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物流行业分析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煤炭物流行业分析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整合的董事长单位,对周边地方小煤矿煤炭资源进行集中整合,进一步提高了煤炭生产规模和企业管理水平。

集团公司还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推进产业延伸战略,集中建设了保德王家岭、晋城东大、阳城大宁以及汾西煤气化等一批集煤炭生产、加工转化和煤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矿业园区,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基本建成投产的临汾市汾西煤气化项目是集原煤开采、洗选、炼焦、煤化工、煤气供气供热于一体的煤炭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年产一级冶金焦45万吨、洗精煤60万吨和煤焦油等煤化工产品,煤气发电厂、城市煤气、集中供热等工程使附近城镇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煤炭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该公司创建了“依托一个市场、建立一个平台、实施两路配送”的运行模式(以太原煤炭交易市场为依托,建立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物流管理平台,大力实施铁路、公路物流配送)。太原煤炭交易市场年交易量由1993年的300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21亿吨,是目前国内交易量最大的煤炭交易市场。铁路煤炭运销系统以晋中南、晋东南两个集铁路、港口、煤矿为一体的多元股份制公司为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加强资源衔接、计划和合同的管理,开展了“统一订货、统一请车、统一发运、统一结算”,进一步提高了销售集中度,提高了总运量、重点合同兑现率和自主营销量。公路煤炭运销系统加快推进公路煤炭系统的全面经销和系统转型,以“一个平台、三级配送、四大网络”为经营模式,构建了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客户管理网络、销售资源网络、运输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目前,全省公路出省煤炭完全实现了网上订货和网上交易。全系统正在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立全省地方煤炭统一价格、统一销售、联合竞争”的要求,加快了全省地方煤炭运销新体制、新机制的建设步伐。本着“抓两头,理中间,服务两端”的思路,全面开展了地方煤炭两路的“统一采购、统一调配、统一经销、统一结算”工作。

3.2、开滦集团物流分公司

几年来,开滦集团物流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的演变,其快速、迅猛的发展态势令许多业内人士刮目相看。2008年,集团公司物流产业销售收入达103亿元,占集团公司总销售收入的31%,成为开滦集团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成为煤炭行业首家“国家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

21

单位”、“国家物流实验基地”、煤炭行业 “河北省物流领军企业”和大型企业物流业剥离典型。

发展煤炭物流的优势:开滦拥有区位优势。开滦地处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唐山境内,毗邻京津大城市群,处于环渤海经济开发区腹地;京沈、通坨、大秦和坨港四条铁路干线,京沈、唐津、唐港三条高速公路纵横其中;距秦皇岛港、塘沽港均在百公里左右,京唐港建有开滦业主码头,煤炭可直抵华东、华南市场。拥有客户资源优势。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拥有广阔的供销渠道,与鞍钢、首钢、宝钢、本钢、唐钢、大唐国际、上电、浙电、江苏电等大型冶金、电力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有稳定的份额,具有极高的美誉度、忠诚度。拥有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优势。开滦拥有自营铁路、内燃机车、各种运输车辆、丰富的仓储加工设施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管理体制和机制:从2002年开始,开滦集团对由各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管理的销售物流、供应物流,在体制、资产、资源、业务上实施整合重组,组建了物流公司,下设煤炭销售、物资、铁路运输、港口储运以及香港、深圳等18个子 (分)公司,从事煤炭加工销售,物资采购、分装、仓储加工配送,自营铁路运输,港口储运中转,货代船代,国际物流服务,境外项目开发,第三方物流等业务。

物流基础设施:开滦现有自营铁路线路423公里,内燃机车43台,年运输能力5000万吨以上;物资仓储规模达18万平方米,并有5万平方米库房及配套设施;专业运输车队、国家二级质检化验机构、配煤加工场地及设施,形成了原料煤的采购、储存、筛分、混配等综合性工艺流程。

现代物流产业模式:几年来,开滦集团遵循国家物流产业政策,积极探索加快物流产业发展的新途径,构建起了以“煤路港航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和工贸结合、物商互动”为特色的综合服务型物流新模式。在公司内部严格实施“四集中、五统一”管理,实现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

产业布局:根据战略定位,开滦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一个总体目标,构建两大物流体系,建成三大物流园区、四大业务板块、五大重点项目的 “12345”物流系统工程。一个总体目标: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型物流企业。两大物流体系:对内生产服务型物流保障体系、对外物流规模扩张体系。三大物流园区:唐山古冶开滦物流中心、唐山京唐港开滦综合服务物流园区、唐山曹妃甸国家级开滦煤炭储配基地。四大业务板块:煤炭加工物流、

