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入研究并与建筑教学紧密地结合。他潜心分析现代空间的组织原则以及对形态和美学的影响,力图挖掘现代空间的丰富潜力。他追求秩序和真实,偏爱光对空间的塑造,并坚持建筑的形成必有原由,而并非单纯形式。在他的作品法国一战纪念馆中,几何形、混凝土墙面、圆柱、漫游空间和光的变换是柯比语言的典型继承,他被看成正统的现代主义学究。

包赞巴克是一位从80年代开始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国建筑师。拉维莱特音乐城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性作品。他的作品蕴含了对城市生活的思考,又以灵活多变的几何体来满足复杂的功能和对周围环境的响应。80年代初,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巴黎大卢浮宫的扩建曾在这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引起轩然大波。

现代建筑对于日本20世纪建筑发展的影响早在前川国男和丹下健三这一代建筑师身上已充分地体现出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建筑师,从60~70年代起开始崭露头角,如桢文彦、黑川纪章、矶崎新和安藤忠雄等人,他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依然很深,但这些建筑师更加自觉地将现代建筑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语言与日本城市文脉、传统精神联系在一起,创建了受到世界赞誉的日本现代建筑的独特景观。在美国工作多年的著名日本建筑师桢文彦对西方的现代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致力于一种包含有较多感性成分的建筑。他的作品首先给人以优雅和亲切的感觉,但又毫无拘束,处于不断演进之中,如他设计的螺旋大楼。他在90年代设计建成的一些公共建筑,风格清新、雅致,他以对形式创造的娴熟技能和对技术表现的精细把握使现代建筑达到了一种极其优美的境地。自学成才的安藤忠雄是一位深受勒·柯比西埃影响的成功建筑师。对安藤来说,材料、几何与自然是构成建筑的必备的三个要素,而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丝不苟地体现着对这些要素的把握与组织。安藤开始引起反响的作品是位于大阪的住吉的长屋。其几何秩序与自然的交融既有西方建筑的意味,又有日本传统文化的神韵,并成为安藤以后设计生涯中的独特风格。安藤最杰出的作品是他设计的光的教堂和水的教堂等系列宗教建筑。

80年代后期,美国建筑师霍尔成为西方建筑界十分注目的人物。1987年,霍尔写作出版了著作《锚固》。霍尔坚持一种务实的建筑哲学,强调基地存在意义,他的创作途径依据的是现象学的方法和直觉的经验。霍尔在美国西雅图大学设计的圣依纳爵小教堂堪称是一首光的赞美诗。日本福冈公寓是霍尔的又一个重要的代表作。霍尔的建筑是依据场地特有的内涵设计的,他坚持建筑与场地应是超越物理与功能的结合,是现象学的、经验的结合,是形而上学的连环。从这个意义上看,霍尔的作品也是新地域主义的典范。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到,所谓的新现代倾向其实包含了极为丰富与多样的表现,是文字难以包容的。新现代并不是对现代主义的简单复制或延续,在经历了又一次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历史变迁之后,它已经具有了新的内涵。建筑师们根据对建筑的各种更为深刻的理解去充实与扩展现代建筑的内涵,丰富现代建筑的形式表现;在继承现代派建筑师设计语言的基础上,将这种语言发展的更加丰富,更有人情,也更加细致化。现代派建筑师作品中的几何造型、混凝土体块、构架、坡道、建筑漫游空间以及对光的空间表达依然都是他们实践中共同的形式语言,但同时,他们也更加关注建筑形式的自主性,并还将使这些自主的建筑更自觉地适应各种文脉、环境与美学的需要。

第六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

由于60年代,人类科学技术的又一次飞跃,为整个社会带来的普遍的技术乐观主义态度,高技派倾向由此孕育产生。总体来看,建筑中新技术的运用一直是众多西方现代建筑师的实践特征,而作为一种设计倾向的高技派,则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开创更复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建筑甚至城市问题,而另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形式上新技术带来的新美学语言的热情表达。

