七、计算题

1. 精密量取呋喃苯胺酸注射液(标示量20mg/2ml)2 ml置100 ml容量瓶中,用0.1mol/lNaOH稀释

至刻度,摇匀取出5.0 ml置另一容量瓶中,用0.1mol/lNaOH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71nm测A=0.586。已知E1cm=594 L=1cm,计算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解:(1)计算公式

(2)计算过程

1%八、问答题

1. 为什么利多卡因盐的水溶液比较稳定,不易水解?

答:酰氨基邻位存在两个甲基,由于空间位阻影响,较难水解。 2. 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而对乙酰氨基无

此反应。

3.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为什么会变黄?

答:酯键易水解产生对氨基苯甲酸虽时间延长或高温加热,可进一步脱羧转化为苯胺,苯胺

可被氧化为有色物,使溶液变黄。

4. 亚硝酸钠滴定法常采用的指示终点的方法有哪些?中国药典采用的是哪种?

答:亚硝酸钠滴定法常采用的指示终点的方法有:

电位法、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法和内指示剂法。

中国药典采用的是永停滴定法。 5. 苯乙胺类药物中酮体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答:UV吸收不同。酮体在310nm由最大吸收而苯乙胺无此吸收。

第八章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一、选择题

1. 用于吡啶类药物鉴别的开环反应有:( BE )

(A)茚三酮反应 (B)戊烯二醛反应 (C)坂口反应 (D)硫色素反应 (E)二硝基氯苯反应 2. 下列药物中,哪一个药物加氨制硝酸银能产生银镜反应( C )

(A)地西泮 (B)阿司匹林 (C)异烟肼 (D)苯佐卡因 (E)苯巴比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