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宁河县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宁河县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题文)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

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排比)

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课程改革后,我班的同学上课主动发言,真是苦心孤诣啊! ....D.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 ....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③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⑤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②①⑤④③ B.②⑤④①③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⑤②④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论语》中强调“志”的重要性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表明自己鄙弃不义的富贵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春 夜 杜 谷

星光如此璀璨, 风也如此柔媚。 夜是太静谧了,

旷野也太岑寂。今晚天上想有豪华的夜宴, 广庭密集着银色的灯烛。 今晚天上仿佛晶莹的花园,

海上开满洁白的水仙。我愿倦怠的人慢慢入睡, 轻轻打开你梦的门扉。 愿弦月的微波流进你的梦, 让困乏的心灵得到洗沐。 明天阳光将要燃烧你的窗帘, 你会看见原野上到处长满花的树。

1)《天上的街市》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联想到街灯;本诗也是从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着力渲染出一幅美丽迷人的春夜图。

2)全诗自然地分为三节,第二节紧扣第一节的哪句诗想象了天庭上华灯夜宴的喧闹和瑰丽? 3)在第三节诗中作者想象了明天将会是怎样的情景?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4)本诗借助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rùn shī______的空气里酝酿(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 )清脆的喉咙,唱出wǎn zhuǎn______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 )着。D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_改为____;_____改为_____。 (3)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呼朋引伴:

(4)文段中有一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请找出并解释。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说苑》:常枞[注]有疾,老子往问焉。常枞张口示老子日:“舌存乎?”日:“存。岂非以其软..邪?”“吾齿存乎?”日:“亡矣。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日:“天下事皆尽矣。”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节选自吴亮《忍经》)

(注)常枞:据传是老子的老师。 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棹数小舟 棹: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_______________ (3)老子往问焉 问:_________________ (4)常枞张口示老子 示: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B.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C.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D.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亡矣。岂非以其刚邪?

4)(甲)文和(乙)文在揭示事物的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缀行甚远(________) .(2)弛担持刀(________) .(3)目似瞑(________) .(4)狼亦黠矣(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投以骨”的办法失败后,屠户产生了什么心理?之后,他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最终结果如何?(用原文语句回答)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感受春天 徐 斌

①春天不过是太阳入射角度和地球轨道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过程,却在万物中引发出如此巨大的震撼。冰封的大河悄悄炸开了裂缝。阳光从此不再苍白,而是带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橙色,一次次照临世界。一棵小草悄悄伸出脑袋,伸一下懒腰;一直在地下冬眠的蛙,忽然感到内心的躁动,夜雨之后,它从泥土中弹跳而出,并情不自禁地“哇”的大叫一声;垂柳的枝条却有着小姑娘般的羞涩,那些鹅黄的叶芽米粒一般,密密麻麻布满柔枝,却不敢一下子绽放开来,像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一步步试探着往前走,

唯恐走快了跌上一跤。随后,节令的鼓点却始终不肯停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一个个粉墨登场,像赴一个隆重的约会,生怕稍一疏忽,便错过了好时刻似的。 ②春天,我的老朋友,你就这样不请自来了吗?

③我不知道我的琴弦中有哪一根被触动了,竟然特别留心这季节的细微变化。惊蛰那天,我骑上单车,远远地抛开城镇,独自来到河边,坐在河岸上,我希望看到有一只甲鱼经过我的身旁,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生灵缓缓地拱出地面,像一朵出水芙蓉一般缓慢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甚至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倾听来自大地深处的声音,啊哈,都惊蛰了,冬眠的万物一定都在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从土壤里拱出来吧!

④春天的行走,信马由缰。我刚刚还穿行在麦田之间,不知不觉已经走到河岸。也好,在大面积麦田的绿意洗过我的眼睛之后,听听哗哗的流水声,也是一种享受。河坡上有蓝色的花朵悄然绽放,那些米粒大的花朵,盛放在一丛丛绿叶之上,嫩嫩的生命让人顿生爱意,在河谷总有一些花儿最早来报告春天的消息。还有一片巴掌大的油菜田,在万千蓓蕾之上,先放了点点的黄花,竟然有那么多的蜜蜂前来,忙忙碌碌地采撷着。它们是触角灵敏的记者,对这一突发的事件兴奋不已,蜂拥而来。它们一个个都挺着肚子,那是在吸吮了相当多的蜜汁之后才有的富态相,来来去去的蜜蜂在采撷了它们认为足够多的春的消息之后,又匆匆飞去,四处散播信息了。

⑤随手掐了一片青叶,放进嘴巴咀嚼,这些汁液饱满的叶片顿时在我的口腔中扩散出清新的绿意。已有三三两两的妇女带着孩子在河谷寻找野菜,她们倒占尽春机,已经不满足于听春声,赏春色,而是要亲口品尝黄花地丁、面条菜的春天味道了。

⑥上天给了我们春天,让我们的心灵在冰冻之后复苏。 (选自《青年文摘》)

1)第①段中,作者不厌其烦地逐一描写大河、阳光、小草、蛙、垂柳的情态,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语言优美生动,请参照示例,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品味。 例句:一棵小草悄悄伸出脑袋,伸一下懒腰。

品味: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春小草刚刚萌发,钻出地面时的情态。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天给了我们春天,让我们的心灵在冰冻之后复苏。”你能用一句话把你在春天里的心灵感受表达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冯剑华的《雨》,完成下列小题。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阴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