80年代后,注重高度技术的倾向依然存在,但其表现有所转变。80年代末,由戴维斯

所著的《高技派建筑》艺术就是对这一倾向的历史性总结与思考,并强调了历史经验对于不断延续的高技派倾向的影响作用。戴维斯在1779年英国塞文河上的第一座生铁桥的落成开始高技派方式的形式表达,昔日大英帝国工程技术的辉煌带来的这种设计方式到20世纪末都有影响相作用。20世纪初,西方建筑先锋派将工业技术的发展与建立现代城市与社会秩序的理想联系起来,意大利未来主义的畅想和俄国构成主义的设计探索都试图使机器时代的工程技术引导到一种新型文化与美学理想的建构之中。密斯·范·德·罗的钢和玻璃的建筑、法国建筑师夏霍设计的玻璃屋、美国建筑师富勒研制的一种可以系列生产的住宅方案迪马松以及法国建筑师普鲁韦在30年代末叶就已完成的、一预制装配的轻型金属构件系统建造的、空间可灵活调整的实验性公共建筑克里希的人民宫,切实已经为20世纪后半叶的高技派实践完成了一系列最根本的建构语言与建筑形式的实验与创造。二战后,一些建筑师将航空技术等高科技制造业的工业生产方式运用到建筑工业化建造体系的尝试仍然继续着,例如,普鲁韦的实验性探索一直持续到70年代。这样的时间与探索已经成为20世纪建筑领域不断持续的重要传统。

70年代后,高技派的表现又有一些新的时代特征。建筑师们不像以前那样坚持技术的主导作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转而更加关注新技术影响下如何拓展建构语言,如何使构造方式更加精良。在一系列强调人文关怀的建筑思潮影响下,这一时期的高技派表现出对环境、生态甚至文化历史的思考,是作品呈现出既注重高度技术、又强调高度感人的特殊景象。

英国一阿基格拉姆的一系列城市畅想为代表,高技派的实践在二战后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18、19世纪工程技术领先的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英国人把建筑当做技术的职业传统。曾经以巴黎蓬皮艺术中心的设计而名声远扬的罗杰斯,在80年代以后的众多实践中仍然表现出对新技术运用于建筑设计的探索热情。位于伦敦的劳伊德大厦就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罗杰斯在欧洲人权法庭和4频道电视台总部中延续了劳伊德大楼对高技术的表现。从罗杰斯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样几个明显的倾向:罗杰斯常常把服务设施和交通体安排在建筑的外面,创造出室内无障碍的空间效果,同时交通体和服务设施在室外也产生了独特的装饰效果。罗杰斯常常允许建筑在剖面或平面上可以有所变动或延展。罗杰斯在作品中还频繁地使用张力结构,在细节处理上大量采用铆接的方式。此外,罗杰斯在作品中依靠智能化技术,但没有完全依赖复杂的设备与先进科技,即采用了传统的被动式环境控制,也采用了来自其他领域的科技成果。

福斯特有一个著名的论点是建筑即产品。福斯特在在早期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类生态学的关注,但从信托控股公司开始,福斯特在作品中转向对工业化建筑技术的表现。塞恩斯视觉艺术中心是福斯特在70年代的一个重要作品,香港汇丰银行新楼是福斯特真正成为高技派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人物的关键作品,福斯特在雷诺公司产品配送中心设计中,开创了巨型悬挂结构的新领域,表现了这一结构体系强烈的力量感和美感。

英国建筑师格瑞姆肖也是80年代起广受关注的高级派代表人。1984年的牛津滑冰馆设计是他个人风格形成的开始。此后的4年里,格瑞姆肖发展了这一帆船式的结构形式。在1988年的金融时报印刷厂中,格瑞姆肖创造性地使用了全新的外张拉式幕墙系统。格瑞姆肖最出色的作品是1992年在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上的英国馆。

