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图表判读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地理图表判读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降水十分丰富 B.土壤肥沃 C.光照资源丰富 D.高产良种的推广 9.乙河流域附近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 A.棉花 B.茶叶 C.天然橡胶 D.黄麻

(2011杭州模拟)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的甲、乙、丙、丁为各国重要海港,读图回答10~12题。 10.甲港口主要输出的物资是 ( )

A.粮食 B.煤炭 C.木材 D.铁矿石11.丙港与丁港相比

A.沿岸都为暖流流经 B.高温期一致

C.沿岸都为寒流流经 D.多雨期一致 12.有关四国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国从乙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B.丁所在国从甲所在国进口煤炭 C.乙所在国出口小汽车到甲所在国 D.丙所在国出口石油到乙所在国

右图是“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13.甲代表的水体是 ( ) A. 雨水 B.冰雪融水 C. 地下水 D.积雪融水

14.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15.荆江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 A.地下水补河水 B.河水补地下水 C.丰水期河水补地下水 D.枯水期河水补地下水

图5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 d、e为等温线, f为等高线。读图,回答: 16.图示地区

A.可能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值d > e B.湖泊可能是位于北半球的咸水湖

C.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南流向西北 D.P地未来几日气温可能持续升高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17-19题。 甲地 乙地 9∶09 丙地 11∶25 丁地 13∶56 图5

白昼长 5∶30

17、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8、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9、造成四起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5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在秋冬季节活动频繁,影响遍及我国大部分地区且引起天气剧烈变化的天气系统 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21.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图B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C.图C中乙地多阴雨天气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多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读右图,完成22~24题。

22.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23.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乙处多锋面雨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D.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24.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读下列四幅漫画,完成25~26题。

25.漫画中,直接反映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的是( ) A.无奈投降 B.高难飞行 C.今非昔比 D.所剩无几

26.漫画中,直接反映我国人口众多的是( ) A.无奈投降 B.高难飞行 C.今非昔比 D.所剩无几

6

二、综合题:

2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2)制约甲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试说明其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 28、(32分).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略图,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表:该区域各类地形所占面积(%)

(1)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A岛的地形特点。(10分)

(2)与A岛相比,B岛多雪峰和冰川,试分析原因。(12分)

(3)你认为该国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个岛?并说明理由。(12分)

29、下表为我国东部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图8为该市工业区划图。(16分) 风向 北 东北偏北 东北 东北偏东 东 东南偏东 东南 东南偏南 频率(天) 32 28 风向 20 20 20 16 12 12 西北偏北 49 南 西南偏南 西南 西南偏西 西 西北偏西 西北 16 4 7

频率(天) 24 44

4 8 36

(1)、根据表中所给资料在图9中绘制该城市的风向玫瑰图。 (2)、该城市一年中的最大风频的风向是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要评价图8中数字表示的地区布局的工业部门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附答案:BACCC BDCDB DCCCC BDBDC DCADC B 27、(1)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所致。乙地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结果。 (2)水资源缺乏。形成原因: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较严重。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8.(共3小题,34分)(1)该国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太平洋上的岛国(4分);A岛地形以丘陵为主,山地偏于东部;地势大体上中间高四周低;多火山分布。(6分) (2)与A岛相比,B岛纬度高,山地比重大,平均海拔高,气温低;(6分)终年在湿润的西风控制下,加之山地地形的抬升,降水丰富。(6分) (3)A岛(3分);纬度较低,光热条件相对较好(3分);丘陵比重大,平均海拔低,地势起伏较小(3分);首都位于A岛(3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29、(1)如右图所示(2分) (2)西北偏北(或答西北也可)(2分)

冬季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冬季风;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北风。(2分) (3)钢铁厂合理(1分)位于城市盛行风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交通便利。(1分)

纺织厂合理(1分)无污染的企业可以布局在市区,便于工人上下班。(1分)

造纸厂合理(1分)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水污染不会影响城市。(1分) 印染厂不合理(1分位于城市河流的中、上游,有水污染。(1分)

化工厂不合理(1分)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方向,有空气污染;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有水污染。(1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