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江苏无锡梁溪区四校联考2019年物理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10份试卷合集)江苏无锡梁溪区四校联考2019年物理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起床、就餐、上下课的时刻,A错.1 min能分成无数多个时刻,B错.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C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D对.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小胡先做初速度为5 m/s的加速运动,中途做7 m/s的匀速运动,最后加速,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1 m/s,A图表示静止,B图和C图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D图表示先匀加速后匀速再匀加速运动,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b对a的静摩擦力大小Ff1=0,否则a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平衡.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Ff2=Fb=5 N.再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Ff3=Fc-Fb=10 N-5 N=5 N,方向水平向左.所以Ff1=0,Ff2=5 N,Ff3=5 N. 4.【答案】B

【解析】v=是计算速度的定义式,只说明速度可用位移Δx除以时间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A错,B对;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C错误;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D错. 5.【答案】B

【解析】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同时具备接触面间有弹力、接触面粗糙、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才会有静摩擦力,故A错,B对;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但是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C、D错误. 6.【答案】D

【解析】摩擦力的方向与弹力的方向互相垂直.故A错误;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且接触面粗糙时,才一定有摩擦力产生.故B错误、D正确;有摩擦力产生的面上一定有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C错误; 7.【答案】B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

故=·=×()=4.B项正确.

2

8.【答案】C 【解析】 9.【答案】D

【解析】后轮上除了轴部分其他任意两点角速度大小相等,故D选项正确;据v=rω可知,A,B和C三点角速度大小相等,C点半径最小,线速度最小,A,B两点半径相等,线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线速度不相同,则选项A、B、C均错误. 10.【答案】A

【解析】运动过程中绳子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如图所示.

2

由几何知识可得Fn=mgtanθ,r=htanθ,根据公式Fn=mωr可得ω=,T=,所以两者的周期

相同,A正确;根据公式v=ωr可得线速度不同,B错误;两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同,所以向心力不同,C错误;绳的拉力:FT=

,故绳的拉力不同,D错误.

11.【答案】B

【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指向轨迹凹的一侧,A、D选项错误;因为顺时针加速,F与v夹角为锐角,故B正确,C错误. 12.【答案】A

【解析】设水深h,对运动全程运用动能定理 mg(H+h)-Ffh=0,

即mg(H+h)=3mgh.得h=5 m. 13.【答案】AC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到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为g,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仍为g,A、C正确;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和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上升的时间等于下落过程的时间,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D错误. 14.【答案】CD

【解析】斜面上的小球均受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受力特点可知,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重力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压紧斜面的力和压紧挡板的力,撤去挡板后,小球受力的大小和方向随之发生变化,重力产生的效果变为压紧斜面的力和使小球下滑的力,压紧斜面的力与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平衡,故甲、乙两种情况下小球所受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D正确. 15.【答案】ACD

【解析】选择路线①,经历的路程s1=2r+πr,选择路线②,经历的路程s2=2πr+2r,选择路线③,经历的路程s3=2πr,知选择路线①赛车经过的路程最短,故A正确.根据Fmax=m选择路线①,轨道半径最小,则速率最小,B错误.根据v=速率之比为1∶据a=

得,v=

知,通过①、②、③三条路线的最大

,根据t=,由三段路程可知,选择路线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故C正确.根

,半径之比为1∶2∶2,则三条路线上,赛车的向心加速度

知,因为最大速率之比为1∶

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A、C、D. 16.【答案】ABC

=mrω2得ω

【解析】据G=

=m得v=,所以轨道半径减小,线速度增加,故A正确;据G

=ma得a=

,所以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加,故B正确;据G

=m

得周期T=

,所以轨道半径减小,

向心加速度增加,故C正确;据G误.

,所以轨道半径减小,周期减小,故D错

17.【答案】(1)若时间较短,平均速度可以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90 2.64 1.38 (2)v-t图象如图所示

13.0 m/s2(12.0~14.0 m/s2均可) (3)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

【解析】(1)若时间较短,平均速度可以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D点的瞬时速度vD=390 cm/s=3.90 m/s. C点的瞬时速度

==

vC===264 cm/s=2.64 m/s.

B点的瞬时速度

vB===138 cm/s=1.38 m/s.

(2)画出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线的斜率可求得它的加速度a=m/s2.(12.0~14.0均可)

==13.0

(3)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指的是零时刻的速度,即小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 18.【答案】(1)①③②④ (2)D (3)无

【解析】(1)该实验先将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先使卡片转动,再打点,最后取出卡片进行数据处理,故次序为①③②④.

(2)要测出角速度,需要测量点跟点间的角度,需要的器材是量角器.故选D. (3)由于点跟点之间的角度没变化,则对测量角速度不影响.

19.【答案】(1) (2) (3)

【解析】(1)从火车头经过某路标到火车尾经过此路标,火车的位移x=L,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v=2ax得a=

.