英国建筑师霍普金斯以其出色的帐篷结构设计获得声誉。80年代起,他开始探索帐篷结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苏拉姆伯格研究中心、芒得看台和巴塞尔顿市政广场的围和。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为高技术在建筑中的创造性使用揭开了一幅崭新的图景。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被称为继意大利著名建筑大师内尔维之后最善于发挥结构与材料特性的设计师。他设计的埃拉米洛大桥把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的力学性能两种结构体系结合成了他建筑风格的独到之处。卡拉特拉瓦代表性的建筑作品是法国里昂郊区的萨特拉斯车站,他因此也被为建造大师。

从以上一些典型作品中可以看出,70年代以后的高技派有这样一些主要特征:首先,建筑看似复杂的外形,其实都包含着内部空间的高度完整性和灵活性。其次,高技派注重部件的高度工业化、工艺化特征与设计的开发,他们甚至使建筑构建看起来像批量生产的产品,以显示其中的工业技术含量。还有,高技派建筑热衷于插入式舱体的使用,主要理由一个是容易更新,另一个更为实际的理由是可以把需要高度复杂技术的构件在生产线上完成,运到工地后只需测试和安装。

70年代以后的高技派在许多方面是60、70年代高技派建筑畅想的一种实践,也反映出了众多新技术带来的建造艺术的发展与手法的逐步成熟。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的高技派在继续60年代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表现出了对地区文化、历史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视,并且他们仍然主张以高度技术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如福特斯设计的第三斯坦斯梯德机场,位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柏林会大厦重建。

到了20世纪末叶,人们对高技派建筑师以及建筑作品的这种归类方式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以这种方式对技术领域与建筑发展的观察仍然持续了现代建筑的传统。然而,技术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电脑时代带来的全新技术概念不仅改变着建造技术本身的种种实践,也开始了对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生活方式的人类生活空间的全新创造。

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

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建筑思潮不断变化的年代,70年代初期一些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在解构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将周围日益纷杂、疯狂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世界反映到了建筑形式当中。90年代以来,建筑界开始关注一种以继承和发展现代建筑一个明显特征的潮流——向“简约”回归。虽然命名不同,如“新简约”、“极少主义”或“极简主义”等,但这种设计趋势的主题是以尽可能少的手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即要求去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元素,以简洁的形式客观理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简约”形成有来自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于意识形态、思想方式等方面的,最后还有来自艺术观念的原因。总体来看,极少主义艺术符合20世纪纷繁的艺术世界中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艺术趋势,并将之更推向极端,它在剥离了全部意义和历史参照之后,试图以最有限的手段创造最强劲的视觉张力。这些都成为文化领域一种“简约”的思想根源。

对简洁形式的追求一直成为20世纪现代建筑发展中的持续特征。如勒·柯比西埃设计的拉图莱特修道院及同时身兼传教士与建筑师莱安设计的荷兰法尔斯修道院。维特根斯坦为他的妹妹设计了一座没有装饰的洛斯风格的住宅,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功能主义、优雅和完美主义。这些现代主义建筑的原则在密斯·范·德·罗手中发展到了极致。

20世纪末又出现的简约形式的建筑,常被当做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目标与形式的复兴。60年代极少主义艺术的影响以及对地方感、建筑本质的探寻融入了现代美学和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作用,甚至直接体现出对地方手工艺传统的吸纳。

