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义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②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串对。上下句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承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3.作用。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4.注意问题。现代人写的对偶句有时上下句对得并不很工整,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只是基本相同,字面还可以重复,在词性、平仄上也不讲究。 知识运用5

(1)下列诗句与“疏松影落空坛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曲径通幽芳草香B.细草香闲小洞幽 C.锦屏春短碧纱暗D.晚凉天净月华开 答案 B

解析 对仗是特殊形式的对偶,答题时不仅要考虑结构、词性,还要考虑平仄相对。

(2)下列春联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 A.福羊衔草辞旧岁 金猴舞棒踏春来 B.紫气东来山明水秀 冰消北岸鸟语花香

C.羊阵聚云天降玉 猴足踏雪露星云 D.兴邦有道江山不老 治国有方九州永春 答案 D

解析 A项“辞旧岁”为动宾结构,“踏春来”为连动结构。B项“紫气”与“冰消”不对仗。C项“天降玉”为主谓宾结构,“露星云”为动宾结构。

六、排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

2.种类。从结构上,排比可分为四类:

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余秋雨《上海人》)

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③单句排比。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季羡林《八十述怀》)

④复句排比。例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周大新《向上的台阶》)

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知识运用6

下列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不能坚定不移和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奋发图强;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照耀着我们…… 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 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 答案 A

解析 “梦想是一个民族……的源泉”“梦想的太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梦想比作源泉、太阳;“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路高歌前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七、反复:千言万语,一个声音

1.概念。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者段落等。

2.种类。①接连反复。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②间隔反复。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拒绝赔款,强占钓鱼岛,他们不惊诧;美帝国主义轰炸大使馆,死伤中国人命,他们不惊诧;印尼治下的混战,屠杀华人,抢劫财产,先奸后杀,秘密杀戮,放火烧人,他们也不惊诧;在上访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3.作用。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知识运用7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反复手法的一项是( )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B.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C.湖水波光粼粼,像是舞动的琴弦,静静地,轻轻地,柔柔地拨动着,诉说着,缠绵着。 D.他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 答案 C

解析 A项中三个“咆哮吧”反复出现。B项中三个“原来是这样的”反复出现。C项中“静静地,轻轻地,柔柔地”“拨动着,诉说着,缠绵着”不是相同内容,只是结构相同,因此

属于排比。D项中三个“献给了”反复出现。

一、比喻句与非比喻句

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那田头的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上,仿佛是竖着的乡村人心中的一杆旗,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

B.我的师傅就像刘半农在《铁匠》中所塑造的那位粗犷、刚健的劳动者一样,凭借手中的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服务远近乡亲。

C.那晚,我美美地睡了一觉,梦到那草地上仰面躺着两个人,看着闪闪烁烁投下来的金币般的光斑,四周堆满了鲜花。

D.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我们是至高至尊的唯一,假如我们隐去,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地陷,万劫不复。 答案 B

解析 B项“像”不是比喻词,是表比较。A、C、D三项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从黄沙漫天的茫茫荒原到“华北绿肺”的生态宝地,塞罕坝人不仅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绿色传奇,而且探索出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新路。

B.新教材中,小学中高年级设置课外阅读延伸,初中加强“名著选读”,就是在努力牵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语文教学“牛鼻子”。

C.对大部分游客而言,进入野生动物园前,先看到谢绝入园的一长串“黑名单”,可能比难入其眼的“警示通告”,更能让人长记性,有触动。

D.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我们推行了很多好的政策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总是被人钻了空子,然后不得不去给政策制度“打补丁”。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