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当年的我,……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哪!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板书:照应开头)

3.再读这段话,结合全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4.女生朗读课文的开头,男生接读课文的结尾。 五、学习写法。

1.快速默读全文,感受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①文章抓住外祖父的五件事进行叙述,在叙事中表达了外祖父喜爱梅花、赞颂梅花品格以及通过梅花寄托的热爱祖国之情。

②语意含蓄,感情深厚,借物抒情,充分地揭示了课文题目“梅花魂”的含义。

③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结构非常严谨。开头写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板书:眷恋祖国)

2.指导朗读。

(1)谈话引导:本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首先要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进行有感情朗读,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舒缓,语速不能太快。

(2)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全文。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作业。

(1)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请收集并诵读有关的诗文,并和同学进行分享。

(2)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红梅颂》。 【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2.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大人们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表现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为基础,做到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

4.在学生精彩的交流中,进行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反映大人们童年难忘生活的片断,讲述大人们的童年故事,使学生感到童年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20

【教学难点】把故事讲述清楚,讲具体,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童年,一首欢乐的歌,一个美好的梦,让人亲身经历,永不忘记。那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童年的趣事、乐事又给你留下哪些印象呢?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3.谈话揭题:人不知不觉就长大了,童年的记忆却伴随着人的一生。让我们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学生齐读课题。

二、明确交际要求。

(一)阅读课本,了解交际要求。

1. 读教材13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小组长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整理。)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出示课件3]交际要求

(1)根据提问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 (2)认真倾听,在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

3.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出示课件4]交际内容

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谁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邻居,在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问之前,先列一个提纲,把提问对象和问题写下来。下面的表格仅供参考。

提问对象 问题一 问题二 ……

邻居阿姨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几篇课文? 干过什么傻事?说过什么傻话? 爸爸 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下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

3.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问:他们小时候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难忘的事情…… (2)提问的时候,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3)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做简单的记录,不要随意打断别人。 (4)整理记录。

三、互相交流,汇报交际。 1.小组合作交流。

交流要求:交流时,可以谈整理后的结果,也可以谈提问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还可以谈你的感受。

2.组内推选代表,参加全班的口语交际活动。

(1)汇报要求:发言的同学要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不要中途打断;有疑问或者要提意见的,等听完之后再举手发言;发问和提意见要有礼貌,注意礼貌用语。

(2)各小组推举代表轮流展示,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教师相机指导点拨,重点从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和内容是否有条理两方面来指导,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优点和不足)。

3.评议谁最棒。

(1)全班评议,看讲的同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重点是否突出。 (2)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并宣布评选结果。 (3)教师小结。 四、欣赏范例。 爸爸的童年趣事

21

爸爸的童年是充满快乐的、丰富多彩的,他给我讲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什么下河摸鱼啊、上树掏鸟窝呀、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等等。其中的一件事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爸爸十岁左右的时候,快过春节了,奶奶叫爸爸和他哥哥,也就是我大伯出去买白糖,他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爸爸最喜欢跑腿了,这样,他们就可以逃出奶奶的视线,无拘无束地玩耍了。那时买东西都用供应票,买油用油票,买布用布票,买糖用糖票,并且那时候没有商店,买东西只能去几公里外的供销社。

于是爸爸和大伯就出发了,爸爸习惯性的把糖票放在帽子里戴上。在路上,他们俩兴奋地玩着滚铁环,一路上都洒下了他们的欢歌笑语,早把糖票放在帽子里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这时,他们来到了供销社。售货员说:“你们要买什么?”爸爸和大伯异口同声地答道:“我们要买白糖。”售货员又问:“那你们的糖票呢?”他摸了身上所有的衣兜,也没找着。 “呀!”“怎么了?”大伯问。“我们的糖票不见了!”爸爸回答。大伯也焦急地找起来,把全身都摸了个遍。爸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急得汗水都出来了。热的爸爸摘下帽子,糖票掉出来了,“啊!在这里!”爸爸兴奋的叫了起来,大伯甚至跳了起来,就像打完胜仗后的喜悦。

