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答案 A

解析 A项思妇怀人,战士思乡,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思妇与征人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不是对比。B项“荷尽已无”“菊残犹有”,两相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之品质。C项人世已改,山形依旧,两相对比,引发古今兴亡的慨叹。D项花谢可再开,每年一度,花开相似。每年的自然风景都差不多,然而人的感情、心态却改变了。这也是对比。 1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C.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D.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答案 B

解析 B项为拟人。

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①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②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③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来说是对比,就形式来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1.下列俗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弹打出头鸟 A.化干戈为玉帛 B.强扭的瓜不甜

C.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D.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答案 B

解析 B项与例句均为比喻。A项为借代。C项为夸张。D项为借代。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 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 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D.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 答案 D

解析 A项把“这些面孔”比作“朵朵花瓣”。B项把“中国”比作“人”。C项把“心”比作“窗扉”。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现在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B.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

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蕴了天地间的灵气。 答案 B

解析 B项“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冬眠”是动物的状态,此处将商铺当动物来写,这是比拟中的拟物,不是比喻。A项将“健康状况不佳”比作“亮红灯”,这是比喻。C项把“人生”比作“书”和“歌”,这是比喻中的明喻。D项把“画作”比作“脱缰骏马”“蛟龙飞天”,这是比喻中的明喻。故选B。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B.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踏莎行》) C.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答案 D

解析 D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一生动荡不安,好像漂泊在海面上的浮萍。A项“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B项“尺素”代指书信、消息。C项“黄”,指代黄狗;“苍”,指代苍鹰。 5.下列诗句中,与上句“楼台遗迹留丹火”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A.秋高鹰隼傍霄抟 B.九流争赴水萦蟠 C.几处溪山存旧物 D.江汉回波散翠澜 答案 D

解析 A项“秋高”为主谓结构,与之对应的“楼台”则是名词。B项“争赴”为动词,与之对应的“遗迹”为名词。C项“几处”不能与名词“楼台”对应。 6.下列诗句中,没有做到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B.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C.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答案 C

解析 依据词性、结构不难作出判断。

7.下列诗句中,与上联“江月不随流水去”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风雨纵横乱入楼 B.天风时送海涛来 C.江上风清一燕来 D.山色迎人秀可餐 答案 B

解析 此联系林则徐为镇江焦山水月庵所撰对联。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答案 A

解析 B项“红巾翠袖”是借代。C项为比喻,将“潭面”比作“镜”。D项为拟人,“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使人仿佛看到群山径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字则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