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最终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最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

班级:农资职31401 姓名:刘娇 学号:201404503

摘要:地面径流泥沙观测场和小流域综合试验区水土流失观测,在监测、科研、示范、推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预报,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重要依据;监测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日益健全,保证了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初步建成,为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公告提供了基础保障;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不断丰富和完善,业务应用系统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公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水土保持监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在水土保持实践中发展起来,并极大地促进了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中国;监测;历程;成就

Abstract:Withthe beginning of the field observations of run off and sediment and theMonitoring of soil and water losses of small watershed in the 1920's,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ationsBegan to develop,and they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monitoring research,demonstration,promotion,etc.Dynamic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onregional soil and water losses providedimportant basis fornational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lanning,ecological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With theContinuous finding of monitoring lawsand regulations,soil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hasmaintainedHealthy development.The 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network provided basicsecurity forDynamicmonitoring and proclamation.With constantly enric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oil and waterConservation basic database and application system,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Project management,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have been greatly enhanced.As a very important task for the found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themonitoring is develop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and 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and waterconservation for themostpart.

Keywords:soiland waterconservation; China; monitoring;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我国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了解和认识水土流失规律的过程中、在预防和治理

水土流失的实践中、在总结和创新观测与评价技术方法中发展起来,并极大地促进了水土保持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的发展。水土流失治理理论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对水土流失发生和发展、对水土资源利用等的调查,以及由此形成的认识上的飞跃;在20世纪20年代旧中国开始的径流小区观测开创了水土流失定量研究,1942年旧中国农林部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正式成立,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工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新中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监测网络建设、制度建设和技术标准制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人才

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令人振奋的成绩,已发展成为面向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需求、紧跟先进科技前沿、能够担当国家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预报、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

1开展典型试验观测,深入探索水土流失规律和治理技术

水土流失典型试验观测,主要包括地面径流泥沙观测场和小流域综合试验区2种对象,地面径流泥沙观测场由径流小区和径流泥沙收集器组成,一般径流场内布设不同坡度、坡长、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径流小区若干个,观测坡地产流、产沙、面源污染和水土效益等。小流域综合试验区由小流域集水区和控制站等组成,在小流域内设有降雨观测设施,在控制站设有量水建筑物和泥沙测量设施等,主要观测和研究小流域内部的各种水土流失因子以及汇流过程、产沙过程、径流量和泥沙量等。1922—1927年,旧中国首次在山西沁源、宁武东寨、山东青岛林场建立了径流小区,观测不同森林植被和植被破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开始了径流小区观测和水土流失定量化研究。1941年,隶属于旧中国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林垦设计委员会在甘肃天水建立了陇南水土保持实验区,在陕西长安县终南山的荆峪沟建立了关中水土保持实验区。1942年,旧中国农林部在天水建立了水土保持实验区(即现在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新中国成立后,1951?1952年分别建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和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与早期建站的天水站一起组成闻名全国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三大支柱站”

[1]

。1973年,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在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茶坊村建立了水

土保持综合治理实验基地。该基地以纸坊沟小流域为试验区,开展了较为系统的水土流失定位监测。到目前,该试验区已成为“中国生态研究网络”农田生态系统站——

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建成完整的水土流失监测和山地综合实验场,建设各种径流小区160多个,开展不同坡长、坡度、坡型水土流失规律,乔、灌、草、不同作物、耕作措施、工程措施等不同措施水土保持效益,农、林、草地生物量、水分及养分平衡等项目的监测与实验[2-4]。“七五”期间(1986—1990年),国家组织大批科技力量开展“黄土高原区域治理”重点攻关项目,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台塬区建立了11个综合试验示范区,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紧紧抓住改造利用坡地资源、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资源总体生产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体系等,开展了体系化的坡面和小流域土壤流失与坡地保护、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等示范研究,提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应将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控制水土流失作为中心环节,把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作为建设目标,为小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研究、为黄土高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5] 。198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组建成立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目前共有40个生态系统实验站,每个实验站的观测和研究内容都与水、土、气、生等主要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关,而且除1个城市生态站外都直接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工作[6-7]。

2004年以来,水利部实施“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项目”,在完善典型试验观测场、利用基层水文测站、建立风蚀和冻融侵蚀监测站点的基础上,计划建成全国738个监测点。其中观测场40个,小流域控制站338个,坡面径流场316个,风蚀监测点31个,重力侵蚀监测点4个,混合侵蚀监测点5个,冻融侵蚀点4个。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的作用,自2004年以来,全国开始创建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已有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等49个小流域综合试验区被水利部命名为“水利

[8]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这些示范园区集水土流失试验观测、水土保持措施配

置、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等为一体,以丰富的试验观测成果和代表区域特征的实体模型,成为资源节约、生态和谐和效益良好的典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土流失坡面和小流域监测的设备、技术和方法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数据的自动采集、测试分析、记录建库和网络传输已全面引入典型试验观测之中,监测频率设计、水土流失过程记录、结果处理等更加科学、可靠;包括降水和风速等土壤流失营力以及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植被分布与覆盖度、坡长与坡度、坡面产流汇流、沟道径流、坡面和小流域的土壤流失量等监测数据,以专题图、记录表、视频等多媒体的方式管理和应用,在更广范围、更大程度、更深层次上为水土保持及相关行业提供数据支撑。近60年来,各个

典型水土流失试验站(点)始终坚持面向生产、联系实际,走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道路,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在水土保持监测、科研、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水土流失规律和治理技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9]。

2开展区域动态监测预报,为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区域水土保持监测,对了解和掌握区域乃至全国的水土流失分布、面积、流失程度,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至关重要。20世纪50-60年代,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在黄河中游地区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调查,开展了地理、气象、土壤、植物、地质、农业和林业等方面的全面勘测,进行了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洪水、泥沙和流量影响的研究,完成了较完整、较系统的黄河流域自然、经济和水土保持区划和典型规划。这些调查,不仅提出了土壤侵蚀的类型、形式、强度、区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提出了黄土高原分类分区水土保持规划和主要措施,在根治黄河洪水泥沙、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10]。截至2005年,我国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普查工作,都在国家宏观决策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1次是20世纪50年代,采用人工调查的办法,初步查清了水土流失的主要形态——水蚀的面积、强度及分布,为后来将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等确定为重点治理区提供了基本依据,有力地指导了建国初期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第2次是20世纪80年代,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地面监测,查清了水土流失主要类型及分布,

[11]对全国乃至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有了更为全面、准确的把握。第3次是1999年,

利用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全国水土流失调查,并划分出水蚀风蚀交错区,从宏观上掌握了水土流失的动态情况[12]。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成果,为国家制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保护规划》,以及明确长江上中游和黄河中游、珠江上游、东北黑土区为重点治理区域,加大投入力度,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了可靠、权威的依据[13]。

2005—2007年,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了“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这次科学考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一次水土流失科学考察活动,考察途经27个省市自治区的315个县,总面积519万km2 ,行程14万km,召开座谈会410次,发放调查问卷近20万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