售货员称好糖,用报纸包好( 那时候没塑料袋)系上绳子。他他俩提着往家赶,又在那儿滚着铁环回家。突然,报纸破了个小洞,可怜的白糖一路走,一路撒,而爸爸和大伯并未发觉到。这时,一个老爷爷路过,看到到这情形,立刻喊道:“你们俩小兔崽子,糖都漏了,回家还不得挨骂!”爸爸扭头一看,哎呀!这都已经铺成了一条长长的“糖路”!这该怎么办?爸爸灵机一动,他把身上的外套脱下来把糖包好,抱着回家了。

爸爸的童年是多么有趣,像一幅画卷令我难以忘怀! 1.小组交流对以上交际范例的评价。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五、教师小结,鼓励积累。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课,通过交际,我们了解了大人们的童年,感受到了童年的丰富多彩。如果让我形容童年中的趣事的话,我会把它比喻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盒子,一个装着许多秘密的盒子;一个葡萄架,一个长满了数不清葡萄的葡萄架……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童话般的故事吧!(播放歌曲《童年》。)

2.课后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了解更多人的童年生活。

(2)搜集和阅读名家描写童年的作品,利用课余时间说给自己的同学或家人听。 推荐阅读:《笔墨童年》余秋雨 【教学后记】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3.体验“长大”的自豪,理解“长大”的内涵。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22

【教学难点】在习作中把受到触动的那个时刻写具体。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引导回忆: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们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都长大了。谁能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自己长大了?

2.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3.教师小结: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身体长高了,学会了很多知识,学会了关心别人,学会了体贴父母……所有的这一切都足以证明——你们长大了。

4.观看视频,引发交流:

(1)我长大了,学会做许多的事情了,你们看,这些小朋友能做什么事呢?[出示课件3]播放录像视频

(2)我们也长大了,又会做什么事情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星星,你觉得你能得到哪颗呢?(设计表格)[出示课件4](自信、环保、文明、爱心、体育、勤学、家务……)

5.教师评议,导入课题: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有没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这节习作课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成长中的自己。(板书:那一刻,我长大了)

二、课件展示,引导选材。 1.[出示课件5]

(1)今年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角出现了浅浅的皱纹。

(2)今天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买了一双心爱的球鞋。接过爷爷递过来的球鞋,感觉手上沉甸甸的……

(3)上个星期,第一次在班里当众发言,我很紧张。看到同学们鼓励的目光,我忽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2.小组交流: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上面资料中的“我”在那一刻长大了?结合课文插图,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一个人在那一刻长大了?(小组长分类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分类总结。

(1)品德方面:看到出现皱纹的妈妈,懂得了关心父母;看到为自己操劳的爷爷懂得了关爱老人;看到生病还坚持上课的老师,懂得了尊敬老师;得到同学帮助的那一刻,懂得了关爱同学;获得同学掌声的那一刻,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懂得了要欣赏和鼓励别人;帮助低年级的小同学修好文具盒,那一声谢谢让我感受到助人后的愉悦……

(2)学习方面:课堂发言受到老师表扬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学会独立思考;读书交流会上得到同学们掌声的那一刻,懂得了要主动探索新知识……

(3)能力方面:学会了一项新技能,为自己感到自豪;放学了,爸妈没来接我,独立回家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喜悦;晚上自己在家没有感觉害怕,得到爸妈赞许的那一刻内心非常激动……

(4)友情方面:原谅朋友过失,看到朋友激动表情的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对待朋友要宽容;把自己的钢笔借给朋友,听到谢谢的那一刻,我懂得了要帮助别人……

4.独立思考: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寻找让自己觉得忽然长大了的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 5.小组交流:小组同学互相介绍让自己觉得忽然长大了的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 6.全班交流,教师评议。

三、互相交流,拓展思路,指导命题。

1.小组交流:怎样根据要求写出感人的文章?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并板书: (1)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