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课题 小数乘法例5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1.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2.通过计算、比较、画图认识一个因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 另一个因数的关系。通过比较、质疑、验证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核心教学目标 素养。 3.让学生感受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核心素养以及友善、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一个因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另一个因数的关系。 教具学具 课件 教 学 流 程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先请同学说一说,说得不完整的,再请其他同学补充。 2.把下面各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0。 23.7 12 30 427 二、互动新授 创设故事情境,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随之出示例5图。 1.理解题意。 (1)结合故事情节,表述题意。 (2)指名说出题中的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 (3)提问:你怎样理解“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这句话? (4)猜一猜:追得上吗? 2.分析数量关系。 (1)找准一倍量。(非洲野狗的速度) (2)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一倍量的。(“是”的后面是谁,谁就是一倍量) (3)想一想,怎样求鸵鸟的最高速度。(用一倍量乘倍数) 3.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56×1.3。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4.学习验算方法。 (1)投影出示教材中的错例或教师巡视时发现的错误。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 同学们说出各自的验算方法。(一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做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 (3)独立验算。 师:现在我们身边没有计算器,怎么办?(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教师提示验算格式。 集体在练习本上验算,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反馈。 请计算有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了。 集体观察教材中的错例,说说错误出现在哪儿。 (5)探究再发现。 师:其实验算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找出另外一种验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强调: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小的数,这时我们就说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而不说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P8第2题:结合计算工具认识以及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P8第3题:说说错误的原因:巩固小数乘法中确定小数点位置的练习。 P9第10题,要求验算。 四、总结:在学习中,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小数乘法练习二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各种情况的小数乘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比较、质疑、验证来培养 教学目标 学生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的作用,养成研究问题的习惯,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核心素养以及友善、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小数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判断积与被乘数大小关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有关小数乘法的应用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 学 流 程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练习。 1.复习口算小数乘法 0.39x0.3 3.7x200 0.18x0.2 0.072x2 2.在黑板上出示几道题目,让学生竖式计算 1.8x23 0.37x0.4 1.06x25 0.08x0.14 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另一个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8页第2题扩展练习 根据所给条件,编成应用题,组内解决 买2千克的西瓜怎么计算?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买0.5千克的西瓜呢? 指名叙述怎样写竖式,每一步如何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竖式,在点小数点时提问: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积的小数位数应该有多少位?(4位)现在积的位数是几位?(2位)位数不够应该怎么办?(用0补足)怎么补?(补在积的前面)要补几个0?(补2个0)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通过比较、总结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4.第9页第6题 要求验算 0.39x2.9 0.58x0.08 3.7x200 0.18x8.45 4.5x0.02 0.072x0.15 5.第10页第11题。 导学:从这个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数量关系:速度x时间=路程 综合应用小数乘法和其他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订正时,针对巡视时发现的问题给予帮助。 如出现计算粗心,看错运算符号的,教师要提醒计算前要看清运算符号再计算。 如出现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过程中不对齐小数点的,要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小数乘法的不同。 如计算方法掌握不好的,要进行单独辅导。 6.第10页12题 互学:讨论怎么完成才是最佳方法。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756x0.9 o 756 1x0.94 o 0.94 导学:强化对判断积的大小方法的掌握 7.第10页14题。 要应用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8.总结: 在学习中,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