简约倾向的建筑较早引起理论界关注的是自80年代末以来,伦敦和纽约建筑师们一系列形式洗练的时装展示空间设计,如CK、阿玛尼等。这一时期的代表建筑师包括英国的鲍森、波菲尔德和西尔韦斯汀。鲍森80年代的作品主要是为富有的艺术品商设计的住宅或公寓,西尔韦斯汀则以设计商业性的艺术品画廊著称。两人的设计体验有共同的特点:艺术品商希望自己的住宅可以和画廊一样,以最好的氛围展示艺术品。1995年鲍森设计的纽约麦迪逊大街CK分店正式开业,由美国的彼得·马里诺设计的纽约阿玛尼时装店从建筑到室内设计都表达这样的概念:在今日的商品社会中,时尚与建筑都是临时易变的。这几位英国建筑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日本建筑的影响。安藤忠雄对日本空间传统的诠释在欧洲建筑界刮起了一阵旋风。日本建筑师坂茂采用当地的特殊材质建造了许多形式简洁的建筑,比如他的“2/5住宅”。

简约的设计倾向最具代表性的实践体现在欧洲大陆的瑞士、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奥地利等国家。德·穆拉、赫佐格和德·默隆、祖姆托和巴埃萨等融合了现代建筑与地方手工艺传统,探寻建造活动本质和采用纯净形式的建筑实践广泛地影响了建筑的潮流。从葡萄牙建筑师德·穆拉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两种传统的共同影响:一是来自他所在的城市波尔图,基于简单性、对公共建筑建造逻辑的阐释、对细部构造的关注和重视对特殊基地的体验这样一些建筑传统。最能体现德·穆拉建筑特征的是波尔图文化中心,其代表作还有1995年的作品阿威罗大学地学系馆。奥地利的建筑师鲍姆施拉格和厄伯勒的作品尝试用极简的形式反映当地的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如他们设计的BTV银行商住综合楼和格拉夫电力公司办公楼扩建项目。瑞士建筑师赫佐格和德·默隆较早的代表作品有巴塞尔市的沃尔夫信号楼和慕尼黑的戈兹美术馆等,其1997在法国建成的鲁丁住宅可称作是住宅的原型。1998年,他们在美国加州的作品多米那斯酿酒厂成为关注的焦点。赫佐格又一个作品——伦敦塔特现代美术馆引起广泛的反响。另一名瑞士建筑师祖姆托以一种不屈不挠的执着与超然的智慧创造了一座座精确、完美、使人感动的建筑作品。如瓦尔斯镇的温泉浴场,1997年在奥地利建成的布列根兹美术馆。瑞士的青年建筑师组合吉贡和古耶,他们作品的冷漠外表下是对建筑基地特质的体验。他们的代表作有克什纳博物馆、苏黎世的铁路转换站、卡尔克瑞斯考古公园。

欧洲中北部德语区的建筑对建造精确性的表达源自居民性格中严谨、执着的一面;而在稍南部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中,建筑的简单性和地中海地区强烈的阳光以及活泼浪漫的民族个性结合起来,常采用一种房间围绕内院的布局方式。这些和地中海建筑文化的独特传统,在崇尚简洁的西班牙建筑师巴埃萨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如在西班牙马洛卡岛上的工业园中的一块三角形地块上设计的一座由高墙围和成三角形内院的新技术中心。

西班牙的现代建筑传统在其建筑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简约的倾向渗透在今天新一代建筑师的大量作品中,几乎成为西班牙青年建筑师的集体风格。西班牙最活跃的建筑师如巴蒂维格、阿巴罗斯和海洛斯等创造了许多极其简约的建筑,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趋势。

这一类简约倾向的作品成为世纪转折时期建筑界最引人注目的设计潮流,甚至成为建筑领域的新时尚。简约不是一种固定的风格样式,但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共性与特征:首先,对建造形式、元素和方式的简化。其次,追求建筑整体性的表达,强调建筑与场所的关联。再有,这些作品十分重视材料的表达,以对材料的关注替代建筑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意义。最后,对细部的研究从形体转折变化上的仔细推敲,转为一种对大面积的表皮构造的重视。简约的倾向依然呈现出现代建筑传统的生命力,这些“简约”作品的多样性以及简约背后所包含的丰富性甚至复杂性是超越了当代现代派建筑师们的想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