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3第1-3知识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化学选修3第1-3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3、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 教学重点:

1、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教学难点: 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过程:

(历史)一、开天辟地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氢、氦、锂,至今氢仍为88.6%,与氦共占99.7%。 原子概念核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古代原子论

物体由原子构成,原子不能再分割;原子之间是虚空(真空);原子是实体,内部无空虚;原子均一,无内部结构;原子是不同的。 2、道尔顿原子论

1805年,每种元素有一种原子;同种原子质量相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不会转变成另一种原子;化学反应只是改变原子的结合方式。(道尔顿症,色盲) 3、汤姆生原子模型

1904年,认为原子史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4、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在a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星系式”原子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几乎是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核外沿不同轨道运动。 5、玻尔原子模型

电子在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6、量子力学模型

(概念)二、能层与能级(楼梯与台阶) (填表)完成下列图表 原子序数 名称 符号 K(一) L(二) M(三) N(四) 1 氢 H 1

2 氦 He 2 3 锂 Li 2 1 4 铍 Be 2 2 5 硼 B 2 3 6 碳 C 2 4 7 氮 N 2 5

8 氧 O 2 6 9 氟 F 2 7 10 氖 Ne 2 8 1 11 钠 Na 2 8 2 12 镁 Mg 2 8 3 13 铝 Al 2 8 4 14 硅

Si 2 8 5 15 磷 P 2 8 6 16 硫 S 2 8 7 17 氯 Cl 2 8 8 18 氩 Ar 2 8 8 19 钾 K 2 8 8 1 20 钙 C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