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环境容量计算(演示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三、水环境容量计算(演示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1.1. 河流零维水质模型的适用条件 1、排污口上游河流来水的水质与水量较均匀; 2、工程外排废水的水质与水量较稳定; 3、多用于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起始断面水质浓度(即C0值)计算; 4、难降解污染物在小河流评价河段或大、中河流均匀混合断面以下河段的水质预测。 对于湖泊、水库,常用零维模型的问题类型有: 1、不存在分层现象且无须考虑混合区域范围的湖库中的富营养化问题或热污染问题; 2、可依据流场、浓度场等分布规则进行分盒的湖泊和水库,其环境问题均可按零维模型处理。 下面主要介绍二类常见零维模型。 1、定常设计条件下的河流稀释混合模型; 2、湖泊、水库的盒模型。

13

4.1.2. 定常设计条件下河流稀释混合模型 1、点源,河水和污水稀释混合方程 CP?QP?CE?QEC? QP?QE式中:C—完全混合的水质浓度(mg/L); 3 QP、CP—上游来水设计水量(m/s)与设计水质浓度(mg/L); 3 QE、CE—污水设计流量(m/s)与设计排放浓度(mg/L); 3例:上游来水CODCr(p)=14.5mg/L, QP=8.7m/s 污水排放源强CODCr(E)=58mg/L,QE=1.0m3/s CODCr(p)?Qp?CODCr(E)?QECODCr(0)==19.0mg/L Qp?QE 14

4.1.3. 湖泊、水库的盒模型 当我们以年为时间尺度来研究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过程中,往往可以把湖泊看作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这样盒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VdC?QCE?QC?SC??(c)V dt 式中:V—湖泊中水的体积(m3); 3 Q—平衡时流入与流出湖泊的流量(m/a); 3 CE—流入湖泊的水量中水质组分浓度(g/ m); C—湖泊中水质组分浓度(g/ m3); 3 SC—如非点源一类的外部源和汇( m); R(c)—水质组分在湖泊中的反应速率。 K是一级反应速率常数(1/t)。 QCE?QC?KCV?0

15

?1?C?CE??1?Kt?? 式中:t=V/Q,t为停留时间。 4.2. 一维模型 若河段长度大于下式计算的结果时,可以采用一维模型进行模拟: (0.4B?0.6a)BuL?(0.058H?0.0065B)gHJ *式中:L—混合过程段极限长度(m); B—河流宽度(m); a—排放口与近岸水边的距离(m); u—河流断面平均流速(m/s); H—河流断面的平均水深(m);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