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00041徐泓2014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基础会计学(00041徐泓2014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非流动资产是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或者是超过一年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二)负债 1.含义

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特征

(1)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2)偿还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分类

负债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分类标准:一个营业周期或1年(含1年); (1)流动负债

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利息等。

2.非流动负债

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1.含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2.特征

所有者仅对企业的净资产享有所有权。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四)收入 1.含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1)收入是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 (2)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

(3)收入的形成总是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五)费用 1.含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

(1)费用是为取得收入而付出的一种代价; (2)费用表现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六)利润 1.含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的结果为利润。

2.特征

利润的计量依赖收入和费用的计量,即收入弥补费用后形成利润。 六大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项目,称作资产负债表要素;另三个称作利润表要素。

三、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两个会计等式

定义:以数学等式表现会计要素之间联系的关系式,就是会计等式。 六大要素,构成两个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要素的恒等关系

在任何情况下,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关系,故将该会计等式称为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基础,也是资产负债表结构的理论基础。 2.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要素之间的关系,只能叫会计等式 (二)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会计等式,在任何时刻都成立,称为会计恒等式。 1.Page47,例题1-1,静态的情况下,恒等关系成立。 2.在发生业务的情况下(动态情况),恒等关系依旧成立。 四类业务:PAGE47/48,结合书上例题1-2到1-6例题讲解。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记账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定义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

说明:(1)会计主体可以是各类企业,如公司、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可以是行政事业单位,如政府机关、医院、学校、慈善机构等;

(2)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核算的单位或组织,也可以是单位或组织在经济上独立核算的下属部门或特定部分,如企业的维修部门、采购部门等部门,医院的门诊部或住院部,多家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2.明确会计主体的意义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

例子,物美超市会计:

(1)物美销售给正保集团副食品10万元。 (2)翠微大厦销售给正保集团服装50万元。 (3)物美老总为家庭购置一辆价值40万元的小轿车。 3.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关系:

法人一般应该是会计主体,但是构成会计主体的并不一定都是法人。

名称 公司 企业 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行政事业单位 政府机关、医院、学校、慈善机构等 会计主体 √ √ √ √ √ √ √ 法人 √ √ 单位或组织在经济上企业的分公司、车间、维修部门、采购部门等 独立核算的下属部门企业集团 或特定部分 医院的门诊部或住院部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

意义: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期间的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一般按照日历时间划分,分为年、季、月。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我国的会计核算规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在多种货币存在的条件下,要将有关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以此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

二、会计记账基础

会计记账基础是会计处理过程中确认收入、费用归属期间的基本方式。 产生基础:会计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