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指导命题:

(1)可以用“那一刻,我长大了”做为习作的题目。 (2)可以根据选取的材料进行命题。

(3)可以根据自己最深的感受对习作进行命题。

(4)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做为习作的题目。 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出示课件10] 那一刻,我长大了

人生中总会有一些难忘的事情,我也不例外。而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一次不愉快的回忆。 那一次,我独自走在放学的路上,看见道路的一旁有一棵梨树。上面那黄嫩嫩、水灵灵的梨儿,使我不禁心中一阵欢喜。我记得这梨树好像是小卖部的主人老王伯伯种的。“没关系,反正树上这么多梨呢!”我心里想着,手不知不觉的伸了上去,摘下了两个硕大的梨子、我小心地把梨装进书包里,满心欢喜,像一只小鸟似的飞回了家。

爸爸打开门,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包鼓起的那一大块儿。“那是什么?”爸爸把声音压的很低。“梨!”我欢快地告诉爸爸。“哪儿来的?”“在老王伯伯的那棵梨树上摘的。”我满不在乎地回答。“你为什么偷别人的东西?”爸爸的眼神像箭一般,让我不敢看一下。我马上感觉到形势不妙,老老实实站到了爸爸面前,恨不能把头低到胸脯上,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谁知,爸爸心平气和地说:“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一个好习惯,现在的小偷就是小时候像你一样,爱偷别人的小玩意儿,现在是两个梨,将来就可能是一筐梨,甚至是更贵重的东西!快给人家还回去!”爸爸的声音虽不高,每一个字却像一条鞭子,抽打着我的心。“爸爸……”“快去!”爸爸用两个字拒绝了我的请求。我的话还未说出口,就被这两个字顶了回去。

我手中拿着这两个梨,它们仿佛有千斤的重量,压着我的心。我实在没有勇气面对小卖部的老王伯伯。我走到梨树边,四处张望没有一个人,才放心地把梨子放在了树下的草地上。风吹着梨树的叶子沙沙地响,那千斤的重量也随风而去,我心里轻松多了,几乎是一路唱着歌回到了家。 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好像长大了不少,觉得自己突然成熟了许多。我永远不会忘记爸爸对我的教诲,每次想起我都会提醒自己:“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做光明正大的事,我长大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1.我当小评委:学生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小组交流,汇报发言。)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把握技法。

(1)开头用简洁的语言直接引出主题,干脆利落。

(2)习作选取了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写清了事情的经过。 (3)习作通过细致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记录了当时的这是感受:

(4)总评:本文作者能选取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来叙述,写清了事情的经过,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了当时的真实感受。

五、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1.明确习作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格式要正确。 六、全班交际,师生评议。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并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代表作。

3.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4.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24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5.小组交流。

(1)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起分享当时的快乐心情。 (2)互相评价:从哪里感受到了当时的快乐心情,哪些地方没听明白。 七、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号。 2.小组内交流再次修改后的文章。 3.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八、教师小结,鼓励积累。 今天,老师非常高兴,因为从短短的一节课,我看到了每个同学都在长大!因为你们会倾听、肯思考、勤举手、常发言。这不正是长大的表现吗?老师衷心地祝贺你们,你们——长大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欢乐,有过烦恼,学会了本领,拥有了愿望。老师祝愿你们能学会更多的本领,用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让我们自豪地喊一声:“那一刻,我长大了!”(学生深情地大声说:“那一刻,我长大了!”)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和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抒发感情的两种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选择情景进行仿写;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会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会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出示课件2]

①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②读《祖父的园子》时,我从描写园子里的花朵、鸟儿、虫子等事物的句子中,体会到了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③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④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2)问题引导: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读一读上面四个小朋友说的话,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看看你都了解了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小组交流。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引导交流:

①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5

②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③抓住文章中直接表达感情的句段,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从课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2.练一练,学运用。

小组交流:怎样体会到下面各段表达的思想感情? (1)[出示课件3]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祖父的园子》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就是把情感寄托在园子里的花朵、鸟儿、昆虫等事物上,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作者对祖父的园子深沉的热爱和怀念。从文段对花、鸟、虫子等具体事物的描写中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祖父园子的热爱和怀念。

(2)[出示课件4]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月是故乡明》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抓住文章中直接表达感情的句段,是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

3.我拓展,我积累。

在同一篇文章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可能多种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穿插运用。一般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有如下三种:[出示课件5]

(1)寓情于景:情感的抒发蕴蓄在景物里,即情景交融。 例如:老舍《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本段描写的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作者通过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流露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2)融情于事:情感的抒发蕴蓄在对事件的叙述中。 例如:萧红《祖父的园子》中我和祖父的对话。(从作者对事情的叙述中让我们感受到祖父对“我”的耐心和慈爱;感受到祖父的慈祥、和蔼可亲和疼爱孙女。也感受到作者对祖父的崇敬和怀念。

(3)借物抒情:情感的抒发蕴蓄在对某一物的介绍中。 例如:许地山《落花生》中父亲对“我们”讲的道理。(文章采用的是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借歌颂花生的特点告诉我们学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要像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引导学生借助学过课文中的语句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降低了教和学的难度。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7]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用排比的方法写出阳光的亮、刺眼,同时又生动的描写了蚯蚓、蝙蝠害怕光,富有童趣。

26

[出示课件8]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用拟人和排比的方法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2.练一练,学运用。

(1)小组交流:从“忙、冷、吵、静、快、辣”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①今天天气太冷,冷得滴水成冰,冷得小鸟缩成一团,冷得我浑身哆嗦。

②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静得连呼吸声都听得见,静得连心跳声都听得见。

(二)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照样子写一写。 [出示课件9]

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此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是对比。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这样对比描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出示课件10]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杜甫的“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从这句话中表现出母亲浓浓的爱乡情。

[出示课件11]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蓬,远比不上绍兴的鸟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姑爹的小船和精致的乌篷船对比,说明承载父爱的小小渔船的亲切难忘,更显出了父爱之深挚。

练习:

[出示课件12]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是《社戏》的最后一段,用简明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情感。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与以后所有的豆,所有的戏相比较,凸显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出示课件14]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1)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2)解题:

古人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朗诵、唱,是诗歌的一种形式。 3.简介作者: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