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考试真题复习题和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机械工程材料考试真题复习题和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α-Fe、铝 ②α-Fe、铬 ③γ-Fe、铝

17、每个体心立方晶胞中包含有 个原子。 (②)

①1 ②2 ③3

18、在以下晶体中,滑移系数目最多的晶格类型是 。 (② )

①密排六方 ②体心立方 ③简单立方

19、欲要提高18-8型铬镍不锈钢的强度,主要是通过 。 (③)

①时效强化方法 ②固溶强化方法 ③冷加工硬化方法

20、在Fe-Fe3C相图中,共析线也称为 。 (①)

① A1线 ② ECF线 ③ Acm线 1、奥氏体形成的四个步骤是什么?(4分) 答:(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1分)

(2)奥氏体晶核的长大;(1分) (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1分) (4)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1分)

2、按回火温度高低,回火可分为哪几类?主要的温度区间、回火后的得到的组织、性能和用途是什么?(6分)

答:⑴、低温回火(150~250℃)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这种回火主要保持钢在淬后所得到的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1分)。在生产中低温回火被广泛应用于工具、量具、滚动轴承、渗碳工件以及表面淬火工件等。(1分)

⑵、中温回火(350~500℃)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经中温回火后,工件的内应力基本消除,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具有极高的弹性极限和良好的韧性(1分)。中温回火主要用于各种弹簧零件及热锻模具的处理。(1分)

⑶、高温回火(500~650℃)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索氏体。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具有良好的配合,即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1分)。因而,调质处理被广泛应用于中碳结构钢和低合金经构钢制造的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在交变载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以及轴类等。(1分)

3、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6分) 答:高分子材料性能特点:具有高弹性和粘弹性;(1分) 强度低,比强度高;(1分) 耐磨、减磨性能好;(1分) 绝缘、绝热、绝声;(1分) 耐热性不高,耐蚀性能好;(1分) 存在老化问题。(1分)

4、提高金属耐蚀性的途径是什么?不锈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是哪一个元素? (4分) 答:(1)提高金属的电极电位; (1分)

(2)使金属易于钝化,形成致密、完整、稳定的与钢基体结合牢固的钝化膜;(1分)

(3)形成单相组织。 (1

9

分)

不锈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是Cr。 (1

分)

5、说明下列符号各是什么指标?各代表什么意思?(5分) (1) E (2)σ s (3)ψ (4)α k (5)HRC 答:(1)E:弹性模量;刚度指标 (1分)

(2)σs:屈服点(强度) ;强度指标 (1分) (3)ψ:断面收缩率; 塑性指标 (1分) (4)αk :冲击韧度;韧性指标 (1分) (5)HRC:洛氏硬度;硬度指标 (1分)

五、选材题(本大题10分,每空1分)

从下列钢号中选取合适的钢号填入表中,并说明其热处理工艺。 65Mn、20CrMnTi、GCr9、45、Q345 零件名称 汽车变速齿轮 弹簧 滚动轴承 压力容器 机床主轴 钢号 20CrMnTi 65Mn GCr9 Q345 45 热处理 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淬火+中温回火 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热轧状态或正火状态 淬火+高温回火 试画出Fe-Fe3C相图中钢的部分(包晶部分可省略)(4分),并完成下列各题: 1、标明各特征点的成分、温度,按相组成填充各相区;(4分)

2、写出共析反应式,分析含碳量为0.4%的钢的平衡结晶过程;(4分)

答:1、如下图 (8分)

2、A0.77?F0.02+Fe3C (2分)

L L+δ L+δ→A L+A A A+F A→P F+P (2分)

10

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变形 )或(破坏 )的能力。 2.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两种。 3.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4.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测试法)、(洛氏硬度测试法)和维氏硬度测试法。 5.疲劳强度是表示材料经(无数次应力循环)作用而(不发生断裂时)的最大应力值。 1. 每个体心立方晶胞中包含有(B)个原子 A.1 B.2 C.3 D.4 2. 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包含有(C)个原子 A.1 B.2 C.3 D.4

3. 属于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C) A.α-Fe,铜B.α-Fe,钒 C.γ-Fe,铜 D.γ-Fe,钒

4. 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B) A.α-Fe,铝B.α-Fe,铬 C.γ-Fe,铝 D.γ-Fe,铬

5. 在晶体缺陷中,属于点缺陷的有(A) A. 间隙原子 B.位错 C.晶界 D.缩孔 6. 在立方晶系中,指数相同的晶面和晶向(B)

A.相互平行 B.相互垂直 C.相互重叠 D.毫无关联 7. 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C) A.(100) B.(110) C.(111) D.(122)

三、填空题

1. 一切固态物质可以分为(晶体 )与(非晶体)两大类。

2. 晶体缺陷主要可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类。 3. 晶体缺陷中的点缺陷除了置换原子还有(间隙原子)和(空位)。 4. 面缺陷主要指的是(晶界)和(亚晶界);最常见的线缺陷有(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5. 每个面心立方晶胞在晶核中实际含有( 4)原子,致密度为( 0.74),原子半径为(2?a/4)。

11

6. 每个体心立方晶胞在晶核中实际含有( 2)原子,致密度为( 0.68),原子半径为(3?a/4)。

7. 每个密排六方晶胞在晶核中实际含有( 6)原子,致密度为( 0.74),原子半径为( a/2 )。

1.随着过冷度的增大,晶核形核率N(增大),长大率G(增大)。

2.细化晶粒的主要方法有(a、控制过冷度 b、变质处理 c、振动、搅拌)。 3.纯铁在1200℃时晶体结构为(γ-Fe),在800℃时晶体结构为(α-Fe)。 四、简答题

1.影响金属结晶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晶核形核率和长大率

2.何谓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并以纯铁来说明。

答:有些物质在固态下其晶格类型会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纯铁在固态下的冷却过程中有两次晶体结构变化:?-Fe ? ?-Fe ? ?-Fe ?-Fe、γ-Fe、α-Fe是铁在不同温度下的同素异构体,其中?-Fe和α-Fe都是体心立方晶格,分别存在于熔点到1394℃之间及912℃以下,γ-Fe是面心立方晶格,存在于1394℃到912℃之间。

3.试述晶粒大小对其机械性能有何影响?

答:常温下,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因而金属强度、硬度越高,同时塑性、韧性越好。

高温下,晶界呈黏滞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滑动和迁移,因而细晶粒无益,但晶粒太粗,易产生应力集中。因而高温下晶粒过粗、过细都不好。 1.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可将固溶体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2. 相是指合金中(成分相同)与(结构相同)均匀一致的组成部分。 3. 合金的晶体结构大致可以有三种类型:(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 )。 4. 组成合金的(最简单),(最基本),(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称为组元。

5.两种元素组成固溶体,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 1. 铁素体是碳溶解在(A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A.α-Fe B.γ-Fe C.δ-Fe D.β-Fe

2.奥氏体是碳溶解在( B)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A.α-Fe B.γ-Fe C.δ-Fe D.β-Fe 3.渗碳体是一种(C)。

A.稳定化合物 B.不稳定化合物 C.介稳定化合物 D.易转变化合物 4.在Fe-Fe3C相图中,钢与铁的分界点的含碳量为(C)。 A.2% B.2.06% C.2.11% D.2.2% 5.莱氏体是一种(C)。

A.固溶体B.金属化合物 C.机械混合物 D.单相组织金属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