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轶:四至六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徐轶:四至六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我想老师们一定从这几屏上面已经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我在做PPT的时候,有一些单元,我是做了标红的处理。

这些标红的单元,其实是不符合我们教材所讲的双线组元的整体思路的。我想我今天下午的这些内容呢,可能是基于老师们已经了解了三年级教材的基本结构,了解了整套教材基本的编写结构的前提下,所以我想老师们对“三位一体”“大量阅读”的理念,对“双线组元”“语文要素”这些名词一定已经非常熟悉了。那在这个一览表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实每一册都有例外,这个例外呢,有的是阅读策略单元,也有习作单元。另外还有一种老师们可能没有关注,我没有标红,它是文体单元。文体单元也是不符合人文主题加语文要素这样的双线结构的,因为我们不考虑这种特殊单元的人文主题,我们更多的是考虑语文要素,我们语文学习要落实的这个点。

后面呢,我会用一定的线索来帮大家看一下它们是怎么串联在一起的。这里边我做了一个关于识字写字的一个图表,来看一下我们关于识字写字的安排。因为这是一个小问题,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识字写字也不是重点。但是我想这个图表,可以帮助我们整体上去把握整套教材的识字和写字,字种的数量的安排。低年级按照要求来说,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比较大。那么到中年级,相对来说比较均衡。到高年级,特别是到了六年级,已经没有是安排识字,只有写字。

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想每个年级的识字和写字,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因为学段学习的要求、学习的基础不一样,所以到中高年级可能识字不是重点,但是对写字以及准确地运用汉字,可能也是我们的重点之一。

因为到了中高年级,可能学生表达的机会多了,他在运用汉字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同音替代、错别字等等。

那么就需要我们中高年级,把学生写字以及运用汉字的能力持续地培养起来。

下面我进入今天主要的这几块内容,第一个是文化奠基。文化奠基里边我引用了高中语文课标的一段话,我想高中语文课标,我们的老师都可以关注起来。因为现在义教的课标已经开始修订,它的总体思路、总的指导思想,我想应该是跟高中课标一脉相承的。所以有很多关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等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应该是有一些了解和基本的把握,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

高中课标里关于文化的说法,有这样几点,一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是革命文化,一个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后面提到的多元文化。因为时间关系,我就只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来谈一下我们教材的基本安排和我们的设想。

大家肯定第一反应,传统文化就是古诗文。我想这可能是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所以古诗文在这套教材里非常丰富。它的丰富性呢,也体现在各个方面,一个是数量比较多,还有一个就是它安排的这个板块所在的位置也比较多,有的是以课文的形式出现,有的是在“日积月累”里,有的是在“阅读链接”里。六年级下册,我们还专门安排了一个版块叫“古诗词诵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