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训练50道主观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训练50道主观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1)试从经纬度的角度,简述冻雨的分布范围。(4分) (2)冻雨造成的危害有哪些?(6分)

【答案】(1)大致位于24°~32°N和102°~122°E之间。

(2)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3分)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3分)

第07题:下图为我国某类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上图所示气象灾害类型并简析其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6分) (2)请你提出防治上述气象灾害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答案】(1)类型:洪涝(2分) 成因: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得4分)

(2)加强预报,建立预警机制;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中下游地区修建水库;退耕还湖;裁弯取直等。(任答两点即得4分)

第08题:(2008山东文综3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

【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2分);受季风气候影

响,暴雨集中(2分);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2分)。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2分);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2分)。

第09题:阅读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各题。(10分)

2009年11月9日至12日,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等地先后出现暴雪过程。截止到12日14时,过程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河北石家庄市,达到94毫米。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多个地区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根据初步评估,此次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

(1)下列表示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与本次天气过程有关的是 。(2分)

研究表明本次暴雪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暴雪发生时赤道中东附近海域水温将 。(2分) A.增高 B.降低 C.时而增高时而降低 D.不变化 试分析沈阳与长春相比形成暴雪的自然原因。(2分)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本次雪灾的影响。(4分)

【答案】(1)B(2分) (2)A(2分) 沈阳距海洋近空气湿润,且从地形上看为迎风坡。(2分) (2)有利影响:带了降水,缓解旱情,利于保墒,杀灭害虫等(2分) 不利影响:带来冻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断交通,影响通信,还可能引起能源供应紧张等。

第10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自2009年入冬以来连续发生寒潮、暴风雪天气,2010年1月24日开始,内蒙古中东部草原又迎来强沙尘暴、强降温降雪等灾害天气,导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赤峰市等地农牧业遭受巨大损失。内蒙古受灾人口达242万人,4.3万头(只)牲畜死亡,超过3500万头(只)牲畜饲草料严重缺乏。

(1)说明该地沙尘暴多发的季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为了减轻寒潮、暴风雪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如果你是牧民,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4分) 【答案】(1)冬春季节(2分);①自然原因是冬春季节干早,多大风,植被少,地面干燥,多沙尘物质(2分);②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以及工程建设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工地废沙、弃土多。(2分)

(2)①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加固圈舍栏舍和养殖大棚,防止倒塌造成牲畜伤亡;②保证饲草料和燃料的供给;加强宣传,提高农牧民防灾意识。(4分)(任意答对两点即可)

第11题: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图示地区对农业生产危害最严重的气象灾害类型。(2分)

(2)分析该区域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1)干旱(2分)

(2)致灾因子: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西部、北部多山地,且处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分);海河水系(或图示区域中的最大水系)为扇形水系,下游汇水集中,雨季极易形成洪峰(2分);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捧水不畅(2分)

第12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震中距太子港16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首都太子港大面积建筑物倒塌,几乎成了废墟,总统府也被震塌。截至2010年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

材料二: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20公里的马乌莱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约60公里。因当地建筑有着严格的建筑质量标准和比较完善的应

急措施,所以地震袭击之后虽然很多建筑受到损害但并没有完全倒塌。截止27日晚,地震造成近750人死亡。

(1)分析海地、智利等地多地震的原因。(2分)

(2)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分析地震烈度与哪些因素有关。(4分)

(3)我国也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4分)

【答案】(1)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2分)

(2)地震的烈度与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面建筑抗震性能、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等因素有关。(任答4点即得4分)

(3)加强监测预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健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任答4点即得4分)

第13题: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图12“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4分)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答案】(1)分布:主要分布在山区。(2分) 原因: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2分)

(2)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2分);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