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地 理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6页,有两大题、38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用铅笔将答卷I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

试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用铅笔在答卷I上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涂黑。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 )

(A) 盆地 (B) 平原 (C) 海洋 (D) 高原 2.下列人类活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

(A) 清洁生产 (B) 围湖造田 (C) 循环经济 (D) 伏季休渔 3.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宜靠近织布厂的是( )

(A) 服装厂 (B) 轴承厂 (C) 化工厂 (D) 钢铁厂 4.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 大气污染 (B) 水土流失 (C) 森林减少 (D) 土地荒漠化 5.下列中心地,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

(A) 北京 (B) 杭州 (C) 温州 (D) 舟山 6.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分布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植被 (B) 减缓坡度 (C) 减少侵蚀 (D) 增加流量 7.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有( )

(A) 宇航工业 (B) 煤炭工业 (C) 高级时装制造 (D) 普通服装制造 8.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 )

(A) “高一高一低”模式 (B) “高一低一高”模式 (D) “高一高一高”模式 (D) “低一低一低”模式 9.汽车销售网点大多设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优美 (B) 技术水平高 (C) 交通便利 (D) 劳动力丰富 10.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地震属于( )

(A) 地质灾害 (B) 生物灾害 (C) 气象灾害 (D) 海洋灾害 l1.影响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能丰富 (B) 铁矿丰富 (C) 煤矿丰富 (D) 土地廉价

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

l2.我国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

(A) 搜索营救 (B) 灾害预测 (C) 环境评估 (D) 城市规划 l3.下列传统节日中,浙江省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 元宵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14.2008年6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购物塑料袋有偿使用,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促进商品流通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提高销售成本 ④降低资源消耗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下表为郜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读表回答15~16题。 项目 国家 ① ② ③ ④ 9 89 74 71 1970年 城市人口比重(%) 69 1912 4861 l946 13 89 76 77 2003年 1l4 15625 23l80 29486 年人均GDP(美元) 城市人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15.①国可能是( )

(A) 美国 (B) 埃塞俄比亚 (C) 德国 (D) 英国 16.①国城市化水平远低于其他三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率低 (B)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 经济发展水平低 (D) 文化教育水平落后 读图1,回答l7~18题。

图1

17.方框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 ①水土流失 ②粮食产量下降 ③土壤盐渍化 ④洪涝灾害增多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④③② (D) ②④①③ 18.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区域性 (B) 整体性 (C) 差异性 (D) 持续性 19.图2中的四幅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B) (C) (D)

图2

地理试卷第2页(共6页)

20.漫画“大餐”(图3)所揭示的主题是( ) (A) 环境污染问题 (B) 生态恶化问题 (C) 气候变化问题 (D) 人口增长问题

图3

图4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2l~22题。 21.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 ①→② (B) ④→①

(C) ③→④ (D) ②→③ 图4 图5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影响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开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24.关于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干旱 ②黑土广布 ③植被稀疏 ④水源充足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图5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读图(图6)回答25~26题。 25.浙江省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接近国际公认警戒线的原因是( ) ①人口密度大 ②水资源污染严重 ③降水总量少 ④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6.水资源短缺对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A) 促进城乡一体化 (B) 增加水稻播种面积

(C) 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D) 加快南水北调进程 图6 图7为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 )

(A) 北半球的冷锋 (B) 北半球的暖锋 (C) 南半球的冷锋 (D) 南半球的暖锋 28.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 )

(A) 天气转晴,气温升高 (B) 天气转晴,气温下降

(C) 天气转雨,气温下降 (D) 天气转雨,气温升高 图7

地理试卷第3页(共6页)

图8为美国部分地区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正确反映美国农业带分布的是( ) (A) ①——乳畜带 (B) ②——小麦带 (C) ③——玉米带 (D) ④——棉花带 30.图中反映的美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特点是( ) (A) 耕作机械化 (B) 生产集约化

(C) 地区专门化 (D) 产销一体化 图8 图9为我国东部某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 )

(A)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B) 第三、第二、第一产业 (C) 第二、第一、第三产业 (D) 第二、第三、第一产业 32.图示曲线反映了该省( ) (A)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基本不变 (B)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速度最快 (C) 目前仍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D) 1990年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图9 图10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33~34题。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日该地昼长为16小时

(B) 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 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0小时 (D) 北京时间12点时该地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34.该地的时区是( ) (A) 东二区 (B) 西二区

(C) 东四区 (D) 西四区 图10

35.某学校(105°E,东七区)的同学在北京时间15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根据太阳方位和手表来确定方向,使用的方法与步骤如下:①将手表时间转换为当地地方时;②将手表平放,时针对准太阳;③手表l2时刻度线与时针之间夹角(<180°)的角平分线大致为正南方。图11中能够大致反映此时正南方位的是( )

(A) (B) (C) (D)

图11

地理试卷第4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