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

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

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手吗斯顿完成

(1)

①装置: ② 现象:

a. 绝大多数b. 有少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c. 有极少数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

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

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

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

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

粒了运动将不

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

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

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六.氢原子光谱Ⅰ

原子核半径小于10-14m,原子轨道半径约10-10m。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14条谱线作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11?)  n?3,4,5,...?22n2巴耳末公式 R=1.10?107m?1  里德伯常量

1?R(

除了巴耳末系,后来发现的氢光谱在红外和紫个光区的其它谱线也都满足与巴耳末公式类似的关系式。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具有分立特征,用经典的电磁理论无法解释。

七.原子的能级Ⅰ

玻尔的原子模型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

a. 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按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

电磁波,电子的能量就要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稳定的事实相矛盾。

b. 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随着旋转轨道的连续变

小,电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连续变化,因此按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矛盾。 (2)玻尔理论

上述两个矛盾说明,经典电磁理论已不适用原子系统,玻尔从光谱学成就得到启发,利用普朗

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假设: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

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②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2)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1)时,它辐射成

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v=E2-E1

③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原子的能量不连续

的整数倍,

因而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即轨道半径跟电子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即:轨道半径跟电了动量mv的乘积等于h/的整数倍,即

n为正整数,称量数数 (3)玻尔的氢子模型: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玻尔在三条假设基础上,利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

计算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以及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行时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原子的热能。)

氢原子中电子在第几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En,和电子轨道半径rn分别为:

E1??2、3…… n2?n?1、rn?n2r1??En?

其中E1、r1为离核最近的第一条轨道(即n=1)的氢原子能量和轨道半径。即:E1=-13.6ev, r1=0.53×10-10m(以电子距原子核无穷远时电势能为零计算)

②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氢原子的能级。按能量的大小用图开像的

表示出来即能级图。

其中n=1的定态称为基态。n=2以上的定态,称为激发态。

八.原子核的组成Ⅰ

原子核

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贝克勒耳发现铀或铀矿石能放射出某种人

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穿透黑纸而使照相底片感光。

放射性:物质能发射出上述射线的性质称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现象:某种元素白发地放射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存在精细结构,是可以再分的

(2)放射线的成份和性质:用电场和磁场来研究放射性元素射出的射线,在电场中轨迹,如

图(1):

性 质 成 份 组 成 电离作用 射 线 射 线 射 线

2、原子核的组成

(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九.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Ⅰ

贯穿能力 很 弱 较 强 很 强 氦核组成的粒子流 高速电子流 高频光子 很 强 较 强 很 弱 在原子核中:质子数等于电荷数 核子数等于质量数 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电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