22

物资仓储加工配送物流、运输服务物流、国际物流。五大重点项目:开滦综合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古冶综合物流服务中心项目、曹妃甸国家级煤炭储备体系和数字化加工配煤基地项目、以区域性铁路运输网络为重点的多式联运运输项目、京唐港2号泊位功能转型发展项目。

物流产业收入目标:2009年实现150亿元,2010年达到200亿元。 3.3、广州控股

广州控股(600098)2005年6月公告,属下全资子公司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合资框架协议书》,共同出资20亿元建设新东周窑矿井建设项目。

广州控股此次参股煤矿项目的意图,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公司供应电煤,而是在确保电煤供应的同时,开拓煤炭物流业务。公告称,此次合资还有利于实现煤炭生产、供给、中转及营销业务一体化,建立煤炭生产、供给、中转、营销一体化产业链,为公司发展壮大煤炭物流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发展公司煤炭物流业务。广州控股内供与外卖的背后,是其建立面向珠三角大型综合能源供应商的发展战略。

从2000年开始,广州控股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战略,逐步确定了相关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和面向珠三角的大型综合能源供应商的市场定位。业务范围逐步扩展,目前已经包括电力、能源物流、基础设施等产业。到2004年,公司电力产业业务收入28.10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的59.38%,较上年下降了13.89个百分点;而物流产业收入达到19.21亿元,占40.60%,较上年上升了13.93个百分点。

2004年,在此前开展煤炭物流业务的基础上,广州控股又成立了广州南沙发展煤炭码头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煤炭卸载和中转业务,还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属下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中远发展航运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煤炭运输等业务,并对煤炭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研究和探索。 3.4、秦发集团

中国秦发集团有限公司(“秦发集团”)成立于1994年,十几年来始终坚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思路,目前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煤炭贸易公司之一。经营范围从最初单品种的国内电

23

煤贸易,扩展到多品种的煤炭外贸业务,进而参股矿山、组建船务公司,形成了从货源到销售市场的上、下游产品的经营体系。煤炭经营业务包括煤炭采购、选煤、配煤、储存、运输、销售及航运业务

2007年,秦发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煤炭供应商,全年的煤炭贸易量超过800万吨,占2007年中国十大民营煤炭企业总贸易量的20%以上。在过去3年中,其煤炭处理量每年增长23%。公司2007年净利为2亿元人民币,2006年为5,200万元人民币,2007年营业额则为36亿元人民币,按年上升28.6%。

煤炭集运站:秦发集团经营大秦铁路沿线的大同及阳原两座煤炭集运站,大秦铁路延伸至世界最大的煤炭港口—秦皇岛港,煤炭集运站确保为煤炭经营业务获得稳定便捷的铁路运输。两个煤炭集运站拥有合共超逾700万吨的年煤炭处理及运输能力。两个集运站的总面积超过170,000平方米,交通便利,邻近煤炭供货商,亦担当秦发集团的煤炭选煤、配煤及储存中心。

煤炭采购:秦发集团煤炭供应并不局限于国内,亦从澳洲、越南及印度尼西亚等海外市场购煤。此外,还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的煤炭经营企业及煤炭贸易商购煤。由于其海外煤炭采购不受进口限制,因此可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采购煤炭。

煤炭选煤及配煤能力:凭借广泛的煤炭供应来源及集团的专门技术,该公司可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为他们提供各种规格的选煤及配煤服务。

煤炭运输:采用多种运输途径。海外供货商将采购的煤炭运送至不同的装载港口,秦发集团使用自有货船或租赁货船完成装载港口至国内客户指定地点的煤炭运输。在国内,通过卡车运输来自供货商的煤炭。向客户销售煤炭方面,通过铁路将大秦铁路沿线的煤炭运送至秦皇岛港,再通过航运运输采购煤炭。

航运:于2005年开始组建自有船队。航运运输是该公司煤炭经营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海外市场采购的煤炭通过航运运输至中国,从中国国内市场采购的煤炭亦通过航运由秦皇岛港运输至中国沿海地区客户指定的港口。除煤炭运输外,秦发集团的货船亦为其它客户运输干散货。目前,除租赁货船外,船队还包括4艘巴拿马型货船及1艘中国内航货船为进出港航线服务,总运力合共约280,000载重吨。 目前我们正在扩建现有船队规模,以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首先,一只大规模船队可让该公司继续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另外,由于中国内地的能源需求持续上升,面向海外供货商的煤炭采购将进一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